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
摘要:隨著數字化和網絡化迅猛發展,數字圖書館成為圖書館發展的主要趨勢。教育信息化是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數字化資源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前提,未來的圖書館將以服務特色和技術手段論高低,能否迅速占有信息資源并向社會提供信息產品將成為衡量圖書館的標準。本文針對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高職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管理措施
一、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內涵
數字圖書館是用數字技術處理和存儲信息的圖書館,是將計算機、網絡、通訊、微電子等技術合二為一的信息服務系統。實質上數字圖書館跟紙質圖書館相比他就是虛擬的、是基于網絡環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擴展的知識網絡系統,是超大規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沒有時空限制的、可以實現跨庫無縫鏈接與智能檢索的知識中心。由于信息社會的到來,各種知識增長迅猛,學科交叉迅速發展,文獻量大幅增加,出版物種類繁多,學科文獻分散,網絡信息資源爆炸式增長,這就使得人們通過傳統的文獻工具來全面獲得某學科文獻資源已經變得相當困難,客觀上要求通過數字化建設,建立一套數字化專業工具,從而提高文獻利用的針對性和效率,更好地滿足高職高專師生的教學和科研需求。
二、數字化圖書館的特點
一是閱讀內容的豐富性。計算機強大的儲存能力和網絡的互通性使得不同領域、不同地區和國家信息資源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為數字閱讀提供了豐富的閱讀內容。二是閱讀環境的開放性。數字閱讀突破了時空限制,開放的閱讀環境使網絡信息資源傳播更加廣泛,利用價值更高,便于讀者按需取材,真正達到了不受時空限制、資源共享、自由交往、隨意閱讀。三是閱讀過程的互動性。由于數字閱讀是一種超文本閱讀,讀者只要點擊文本中加標注的一些特殊關鍵詞或圖像,就能打開另一個相關鏈的文本,讀者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迅速的、跳躍式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大大增加了閱讀內容的可選擇性和自主性。四是閱讀實用性更突出。為完成特定任務或研究,在傳統文獻查找方式之外,人們往往會求助于網絡,網絡的熟練使用者能夠借助功能強大的搜索引擎,搜到與其需求十分接近的甚至完全吻合的內容。通過方便快捷的網絡檢索方式來尋找資料,這種使用性閱讀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高職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措施
(一)明確自身定位及讀者需求,找準切入點,確立發展規劃。首先要考慮自身定位。面向地方高校需求,從規模上看,因地方高校資金有限,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必須依據自身實力及需求出發,可以考慮引進和自建并舉的方針。通過引進綜合性數據庫,爭取做到學科覆蓋比較全面,內容交叉部分合理適度。其次考慮讀者需求,現代社會知識媒介多樣化,讀者選擇面擴大化,數字化圖書館應提供全方位、多樣化服務,包括各種類型數據庫及圖文音像資料等。從服務上看,立足本校師生科研學習需求,逐步擴大圖書館影響面,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從切入點來看,數字化圖書館具有高投資、高技術設備要求、高素質人才需求的特點。因此,要統籌規劃,優勢互補,共同發展,提升提升軟、硬件建設水平。
(二)加強高職數字圖書館軟、硬件環境建設。數字圖書館是以現代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為基礎的數字信息資源系統。引進或自薦特色數據庫并建立數字資源傳遞平臺,提高數字文獻資源利用率。良好的軟硬件設備是建設數字圖書館的必備條件。院校既要加大資金投入,重點加強圖書館存儲設備、服務器、網絡、計算機等硬件設施建設。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培養數字化意識,增強數字化服務能力,圖書館數字化建設依靠于人,提高相關人員的數字化服務能力勢在必行。
(三)做好紙質文獻的轉化。(1)館藏書本轉化為電子文獻,每個高校圖書館都有他自己的特色館藏文獻,因為這些紙本文獻存在館藏數量有限,最多也是一兩本,這樣也不便于多名讀者同時借閱,同時很多紙本文獻在網上是沒有的,為了方便本校的師生員工進行借閱,可以通過數據加工將紙本文獻轉化為電子文獻。(2)過刊、報刊轉化為電子文獻,現在的期刊、報刊都可以在網上直接檢索,通過各種途徑可以進行下載,但是我發現五六年代以前的很多在網上檢索不到,其實,我們通過跟公司合作把館藏里比較老的期刊、報刊進行加工轉化為電子文獻。
四、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的管理與服務
首先,創新高校數字化圖書館的管理手段。面對數字化圖書館的管理,應樹立新網絡環境下的高校數字化圖書館所具備的核心價值理念,能夠有力的達到管理的設備和人力資源的配比相對合理,體現出高校圖書館服務的個性化與多元化。針對圖書館內部員工所具有的凝聚力以及團隊精神,都需要全方位的給予有力強化,形成一種相對融洽的工作氛圍以及閱讀氛圍。加大人員培訓力度,培養數字化意識,增強數字化服務能力,構建信息化服務平臺。通過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社會當中不拘一格的挑選出不僅懂得管理的計算機技術,而且還需要懂得相關專業的復合型人才,使得數字化圖書館的服務活動能夠產生出勃勃生機與活力。其中最為重要的目的還是需要有力的實現圖書館的效益最大化。
其次,必須重視數字圖書館服務標準的統一。在某種意義上講,圖書館的數字化管理其實是對于高校的傳統圖書館所進行的一個全方位改造過程,改造是通過現有的網絡技術,調整原有圖書館的組織結構,最后重組原傳統的高校圖書館的業務流程,優化原先圖書館的服務,建立一個更開放的集成信息服務系統。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徹底改變了傳統圖書館的成長軌跡,轉化了傳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優化高校傳統圖書館自身的服務體系,徹底改變服務方式、創建現代化圖書館管理服務模式。但目前不少高校的傳統圖書館面臨著發展困境,由于熟悉的環境正在發生著比較大的變化,不少人無法做出迅速的反應和轉化。
再次,加強安全防范,提高數字文獻資源利用率。技術力量不但可以給高校圖書館數字化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也會給在一定條件上造成毀滅性的破害。計算機系統的安全與數字化圖書館的安全息息相關,由于計算機系統本身的安全性脆弱,存在許多漏洞;另外,計算機技術的強大也致使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對計算機系統進行破壞,造成信息泄露,資料被篡改或被盜等嚴重后果。因此,在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做好計算機系統的安全防范工作。
參考文獻:
[1]吳伯成.高職高專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思考[J].圖書情報,2016.08
[2]林益富.論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J].圖書館界,2017.01
[3]譚榮.圖書館數字化的開發和利用與服務模式探討[J].圖書館學刊,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