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麗榮
摘要:筆者在教學實踐中認識到,探究式教學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了人性化的教學環境,現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經有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全面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分析判斷能力、創造能力和學生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課標;中學數學;探究式數學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可表述為數學教學過程是師生雙方在數學教學目的的指引下,以數學教材為中介,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主動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認識與發展相統一的活動過程。其宗旨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四個目標領域)。而“自主探究”學習教學法,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學習,正事我們要大力推廣與課堂教學的一種全面的教學方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主探究”式教學。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知識建構
當代數學認知思維理論揭示,生活經驗是數學活動的四大要素(還有數學思維、自我方式和再創造)之一,同樣表明,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他們數學學習的基礎,數學教學要加強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因此,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展開積極的思維過程,是當代中學數學教學變革的必然趨勢之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意到學生的現有知識基礎和教材的設計,兩者應有機地融為一體,使這種概括的數學符號語言的表達都盡可能的讓學生親自參加進來,領會新知識的產生過程,并從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使學生的知識建構更為有效,教師應廣泛的組織協作學習,展開討論和交流,并對協作學習的過程進行指導,使之朝有利于知識建構的方向發展。
二、提倡合作交流式的學習
一個人的思考畢竟是有其局限性,集體的智慧總是很大的,因此,教師要倡導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一個問題,當大多數人去思考時,常常因個人思考角度的不同,得出的解法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能很常規,有的可能是很巧妙,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啟發。在教學中,我經常通過討論、提問是方式,讓同學集體的研究一個問題,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過程,又能使每個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我本人也得到了教學相當的良好效果。如教學圓的定義可進行如下的分組實驗;設計取一根繩子,把他的一端用圖釘固定在畫板上,另一端縛一支鉛筆,然后拉緊繩子并使它繞固定的一端旋轉一周,那么鉛筆就會在畫板上畫出一個圓,通過實驗,學生明白了數學中的圓指的是一條封閉曲線,而不是生活中的一個圓面,從而加深了對圓的定義的理解,再如教學立方體的展開圖可這樣進行實驗設計:發給每個同學一個正方體紙盒(大小相同),沿著正方體不同的棱展開,展開成平面展開圖,通過學生的不同作品,發現同一個正方體可以展開成的平面圖形是不一樣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親歷實踐,相互合作配合,數學知識通過學生的再創造,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徹底改變了“只講授結果”的傳統數學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大開眼界,感受了數學的豐富多彩,重視直觀演示、實驗操作,就會使學生感興趣,就能較好的為新知識的學習創設情境。
三、加強變式教學
在教學領域,教育心里學的“變式”的解釋就是概念正例的變化,即不斷改變正例呈現的方式,就是說,變式首先是一種變化,它發生在同一概念之中,相對于正例概念而言其變化局限在呈現方式上,是概念外在形式的變化:其目的是幫助排除概念無關特征,抓住事物的本質?!疤骄俊笔墙虒W過程、模式和方法?!疤健保刺剿鳎杂^察為主要方式,“究”,即研究。以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為特征?!白兪教骄俊本褪抢蠋煂祵W概念、例題等不斷改變呈現的方式,以引起學生觀察、分析、研究的過程。
四、充分利用教學反思訓練
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利用教材、了解學生、掌握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反思,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去了解世界。
教師在教學中是不能把他們看作“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里“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教學知識、教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閱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課后反思的教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的盡可能多的把學生腦子中的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過來。
總之,一個人的思考畢竟是有其局限性,集體的智慧總是很大的,因此,教師要倡導學生合作學習,取長補短。一個問題,當大多數人去思考時,常常因個人思考角度的不同,得出的解法也不盡相同,有的可能很常規,有的可能是很巧妙,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啟發。在教學中,我經常通過討論、提問是方式,讓同學集體的研究一個問題,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過程,又能使每個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探究式教學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創造了人性化的教學環境,現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經有以傳授知識為主轉變為全面培養的學生獨立自主的分析判斷能力、創造能力和學會學習的能力。作為新時代的初中數學教師我們的教學不僅要有趣味性,還要有安全感,在此基礎上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歸屬感。尊重學生個體和主動精神,全面開發他們的智能潛力,時期形成健全的數學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