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繼偉
摘要:現代的射擊比賽正朝著高水平和強技術的方向發展,優秀的運動員之間的技術水平差異化不大。在訓練過程中,讓運動員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心理調整是否到位,直接關系到運動員的比賽成績和比賽名次。有關研究表明,在比賽中技戰術發揮不好的運動員中,由于心理準備不足造成的失敗約占70%。很多優秀運動員在國內的一些比賽中往往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績,有的甚至打破了世界記錄,可是一到奧運會、世錦賽等這樣的大型國際比賽中往往賽不出高水平、好成績,心理素質對比賽的影響可見一斑。因此,如何消除運動員的心理障礙、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射擊運動;心理訓練;意義與作用
所謂射擊運動的心理訓練,即是指的通過各種科學的手段和策略,有意識地對射擊運動員的心理過程施加影響,使射擊運動員學會自主調節心理狀態,以更好的心態來進行訓練和面對比賽,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的訓練過程。目前,心理訓練已經成為了射擊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身體訓練、技術訓練以及戰術訓練相結合,成為了現代射擊運動訓練的科學完整訓練體系。隨著現代射擊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射擊比賽的賽況越來越激烈,更對射擊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提出了高要求,所以心理訓練的重要性和意義也越來越凸現出來。
一、心理訓練對射擊運動的意義
射擊運動中的心理訓練是指通過各種手段,有意識地對運動員的心理過程和個性特征施加影響的過程。從技術和戰術來說,要在訓練和比賽中得到充分發揮,更需要進行心理訓練。首先,射擊運動員在進行射擊時,必須要做到“人槍一體,身心一致”,這樣才能夠使身心達到最佳的協調吻合,以保證對槍支進行有力的控制價;其次,射擊運動是一種獨立作戰的運動,既沒有協同作戰的隊友,也沒有在戰場上正面拼殺的敵人,所以無論成績好壞,都要看射擊運動員自己的發揮,而這在無形中給予了射擊運動員更大的壓力;再者,隨著如今國家對于競技體育發展的日益重視,以及體育比賽觀眾們對運動員的期望值的不斷提高,也給運動員施加了巨大的壓力,甚至產生了一些消極應激;最后,在射擊運動的頂尖比賽中,選手們都是從各地選拔出來的頂尖射擊選手,對手的強大增加了比賽的緊張態勢,會讓射擊運動員感到難以應付,心態一個不穩,即可能會因一念之差而導致最終敗北。可見,只有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的射擊運動員,才能夠在賽場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心理訓練對于射擊運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在射擊運動中良好心理素質的作用
運動員參加射擊比賽時,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在射擊項目中,長期的心理訓練更有益于運動員射擊水平的發揮。心理訓練就是對人的大腦進行的專門化訓練,通過第二信號系統的作用,提高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提高對內臟器官和思維過程的調節支配作用,并直接影響人體生理機能,使運動員的情緒和行為發生良性循環,在訓練和實戰中發揮出理想的射擊水平。心理訓練的主要作用就在于促進運動員心理過程的不斷完善,形成射箭項目所需要的良好個性心理特征,提升他們的適應力和耐受性,獲得較高水平的心理能量儲備,使運動員的心理狀態適應訓練和比賽的要求,為提高運動戰術水平、形成最佳競技狀態和創造優異成績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通過心理訓練,可以促進射擊運動員的認知過程、情感過程以及意志過程等心理過程的完善,可以促進射擊運動員的性格、氣質、興趣、能力以及動機等個性心理特征的形成與發展,可以促進射擊運動員的心理結構等易變化的心理狀態的形成與鞏固,可以促進射擊運動員射擊技能的鞏固與完善。可以加速射擊運動員的恢復過程,避免運動員在緊張的訓練及比賽后,出現過度精神疲勞的狀況,從而影響到下面的訓練和比賽,可以幫助射擊運動員克服心理障礙,使之在訓練和比賽時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與積極的心理態度,從而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及比賽成績。
三、心理訓練具體方法方式
(一)放松訓練與表象訓練法。放松訓練法是通過一定的暗示語集中人的注意,調節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緩解緊張情緒,達到精神放松目的的治療方法。放松訓練最常用的幾種訓練方法:漸進性放松、自生訓練、瑜珈、超覺靜默、放松反應、意向控制放松、生物反饋訓練,漸進肌肉放松訓練、深度呼吸放松訓練、冥想放松訓練、想象放松訓練。表象訓練法指感知過的事物不在面前時,有意識地積極主動地利用自己頭腦中已形成的表象進行訓練的方法。不做肢體動作,而是在頭腦中詳細描繪動作的全部過程或部分動作的細節,又是喚起在實戰中或訓練條件下的感覺的一種訓練方法。
(二)情緒轉移訓練與應激控制訓練法。每個訓練者在訓練課中表現出來的訓練情緒,則對形成訓練氣氛起著關鍵性作用。從整體上講,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通過合理的調節手段,能達到建立良好訓練氣氛的效果,但從具體上分析,培養每個訓練者自愿、積極、樂觀的訓練情緒,則是建立良好訓練氣氛的基礎因素。應激是一種身心動員狀態,它既可以使機體精力充沛,又可以使其失去控制。對導致人的運動能效下降的情緒應激,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控制技術,進行心理誘導和調節訓練。通過環境控制、身體應激控制、認知應激控制,以積極的認知策略去對待和改變消極性思維。
(三)干擾訓練與注意力集中訓練 。一個運動員向復雜的社會形象轉變過程中,受到干擾人員的工作訓練質量會下降,憑借良好的自我調整與修行以及家人、隊伍的幫助及時從各種陰影中走出,并憑借扎實的功底和勤奮的訓練態度重新獲得社會的認可,針對社會各界的干擾,自身能夠使其拒之之外,增強自身的干擾能力,不受噪聲、人員和氣候等不良因素影響。對于自身的雜念和外界的干擾就越能夠擺脫,就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技能動作。在日常訓練中,對正確動作的完成作為運動員注意力的主要集中點,便于將完整動作的質量提升上來,比賽開始后按照規定,運動員的注意力范圍要適當拓展,進而對四周環境和射擊規則能夠有效的去適應。
(四)模擬仿真訓練法與自我暗示訓練法。射擊訓練的仿真程度越高,越接近實戰,訓練效果就越好。利用仿真槍和激光模擬訓練系統進行強化訓練,加強對移動目標的射擊訓練,使心理狀態和技術不斷強化,逐漸貼近實戰。自我暗示訓練就是通過多次重復詞句、口訣或專業術語來對自己的心理施加影響,從而調整自己的心境、情緒。如:“我非常鎮定”,“我一定能打好”,“一平二正三對準,食指用力要均勻”,“瞄中扣,扣中瞄”等等,增強自己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馬登杰.淺談心理訓練在射擊運動中的重要作用[J].體育科技,2016.03
[2]賴永欽.射箭運動員心理特征和心理訓練探討[J].中國射擊射箭,2017.08
[3]周小曼.射擊運動員心理素質訓練問題探索與研究[J].體育時空,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