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對電視綜藝節目的追求也越來越高,因此,現代的電視綜藝節目大都是技術手段特別高、節目豐富,這樣就在無形中對電視臺演播室舞臺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電視綜藝節目的舞臺設計進行分析。
關鍵詞:綜藝節目;舞臺;設計
引言
我們在設計時著重考慮滿足多種類型電視節目需求,利用智能化舞臺機械和先進的控制技術,實現舞臺設備升、降、推、拉、轉等立體全方位運動,為導演和節目提供更大的舞美創作和表現空間,提高大型演播廳舞臺的利用率,豐富電視畫面,提升電視節目的可視性。
一、綜藝演播室的舞臺設計
目前,綜藝節目的重要性不斷增強。尤其是近幾年,我國綜藝節目的數量不斷增加、收視率不斷提高,成為電視臺的收視保障。例如,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浙江衛視的《奔跑吧》等綜藝節目。綜藝演播室的舞臺具有進行綜藝表演的功能,綜藝節目類型的多樣化,使不同節目的舞臺具有不同的功能。
(一)綜藝晚會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開始對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追求,對綜藝晚會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必須重視綜藝晚會的舞臺設計,營造良好的視覺效果。綜藝晚會是綜藝節目的一種,要想提高節目制作水平,就要提高舞臺設計水平。進行綜藝晚會的舞臺設計時,為了滿足晚會需求、營造舞臺效果,可以在舞臺中心設計升降旋轉臺,體現舞臺的層次感;還可以在舞臺中心設計自由伸縮的平臺,改變舞臺的視覺效果。
(二)訪談類節目
訪談類節目也是綜藝節目的一種。綜藝訪談節目主要是指,主持人與訪談對象在演播室進行話題討論。訪談類節目具有較強的特殊性、針對性和時效性。同時,訪談類節目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必須在舞臺設計時重視節目的表現力,使觀眾產生強烈的現場感。例如,可以將觀眾區與訪談區分開,在舞臺上設計圓弧狀臺階作為觀眾區,在舞臺正中間規劃圓環區作為嘉賓區,通過燈光效果,將觀眾視線聚焦到嘉賓區,使主持人、嘉賓以及觀眾產生交流,實現三者的有效互動,提高訪談類節目的整體質量。
(三)頒獎晚會類節目
頒獎晚會類節目對舞臺設計的要求更高。由于頒獎晚會比較正式,在進行舞臺設計時,對主持人、嘉賓以及觀眾的位置設計要求較高。其中,嘉賓出現的方式和位置更為重要。頒獎晚會類節目的舞臺設計強調對稱,頒獎臺與主持臺分別安置在舞臺兩側,但頒獎臺接近舞臺中央,通過大屏幕移動升降控制,營造出開合門的效果。
(四)音樂會或演奏會
音樂會或演奏會是在觀眾面前進行的現場表演。不管是哪種演出方式,演出的人物基本上是固定不變的。因此,音樂會或演奏會對舞臺的要求比較多,在舞臺設計時可以將其設計成以下幾種方式:第一,旋轉臺;第二,升降臺;第三,伸縮臺。這樣設計能將演員或者道具從臺下運至臺上、從暗場轉至明場,增加節目的真實感。
二、綜藝演播室的舞臺設計創新路徑
現代綜藝節目中,除了要重視綜藝節目內容的創新,演播室的舞臺設計也極為重要,會對收視率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要重視綜藝演播室的舞臺設計,提高舞臺的視覺藝術效果。
(一)演播室的光線設計
演播室是信息講解、對話交流的特定場所。它的特點為:主要表現對象為人物,偶有背景變化,能夠增加信息量,絕不能喧賓奪主。綜藝演播室的光線設計不需要紀實再現某種具體環境的光效,而是通過光線突出主體。因此,綜藝演播室光線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照明人物。目前,各綜藝節目最常用的是正面光,以散射光為主,構成平調光效,畫面柔和。例如,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中,當播音結束跳成全景時,左側燈關閉,只剩右側燈照明,人物面孔上的光立刻從平光變成明暗光線效果。《新聞聯播》中,人物是由分置攝像機兩側照度相等的散射光光源照明的,二者的光量相同,沒有明暗之分,呈現平調。這種偏亮的平調光線,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觀眾視感知的要求,使其看得清、看得真切,從而更容易接受被攝對象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傳遞出的一些信息。
(二)多媒體區的光線處理
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節目錄制手段也不斷創新,從早期的實景燈箱發展到虛擬演播室。但是,虛擬演播室無法錄制大型綜藝節目。現在出現的LED彩幕,其在演播室做景的優點是方便、多樣、可播放視頻及3D動畫、無需專門投光。因此,LED制景一度成為綜藝節目制景的首選。但是,隨著LED彩幕的普及,其問題也一并出現。例如,大屏幕的亮度問題。早期的大屏幕亮度無法調節,導致節目錄制過程中人物的立體感受到影響。到了后期,大屏幕可以調節亮度,但是在人物特寫時出現了摩爾紋。隨著技術的發展,LED彩幕的分辨率不斷提高,由原來的P10屏幕,升級為P6、P4、P3屏幕。但是,由于P3屏幕造價昂貴,很多時候為了播放全景動畫,只能用P6屏幕,導致在拍攝人物特寫及中近景時仍然會出現摩爾紋。此時,進行燈光設計的目的已經不是營造現場氣氛,而是單純的增強人物造型,就連電腦燈也成了現場的裝飾光。
隨著燈光設備及設計理論的不斷發展,燈光專業也在不斷發展。而隨著綜藝節目形式的改變,燈光專業的發展方向也應該隨之改變。最近幾年流行起來的光束燈、數字投影燈等,也已經完全超越了原有的演播室技術。例如,光束燈可以通過光束的線條,直接營造舞臺的空間感。可以通過前期布光,將光束燈的線條投放在畫面關鍵的節點上,從而在演播室錄制過程中人為地營造一個3D空間。而有較強藝術功底的3D視覺團隊能夠通過運用數字投影燈,將全景動畫以投影的形式展現出來。未來燈光專業的發展主要以燈光設計為主體,以科技含量較高的燈光設備為依托,才能更好地完成不同綜藝節目類型的要求。有專業的技術設備,但是沒有好的專業團隊,相當于有骨沒有肉。有好的專業團隊,但是沒有專業的技術設備,相當于有肉沒有骨。燈光專業是一門藝術,從設計到呈現是一個完整的過程,在綜藝節目錄制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結束語
電視臺演播室舞臺要滿足不同節目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區,在設計時可以在不同功能分區中設計一些可以自由變化的小舞臺,這樣就會使演員、嘉賓、主持人跟場景和燈光有協調性,以滿足各種節目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鄭希武.電視綜藝節目的舞臺設計創新思路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15,6(10):284
[2]萬國.論電視綜藝節目的舞臺設計創新[J].當代電視,2014(0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