周玉濤
摘要: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長期以來一直受困與教師講解中學生學習狀態不好的狀態。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授課時主要在做操作并講解,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屏幕后面學生的學習狀態。而學生,在無監督狀態下的學習就會出現精神溜號、搞小動作等情況,學習效果降低。因此,教師在巡回指導時,就會不停的重復剛剛講過的問題。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大難度,同時教學有效性也很難提高。文章研究了微課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的理論基礎,并探討了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最后分析了應用效果。
關鍵詞:微課;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
正文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綜合性課程,通常是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并且在較多的實踐性操作。但是由于高職學生自身學習習慣方面的特點,無論是理論學習還是實踐性操作,其在無監督狀態下的學習時間較短。尤其是在實踐課程當中,教師要進行計算機操作進行內容示范,學生在電腦屏幕后面進行聽講。這一過程當中,教師的工作是在操作并講解,沒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屏幕后面學生的學習狀態。而學生,在無監督狀態下的學習就會出現精神溜號、搞小動作等情況,學習效果降低。因此,教師在巡回指導時,就會不停的重復剛剛講過的問題。給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大難度,同時教學有效性也很難提高。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微課已經成為較為成熟的現代化教學資源,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堂中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已經成為當前正在探討的熱門課題。
一、微課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看應用的理論基礎
微課(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
在高職課堂中運用微課進行教學,由于微課中所運用語言更精練準確,可以將講解時間縮短近三分之一左右。而微課都是微小,適合高職學生的學習周期的,在學生注意力分散前就完成教學,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同時,微課教學的關鍵問題還在于解放了教師的教學工作。讓教師有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和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態。
教師的主要工作由講解示范變成了答疑解惑,這樣會更有針對性。同時,解決了教師在指導中反反復復講解同一問題的低效工作。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再次觀看視頻,一遍不會就再看一遍。學的慢,就把視頻放得慢一些。這樣更適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習慣。也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慢慢的學會自主學習的方式。
二、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實踐方法
(一)教學準備
1. 微課選取或設計與開發
將微課作為教學的重要資源在教學前首先要進行微課的獲取。當互聯網資源充分發達的前提下,教師可以在網絡上獲取與教學內容相配套的微課資源。如果,微課資源不適合,教師還可以進行自行設計與開發。在微課的選取與開發中教師都在注意到高職學生的學習習慣與學習特點,教學視頻的長度一定要有效控制,盡量控制在10分鐘以內,若能5分鐘闡述清楚則更好。切忌時間過長。實踐中制作微課可以結合手機的錄制功能,屏幕錄制與編輯軟件Camtasia.Studio 8,以及PPT等軟件共同開發。盡量用多種表現形式來闡述問題,避免單一。要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關鍵處要配合字幕提示。
教學的講解一定要清晰準確,步驟性強,盡量總結成第一步、第二步、……這樣,明確的利于記憶的方法。同時,要注意操作的規范性語言運用的精練性,講每一節微課都是流暢、清晰的,不能出現知識性錯誤。
2.套教學資源的開發
采用微課進行教學不僅僅要準備微課本身,同時還要準備配套的資源,如課上習題資源、項目資源、引導文、學習資訊、題庫等。
(二)開展教學
運用微課進行教學其教學模式上需要有所改變,近些年高職院校正在嘗試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對于高職學生來說,直接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效果并不良好。因為,高職學生在初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極差的,需要逐步引導,才能夠形成。因此,初期可以配合任務驅動教學法等開展。具體教學環節:
1.創設情境: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任務驅動教學法,通常教師創設一個需要解決的具體實踐任務。如圖像處理的課程,教師會明確提出想要把照片處理成什么效果的情境。或者如畢業照、個人寫真等真實情境。
2.確定問題(任務):
在創設的情境下。選擇與當前學習主題密切相關的真實性事件或問題(任務)作為學習的中心內容,讓學生面臨一個需要立即去解決的現實問題。
基于微課的任務驅動教學這一步通常是教師下發任務書,明確學習本課的目標是要解決具體的哪個實踐任務。如將某照片處理成某結果。
3.自主學習、協作學習;
不是由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應當如何去解決面臨的問題,而是由教師向學生提供解決該問題的有關線索,如需要搜集哪一類資料。從何處獲取有關的信息資料等,強調發展學生的 “自主學習”能力。
基于微課的自主學習環節,學生主要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邊看邊學邊完成任務。小組內可以進行討論研究,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完成任務。對于學習有障礙的同學教師指定微課中的某一時段讓其反復觀看,或者為其配備學習幫手,教師也可以親自為學生一對一指導,這樣教師的指導時間更充裕,指導效果更好,教學有效性全面提升。
4.效果評價:
對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方面是對學生是否完成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的過程和結果的評價,即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評價,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對學生自主學習及協作學習能力的評價。
三、微課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的應用效果
將微課引入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是學生的學習在教師的可控范圍內展開,教師可以有更多精力督促學生的學習。同時全面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班級的學風更加濃厚了。最后是全面提高了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微課案例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孟蕾; 董德森.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1)
[2]微課《文件管理》制作技巧[J].張鴻軍; 徐鴻雁; 宋海珍.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