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代體育課程中的一些問題也日益表現出來:教育觀念滯后,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教學手法不完全一致;學生的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任務落不到實處;教學內容存在著“難,繁,偏,舊”的現實;教學方法單調枯燥,課程管理強調統一,知識性不強等等。因此,為了基礎體育課程建設的需要,體育課程改革把“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服務”作為總目標。在學校體育改革中,必須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必須堅持學校體育的主要目標,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的健身功能,開展切實有效的體育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教學與身心全面發展,使學生學會體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體格;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
一、貫徹“課程標準”必須做好教學工作
(一)要認真做好中小學體育教學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試驗工作。結合試驗工作,進一步促進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積極推進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和器材改革。要認真研究并積極推進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從而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人才的需求。
(二)加強學生課外體育的改革步伐,扎實推動全國中小學課外活動園地的建設。積極推進學校體育運動會的改革,把學校運動會真正變成為廣大學生樂于參加的體育會。在總結十多年來學校體育課訓練經驗的基礎上,研究制定符合時代要求和我國學校體育實際的體育課余訓練方法,加快體教結合的步伐,鼓勵并推動學校體育為國家競技體育多做貢獻。
(三)加大學校體育評價的改革力度。按照《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要求,認真研究制定《學校體育健康標準》試行方案,并在全國實行。堅持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內容和方法的改革,體育考試改革要堅持有利于全面地、科學地評價學生身體狀況,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方便學生考試。
(四)加強體育師資培養工作,盡快建立一支符合素質教育要求,滿足體育教學需求的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根據目前學校體育師資的現狀認真研究對策,并加大研究生的培養力度。
(五)要始終把農村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工作重點,制定切實能夠推動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的政策,重點解決學校體育教師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農村學校體育課的開課率。
(六)加強學校體育科學研究,進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另外,教師應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育與健康課程要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目標,構建技能、認知、情感、行為等領域并行推進的課程結構,融合體育、生理、心理衛生保健、環境、社會、安全、營養等諸多學科領域的有關知識,真正關注學生的健康意識、鍛煉習慣和衛生習慣的養成,增進學生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
(七)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運動興趣是實現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和價值的有效保證。
(八)以發展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體育與健康課程關注的核心是滿足學生的需要和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成長。從課程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教師要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中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體育與健康課程要充分注意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根據這種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評價方法,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從而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
二、貫徹“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改革是關鍵
開展學校體育,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以下要求: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年齡和性別特征;運動形式活潑,能激發學習興趣;具有健身性、知識性和科學性;對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有較強的實效性;簡單易行。
為了適應學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對一些競技運動項目進行適當的改造,如簡化規則、降低難度等。同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學生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在少數民族地區或其他有條件的地區,還應該挑選一些民族民間體育活動項目引入課程教學,以增加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并增強自豪感。
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在學校體育中的落實,學生將會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表現出人際交往的能力與合作精神;提高學生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學校體育在這一標準下開展,將會更有價值、更有意義。體育教學要以健康為思想,以快樂為整堂課的主題,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根據學生特點,區別對待,使快樂真正深入學習當中,從而使青少年體會到健康的效果,使青少年學生有健康的體魄為祖國和人民服務,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