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化和數字化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獲得了一個關鍵的發展機遇期,服務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但是,數字化時代不僅為高職院校圖書館發展提供了機遇,也從服務方式、范圍、效能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和分析法,從領導重視程度、工作人員素質、軟硬件設施等方面對高校院校圖書館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相關理論提出了幾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路徑。這些路徑的提出,能夠為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水平提升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數字化;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在網絡化和數字化技術方面的成果開始逐步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工作也是受益的行業之一。尤其是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高校建設和全民閱讀工作,更是對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積極應對數字化時代對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的新要求,并做好服務創新工作,是擺在我國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數字化時代對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的新要求
(一)服務方式要凸顯網絡化
和傳統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相比較,數字化時代對服務方式的要求更為嚴格,主要表現在服務方式的網絡化方面。在為讀者進行服務時,要將傳統的到場借閱、還書等方式和現代化的數字網絡技術結合起來,逐步拓展服務方式,依托先進的技術提升服務質量[1]。例如,高職院校圖書館可以通過開通微信平臺、官網、短信內部網等方式,重點對一些借閱者提供定期的信息查詢、網絡預訂服務,從而拓寬圖書借閱服務渠道,使得廣大讀者能夠依托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獲得更為周到細致的服務。
(二)服務范圍要不斷社會化
隨著我國對終身教育的高度重視,提高全民素質的已經迫在眉睫。由于傳統意義上高職院校圖書館資源僅服務于本校的教師和學生,對于社會群體的服務非常少。但是隨著網絡化、數字化的不斷推進,如何實現高職院校服務范圍的社會化就成為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也是數字化時代對高職院校圖書館建設的一個新要求。在當前高校紙質圖書資源尚不能充分滿足社會需求的情況下,適當開放網絡圖書資源就成為一個重要的渠道,這也應該成為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
(三)服務效能要體現現代化
在數字化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應該更為重視服務效能,要利用現代化的服務模式提升服務水平,從而將更為優質的服務提供給廣大的圖書館使用者。基于此,數字化時代要求圖書借閱、資料查閱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對圖書管理工作人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進行合理的信息分類方便不同群體讀者使用。例如,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應該為教師、學生、社會群體制定不同的服務方案,進一步細化服務標準,從而能夠幫助讀者迅速查找到相關的圖書、電子文獻、視頻資料等等。
二、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職院校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我國高職院校教學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我國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但是,在圖書館服務提升和服務創新方面,我國高職院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很多領導者存在著要抓教學、抓考研升學率、抓畢業生就業等重點工作,對于圖書館工作只是滿足于完成日常的借閱等工作即可,對提高教學水平、加強圖書館服務創新的認識不夠充分。在這個重視程度不夠的情況,高職院校能夠給予圖書館創新服務的資金、人力、設備保障就顯得相對較低,尤其是一些需要投入較大資金的項目例如網絡圖書館、微信借閱等方面,保障就會更低。
(二)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在當前數字化技術不斷發展完善的背景下,做好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工作更多的要依賴于工作人員的創新精神。但是,本文通過調查,發現當前高職院校圖書館工作人員參齊不齊,研究學歷從高中到碩士研究生不等,其中高中、專科學歷的大多數安置的高級教授的家屬。這些家屬沒有專門的圖書館管理知識背景,僅僅能夠從事一些簡單的圖書借閱、圖書整理等工作,其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優化圖書館服務的能力較低,不能充分發揮出數字時代賦予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新機遇。同時,有些圖書館工作人員年齡較大,精力僅能夠滿足日常的工作,對于微信群、網絡圖書館的技術掌握不夠充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工作。
三、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路徑
(一)提升領導層重視程度,強化組織領導和制度保障
在我國高職院校今后的圖書館服務工作中,應該充分提升領導層的重視程度,將數字化時代賦予圖書館服務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一方面,要加強組織領導。可以探索成立由分管副院長為組長、圖書館負責人為副組長、圖書館各中層管理者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對如何結合數字化技術提升服務水平進行重點推動。另一方面,還應該加強制度建設,要將圖書館服務水平的高低和管理層的年度考核結合起來,必要情況下要和職務晉升、獎金發放金額結合起來,以此來激發出領導層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依托管理和日常培訓,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水平
在今后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中,要高度重視管理和培訓工作。一方面,是日常的管理工作,要通過制度化管理,讓廣大工作人員認識到圖書館服務創新的重要性。考慮到一些工作人員確實年齡較大、素質較低,可以將其多安排一些對專業技能不高的重復性工作,例如面對社會群體的簡單借閱工作。另一方面,還要加強日常培訓,可以通過“微培訓”方式,利用每天上班的零散時間對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某一個主題的培訓,從而大幅提升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
結論
數字化時代不僅對我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時也為服務創新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機遇。通過分析,本文認為當前高校院校圖書館服務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高校領導重視程度不夠、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軟硬件設施仍相對薄弱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應該緊緊抓住問題導向,積極利用數字化和網絡化技術優勢,進一步推進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工作。
參考文獻:
[1]林長虎.數字閱讀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模式探析[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03):115-116
[2]朱春菊.新時期圖書館服務的再思考[J].科技展望,2016,26(14):239-240
[3]曾小英,揭平毅.多媒體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圖書館借閱服務的創新與實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01):187-188
項目編號:J16WJ06,文號:魯教科函[2016]4號。
作者簡介:高延偉,男,1979-11-29,山東煙臺海陽,本科,圖書館管理,助理館員,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項目:高職院校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