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云艷
摘要: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活動是一種具有美學藝術的設計活動,可以對博物館的藏品進行優化,對展品文物的藝術性和文化性進行展現,并對精神家園進行建造,體現博物館在社會中的價值。鑒于此,本文將對文化創新下博物館陳列展覽藝術的設計進行研究。
關鍵詞:文化創新;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藝術設計;研究
在經濟發展的背景下,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的認知逐漸上升,但是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和時代發展以及群眾文化的訴求存在很大的距離。很多博物館陳列展示的設計和文化之間都是脫節的,不能達到傳播教育的目的。所以,博物館要在文化創新的基礎上,提高陳列展覽的藝術水準,展現博物館文化底蘊。
一、在形式設計的基礎上,展現博物館的內涵
實施形式設計是博物館的陳列展覽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路徑,其質量的好壞對陳列的感染性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在文化創新下博物館陳列的展覽藝術要在形式設計上實施,進而比較生動地對陳列展覽的內容以及文化內涵進行表達。對于形式設計而言,要始終圍繞博物館的陳列展覽主題和內容,結合表現和需要,按照最恰當和準確與生動性對該原則進行表現。在文化創新下博物館的陳列展覽的具體形式設計,能夠由空間設計和色彩設計與展具設計以及照明設計進行著手,展現陳列展品本身的內涵。在空間設計上不但對藝術表現進行展現,還要朱紅對于立體空間的利用,進而營造出一個比較完美的氣氛,與陳列展覽的內容相符合。為了確保參觀群眾的觀看質量以及流動性,設計人員需要對展品空間和觀眾空間之間的比例和數值進行把握。運用更多的色彩,這是藝術發展比較重要的一個構成,博物館陳列的展覽當中的色彩能夠有效地對主題思想進行凸顯,展現陳列展覽的效果。此外,還要對展具進行設計,不但注重造型和美觀,同時,還要與文物特點和重量與大小等多種進行結合,在此條件下,考慮材質和材料與支架以及配件等,進而保障所設計的展具不但具有靈活性和輕便性,同時,還要具有可靠性。博物館的陳列展覽照明可以幫助氛圍的營造,對展品進行展現。照明可以被劃分成自然光照明與人工光照明,照明設計主要指的是人工光設計。不但喲確保陳列照度,同時,還要注意照明品質。設計人員需要結合陳列展覽的具體需要,對燈管和射燈與光導纖維等多種照明方式進行運用,對參觀氛圍的和諧性進行保障,使參觀人員的舒適感可以明顯增強。
二、加強對文化主題的提煉,清楚定位
博物館是傳播文化的場所之一,需要在陳列展覽的藝術輔助下展現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展現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魅力,可以讓觀眾在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參觀過程中獲得比較多的知識體驗。因此,就需要著手于本館的資源和定位,對博物館文化主題進行定位??梢糟~鼓以下途徑進行實現,一是,對博物館所具備的文化資源進行再次審視與評估,重視展品物質的過程中,要對其精神因素進行挖掘,并對藏品中的文物特點和歷史資料與文化內涵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利用鮮明的博物館的陳列展覽的文化主題,把文物展品放在文化氛圍當中,對藝術個性與時代特征進行展現,促進文化吸引力的提升;二是,與博物館的地域和文化有效結合,并對陳列展覽文化的主題和定位進行修飾。不同地域和不同性質下的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在文化主題和定位上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建立博物館,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對地域文化和歷史與社會等多種內容進行展現。缺少了區域文化,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就不能較好地展現文化主題,所以,需要與該地區的文化資源進行結合,可以有效地提煉博物館的陳列展覽主題,并進行定位,為陳列展覽增添文化色彩,將地域的文化面貌展現給參觀者。有效地結合博物館文化和當地歷史背景,加之藝術設計,更好地展現博物館的文化主題和文化背景,營造一個具有獨特性的展覽氛圍,滿足人們的需求,給予人們更好地視覺效果。
三、加強對創新理念的應用,提升效果
對于博物館來說,其在陳列展覽藝術的基礎上,對社會歷史和文化與藝術以及科技等進行展現,對人民群眾自身的人文素質進行展現,促進文化品位逐漸提升,并能夠陶冶大眾的文化情操。在文化創新的背景下,陳列展覽的藝術應用對創新理念有效植入,將比較好的文化信息平臺提供給人們。促進博物館陳列的展覽效果不斷提升,與時代發展相適應,促進博物館文化吸引力的提高,使得博物館的價值能夠實現最大化。博物館的設計理念對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成效產生直接影響,所以,需要對設計理念進行更新,在創新陳列展覽的設計過程中實現對陳列展覽實際效果的改善。深受社會文化水平提高的影響,人民群眾的文化品位逐漸提升,所以,博物館的陳列展覽的藝術設計理念需要緊隨時代發展進行創新,對傳統的單一化理念進行創新,積極一個多元化和多角度與全方位的設計理念,打造一個優質的陳列展覽。創新理念應用在博物館的陳列展覽設計過程中,需要服務于社會全體群眾,所以,博物館陳列的展覽藝術在設計上的創新需要和廣大群眾的需要相符合,如此一來,才可以充分地展現博物館在社會文化中的服務功能。博物館的陳列展覽的設計內容要把博物館的陳列定位和文化主題以及展覽內容作為基礎,對關聯性資料進行收集,并從當中提煉精髓,搜索并挖掘含金量比較高的關鍵點和特點與閃光點。把知識文本向展陳語言進行轉化,在藝術化的陳列形式下對文化內涵進行展示,不但需要對展覽物品自身的性質進行彰顯,還要對其歷史背景和文化特色進行展示,把和其有關的所有元素進行巧妙地融合,展現觀眾有興趣的容易被接受的內容,并凸顯出該地區的文化特色,使得博物館的陳列展覽不但具有生動性和典型性,同時,在說服力與影響力上也比較高,能夠給予參觀者全方位地、深入地文化認知。
綜上所述,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是具有美學特征的一種藝術設計,因此,在展覽的過程中,需要在文化創新的背景下,對其進行藝術設計,對文化主題進行提煉,并對創新理念有效植入,在形式設計上,促進博物館的展品陳列設計藝術性的提高,進而吸引更多的參觀者參與其中,了解文化內涵,并明晰文化精髓,給予參觀者深層次的一種文化體驗,與大眾的文化需求相滿足。
參考文獻:
[1]呂昌霖,莊松燕.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中的知識產權保護研究——以中山艦博物館為例[J].中國博物館,2018(01):22-28
[2]于奇赫.中國博物館數字資源傳播與知識產權保護研究[J].中國博物館,2018(01):29-37
[3]雷倩萍.“以人為本”理念在后博物館時代中的體現——以第十六屆國際最佳遺產利用大會獲獎博物館為例[J].中國博物館,2018(01):58-63
[4]王振,王文藜.基于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館校合作機制研究——以蘇州博物館為例[J].美與時代(上),2016(1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