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婷
摘要: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能起到促進作用。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中及時獲取反饋信息,適時正確地運用評價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準確定向學習。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引導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來,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能起到促進作用,這點必須引起教師們的深度關注。
關鍵詞:目標;優化
語文教學長期“少慢差費”,導致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不高。作為一線老師,我們不必去糾結教學制度這些內部因素,也不必去厘清與教師相關的外部因素,就從單一的角度去思考具體優化策略,可能更務實。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能起到促進作用。下面就以《去年的樹》為例,談一些課堂教學優化策略供大家參考。
一、教學目標優化
(一)優化教材目標為學生發展目標
《去年的樹》一文,多數教師會把“通過讀文,品味重點詞句,入情入境地演讀課文,體會小鳥與大樹間真摯的友情”寫進教學目標。臺灣省臺北市吳興國小的黃敏老師是這樣寫的:“1.愿意參與小組討論,進行合作學習。2.對朋友、守信及犧牲奉獻等概念與行為進行深入探討。3.學習如何深刻地描繪朋友的關系。”由此可看出,緊扣學情,找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才可能優化教材目標為學生發展目標。
(二)優化靜態目標為課堂生成目標
王崧舟執教《去年的樹》,在品讀“天天”時,沒有簡單地對文本內容進行感悟點評,而是先讓學生齊讀故事開頭,再想一想“鳥兒在什么時候給樹唱歌?”學生回答“難過、開心……”,追問“那么多的可能你是憑這段話中的哪個字看出來的?”接下來的學習活動聚焦在品味“天天”這個關鍵詞上。關鍵詞“天天”屬于靜態目標,王老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定位時,學生初步體會了鳥兒的情感,則屬于動態的課堂生成。后續,教師配樂,共同把“天天”的味道讀出來,讀出一棵健壯高大的樹,一只小巧玲瓏惹人喜愛的鳥,堪稱課堂生成的典范。這樣的課堂生成,從學生角度考慮,設置教學目標,采用啟發式(師生并重)結構或開放式(側重學生)結構。
(三)優化單一目標為多維目標
澳門特區望廈區庇道學校的梁怡安和曾韋迪老師執教《去年的樹》,落實“通過角色扮演理解課文內容”這個目標時,把復述故事和布置任務都給學生,其余學生分組、根據自己的喜好,扮演森林內的花草樹木、小動物、小鳥等,在音樂聲中演繹呈現課文,在學生互評、自評及心得交流中理解童話的寓意。由此可見,當單一的教學目標,即便是枯燥的內容,被設計成有趣的學習活動時,目標就會多維化,更容易實現。
二、教學內容優化
俗話說“學生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面對《去年的樹》平淡的語言特點,王崧舟老師引入《巨人的花園》中的文本對比朗讀。這一板塊的教學內容巧妙地整合了教材和學生的想象,讓學生進入了文本,進入了人物內心??梢?,教材無非是提供了一個“例子”。 優化教學內容時,教師要做的就是跳出傳統教課文的窠臼,只把課文當作一個例子,從這個例子中找到本體性知識,搜尋更多的“例子”完成整合優化。
三、教學過程優化
優化教學過程時,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劃分為幾個模塊,用一條主線貫穿,每個模塊由無數的教學點組成。比如近年興起的對話閱讀教學模式,就根據學生活動分為“參與—體驗—分享式”“合作—交流—評價式”“涵味—熟讀—玩味—批注式”等。每一個學習活動就是一個模塊,在該模塊中安排承載相應的教學內容,點與點之間相互聯系,與教學時新生成的點交織,構成豐厚的語文學習模塊。
如果是閱讀教學課,教師必須認真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找準那些能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的語言訓練點,結合文體及作者的語言風格,才能在閱讀活動中安排有效的閱讀指導。對于一些具有寫作借鑒價值的課文,還要揣摩其寫法,找到能讓學生需了解、可借鑒的點,安排讀寫學習活動。
四、師生活動優化
教學活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生的認識能力和認知結構。一個學習者的認知能力分為六個等級:知道、領會、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對于相同的教學內容,學生個體的認知不盡相同。教師在學習活動設計時,應首先考慮大多數學生對于該內容大致在哪個認知等級,安排學習活動。再安排適量內容向下夯實,照顧學困生;增加向上的內容,培養優等生。此外,還可根據知識內容的類型安排學習活動,如陳述性語言知識,就采用講解描述,解決“是什么”的問題;對于程序性語言知識,就采用體驗或練習的方式,解決“怎么想”“怎么做”的問題;如果是策略性知識,則安排完成具體任務為主的學習方式,解決“如何學習、如何思考”的問題。
五、評價反饋優化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中及時獲取反饋信息,適時正確地運用評價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準確定向學習。
優化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評價,引導學生也參與到評價中來,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能起到促進作用,這點必須引起教師們的深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