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航 佟燕
摘要:公路作為社會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建設,影響著民眾的重要出行生活,公路施工中的安全性是一個關系著交通事業和國計民生的基礎性問題。對公路施工中的安全事故誘因的深入分析與預警管理是有效確保公路施工建設的重要條件。在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誘因中,包括諸多相關環境因素及施工中機械與人為因素等,針對不同的因素,在施工中應采取相應的預警管理,確保公路工程施工建議的順利發展。
關鍵詞:公路施工;預警管理;安全事故;事故誘因
一、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誘因
(一)公路施工機械設備故障
施工機械設備是公路施工建設中重要的工具,施工設備故障將不但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的進程,也對施工質量產生著不良影響 ,同時也對施工中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安全隱患。
1.施工機械設備缺乏必要的維護。公路施工進程中的機械設備得不到有效的保養和維護,主要是在這些設備上的維修資金投入較少,人員專業力量也不到位,造成機械故障得不到及時的排除,存在帶“病”工作現象,嚴重影響施工質量,誘發公路施工的安全事故的發生。
2.施工機械操作不當。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中在新技術和設備的應用上也在快速的更換。而現場施工人員卻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培訓和學習,所掌握的技術還沒有得到同步更新,在施工進程中,操縱人員就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致使一些新型的機械發揮不出其有效性,甚至造成不必要的生產安全事故及財產損失。
(二)施工環境因素
1.自然環境變化影響。公路施工現場存在著很多不穩定的因素,其中自然環境就是之一。其中的天氣、季節、地質等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出現一些不確定性。公路的施工是一個時間跨度較長的工程,在其施工進程中,不免遇到下雨、刮風、寒冷等一系列的天氣因素。雨季施工存在路基松軟容易塌方的情況,寒冷天氣施工容易造成進度受阻等。
2.地質環境影響。我國幅員遼闊,經度跨度大,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的地質特點,在施工中,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在公路施工中,經常會面臨著喀斯特地貌,以及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質。這些情況都會對道路施工進行造成一定的災害性。
3.社會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因素對公路施工造成影響的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施工線路周圍的社會風氣方面,如若得到地方上的支持與理解,公路施工進程將得到相應的改善和良好預期,如若遭到地方上的不良因素破壞和干擾就會對公路施工造成延緩和阻礙。另一方面是施工路段周圍人們對公路知識認識的不足,缺乏必要的公路建設常識。由于在公路施工中會雇傭到當地工人,在對公路建設認識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管理
(一)預警管理模式的功能
公路施工安全預警管理模式主要是對公路施工中可能引起安全生產事故的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對公路施工過程的整個過程,運用一系列的措施,進行預先控制、診斷、監測,防止在公路施工安全期間事故的發生,從而降低公路施工中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保證公路工程施工的正常進行。
預警管理模式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對施工環境、施工設備、施工人員、施工機構管理方面的監測與評價。
1.監測與評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所受環境影響的功能。這一功能主要是針對公路周圍環境因素對在公路施工過程中的一系列影響施工安全的環境因素進行檢測與評價。其所指的內容主要是施工公路沿線的特定環境與自然不利條件所造成的影響進行的監測。這一功能的實施,是在需要進行管理監測的區域進行檢測設備安裝,實現對公路工程施工過程現狀的檢測,預先對其基本情況進行評價設定,并在設備中設定基準值,當出現超過預定基準值時,能夠自動發出報警提示,以便進行及時的安全事故排查工作。
2.監測與評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所受機械設備運行狀態影響的功能。在公路施工過程中,對機械設備的依賴性較為突出,因此,對施工機械設備運行的狀態理應受到更為嚴格的控制。這一功能的作用是對公路施工安全設備進行實時監控,并有效預防施工機械設備出現故障,并能在出現故障的第一時間能夠做出響應,防止因機械設備故障而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3.監測與評價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所受施工人員影響的功能。這一功能的作用是明確施工人員在公路施工工作中應當遵循的規章制度,并能夠及時地監督公路施工人員的操作是否存在違規現象,并可以及時制止和糾正,避免因工程施工人員的不當操作,造成相關的安全生產事故。
(二)預警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
由于預警管理模式所具備的幾項功能,決定了預警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
1.預警分析
預警分析主要是對誘發公路施工造成安全事故影響的因素進行識別、分析與評價,并進一步做出警示作用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這一警示分析管理工作主要包含監測、識別、診斷三個具體方面。
(1)監測。主要是對公路工程施工過程上比較容易產生生產安全事故的影響因素作為其監測點,其中包括對施工設備故障的監測、施工人員技術操作的過錯性行為、公路施工周圍具體環境的變化情況等,這些不穩定因素進行重點監測。
(2)識別。這一項內容主要是對系統監測到的數據信息進行深入的整理分析,辨識出公路施工過程中,對存在引起安全事故的因素進行排查處理。這是一項基本的安全數據處理功能,也是一項重要的功能,是整個事故處理分析的關鍵性基礎工作。
(3)診斷。對上一步識別到的不安全因素進行進一步和綜合分析,再一次確認其不安全因素,從而更為全面準確地確定公路施工安全事故的潛在風險危機。
2.預警管理對策
預警管理對策是預警管理的實施步驟,主要是針對預警分析結果,做出的管理活動。對造成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誘因,進行必要的矯正、控制和預防等一系列管理活動。其目的是為實現施工工程過程中對安全事故的存在影響的因素的預防和控制,并能在一定情況下采取有效的危機解救措施。
(1)組織準備。這是一項預先性的準備工作,是應對公路施工安全進程中產生的安全事故制定的預案。包括在確定整個預警管理活動中所需要的職權、組織機構、運行方式等。
(2)日常監測。這是一項長期的持久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針對預警分析中確定的誘因因素進行專門的監控,做好安全生產的預防工作。
(3)危機處理。這是一項公路施工安全補救工作,主要是針對公路安全事故發生之后,所采取的緊急處理預案,將損失降到最低。
三、結束語
隨著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不斷發展,公路施工工程除了有量的變化外,對質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并且項目工程也越來越復雜化,規模也越來越宏大,因此,對公路施工安全事故應有一個高度全面的認識,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安全事故預警管理系統,及時發現公路施工中影響安全施工的因素,并制定有效措施使損失得到控制。
參考文獻:
[1]鄭國富.關于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18)
[2]張亮.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誘因與預警管理的探討[J].江西建材,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