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娟
摘要:在執(zhí)教小學數學四年級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時,發(fā)現學生計算正確率很低。相加變相乘、忘記進位、口訣用錯、誤抄數字、數位對錯等情況出現帶有普遍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筆算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走進計算的誤區(qū)?經過對學生錯題的分析,筆者認為一是學生做題態(tài)度不端正,有避繁就簡、不善分配注意、心厭等心理,二是學生本身前期知識準備不足,口訣不過關,多位數乘一位數或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算理沒有理解掌握。
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一味的題海戰(zhàn)術,讓筆算乘法成為學生一件極其痛苦的事。而計算能力是一種基本的數學能力,它是思維能力與運算技巧的結合,撇開它,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就只能是一句空話。要想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必須對癥下藥,為學生設計一些康復途徑和方式,幫助學生逐步進行鍛煉和提高。
一、強化口算訓練
口算不過關,即使理解算理,還是錯誤百出。口算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功,這一步邁得如何,直接關系到以后多位數乘除法及小數、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等一系列內容的學習。要把口算訓練作為一項長期的、持續(xù)性的工作。課前進行三分鐘的口算訓練。內容可以是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兩位數乘一位數乘法口算,因為這兩類的口算題材與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高相關。如表內乘法(5×9……),乘加兩步混合計算訓練(5×6+3……),多位數乘一位數的連續(xù)進位乘法訓練(257×8……),多位數加法訓練(346+429……)等等,為多位數筆算乘法教學打下基礎。
二、優(yōu)化算理教學方法
學生如果只是在機械訓練中掌握多位數乘法筆算方法,不懂算題,計算正確率也難以保證。在教學中,只有將難懂的算理置于生活的原型中,讓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幫助學生理解,才能將枯燥的算題教學有效化。比如在講兩位數筆算乘法134×12時,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每件上衣134元,買了12件,共需多少錢?在解決算理時和生活中的具體情境相聯系。
134 × 1 2 = 1 6 8
1 3 4
× 1 2
2 6 8 2件上衣的價錢是268元
1 3 4 10件上衣的價錢是1340元
1 5 0 8 12件上衣的價錢是不是508元
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歸納出多位數乘法的計算方法,這樣學生理解起來障礙就小了。
三、設計分層訓練和比較訓練
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針對性練習的內容,先單項、后綜合,先基本、后變式,先嘗試、后獨立,設計有坡度、有層次的設計。分解教學中的重、難點。
在多位數乘法筆算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不同的錯誤現象,設計一些有較強針對性的計算題,將筆算乘法的思維過程分解訓練。如從難易程度來分第一類是不進位乘法口算(124×12……),第二類是連續(xù)進位乘法筆算(456×36……),第三類是因數中間、末尾有0的乘法筆算訓練(308×39、860×27……)。
如果練習內容既有聯系又有區(qū)別,可以運用比較練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新知識。計算教學中經常運用的是正誤比較、辨析比較。對于容易混淆的計算問題,或者為突出新知識的特征,讓學生通過練習對比幫助溝通與辨析,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鑒別能力,克服學生思維定勢的消極作用,使學生養(yǎng)成認真看題,仔細解題的良好習慣。
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一)重視細節(jié)
某些計算教學看似比較容易理解,但若細節(jié)處理不好,教學時如果一帶而過,學生常常理解不清,做題時自作主張,結果出現錯誤。在教學時可以設計連續(xù)進位記錄法,如把每次相乘的滿幾十進“幾”,用一個小數字記錄在旁邊,而且要排列整齊,防止漏加或漏進位,用第二個乘數的個位數字去乘第一個乘數時,進位的數寫在橫線上,學生比較容易做到,第二個乘數的十位數字去乘第一個乘數時,學生往往會感覺無處可寫而漏寫,這時要求學生把數學略小一些寫在上排數字的下方,進位后把數學巧妙遮蓋就可以了。而在兩個積相加時,如遇到滿十進一時,可以直接寫在豎式中。久而久之,學生不會再出現漏加或漏進位的現象。
(二)重視檢驗
養(yǎng)成認真細致做題、耐心檢驗結果的習慣對于提高學生計算能力至關重要,為了提高學生驗算水平,教師須結合教學內容,教給學生驗算的方法,如估算法、重算法、互逆驗算法等。檢驗是確保準確無誤的保障,教師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計算后認真檢查驗算的習慣,把檢驗當做計算題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其次,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包括認真讀題、工整書寫,讀題不認真,導致抄寫錯誤,不規(guī)范的書寫也導致不該出現的錯誤,如0和6、3和5、1和7、9和7的不規(guī)范書寫,誤導計算出錯。要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還必須形成打草稿的習慣,更要重視形式規(guī)范的打草稿。
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一)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也要激發(fā)學生的計算興趣,使學生樂于計算,從而不斷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梢圆扇∮螒?、比賽等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的興趣。
(二)增強毅力
計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久而久之,有的學生便會產生抵觸情緒。教學中,可以給學生介紹中外數學家的故事。通過介紹數學家刻苦學習的事跡,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數學,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增強學生學習的毅力,培養(yǎng)勤奮學習的良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