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穎
摘要:新課程改革強調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學會合作,體現社會發展需要人們進行多方面合作的特點。眾所周知: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都是在合作的基礎進行的。對小學生而言,合作學習既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又是小學生健康心理的表現。"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在語文課程教學中不乏身影。這種教學模式,是孩子們交流與表達的一個平臺,可使學生人人參與學習過程,人人得到鍛煉機會,是形成語感、培養合作精神的肥沃土壤。并且對于培養小學生的各種能力及建立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小組;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和主要活動方式。研究性學習能否達成預期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效如何。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主體,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成績獎勵為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小組合作,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納入教學管理之中,強調人際交往互動對于認知發展的促進功能。一般做法是,將班級學生按其學生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及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性組成若干小組(每小組6人左右)。在合作小組內,每個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通過互助實現小組整體目標,通過相互合作,小組成員共同達到學習的預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可以把解決問題所帶來的"認知負擔"分散到各個小組成員的身上,每個學生分別負責某個學習要點,他可以變成某個主題上的"專家",通過合作來解決單個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
正是因為小組討論的特殊功能,所以被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主動引進課堂,并組織得熱鬧非凡。但有些教師對小組討論并沒有充分認識,使得小組討論仍有一些弊端存在。
主要表現在:
一、小組成員安排不合理,課堂討論的參與率低。每次小組討論時,只有一部分學生參與,說出自己的觀點,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處于觀眾的位置。
(一)學生討論不充分、不深入。"形式主義","走過場"是課堂討論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
(二)學生與老師課堂主導與主體地位欠缺平衡。
怎樣才能更好的在語文課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二、全班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
為保證組內成員的互補和組間的公平競爭,在分組中考慮學生的能力、興趣、性別、等幾個方面的因素。追尋"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基本原則。組間同質指合作小組之間在人員數目、小組的綜合實力等方面是相等的,小組之間不存在優劣之分;組內異質是指同小組內每個組員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各項能力的發展也有著高低之分,他們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方面。人與人之間是各不同的,這樣才能保證每個小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開合作學習。每小組由4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一名、中等生二名、和學困生一名,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兩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副組長和組長。并且組內成員都有明確分工,通過組內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一)預習合作,明確學習任務,調動學習語文積極性
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變得形式化,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學生們不明確學習任務。因此,在每一次小組合作學習前,應該布置好明確的學習任務,教師可以讓合作小組積極參與課前預習,既能收到較好的預習效果,又能調動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如語文教學中需要的課外知識資料很多,教師在布置預習時經常會叫學生課下查找一些資料,并且每次都可以比比誰查到的多,哪個小組查到的又多又好,這樣學生們就會爭先恐后地去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個人查找的多,小組一交流,小組的資料當然也就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也得到了充分擴展,而且也不會在討論中覺得枯燥。預習前,教師還可以根據教材特點設計一些思考題,學生獨立思考后,再拿到小組里交流解決,比一比,哪個組的同學學得好,誰是小組中表現最棒的人。學生為了表現自己,認真地進行預習。這樣在教學中,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這么做也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學習的氛圍,使學生的參與面更廣,學生們變得愛學,樂學,群體學習的氛圍更好了。
(二)正確區分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地位
在當今的教育理念中,要求老師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主動參與的意識。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與知識授受為主的學科課程相比,小組合作避免了班級課堂教學中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得不到參與機會而處于"旁觀"、"旁聽"的被動地位,賦予全體學生充分的參與機會與權利。小組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目標,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間的競爭,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在這種目標結構中,小組成員有著共同的期望和目標定向,"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改變了單一的"輸——贏"關系,極大的消除了對競爭失敗的恐懼,學生處在一種安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他們避開了"做錯將受到老師批評"的心理壓力,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激發了學生參與學習、樂于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總之,合作學習是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它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真正地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在小組里能夠大膽地、輕松地各抒己見,使其個性得到充分發展。教師在新的課程環境下,必須重新審視合作學習的價值,積極營造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環境,做好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時刻把握以學生發展為本這根主線,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煥發出生命活力。并且小組合作學習,在語文甚至于其他學科學習中確實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一定要摒棄形式主義,更新教學理念,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實踐,去反思,去提升,就一定能讓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越來越有實效。還學生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