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晶
摘要:廣播新聞評論是大眾了解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式,便于構建和諧的輿論環境。根據我國現階段的發展情況,通過轉變原有的工作內容、工作方式以及評論語言等內容,可以推動我國廣播新聞評論工作的發展。故此,應當分析廣播新聞評論的語言特色,明確廣播新聞評論的發展趨勢,從而提升廣播新聞評論的工作水平。本文就廣播新聞評論的語言特色進行如下分析。
關鍵詞:廣播新聞評論;語言特色;分析
前言
近年來,我國廣播新聞評論已經逐步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通過使用廣播對社會發生的新聞事實進行評論分析,使社會大眾能夠及時了解國家的發展趨勢。廣播新聞評論是社會大眾了解國家的重要方法,工作人員在進行廣播時要注重廣播語言。通過對廣播新聞評論語言進行分析,明確評論語言的特色,可以不斷提升廣播新聞評論的質量,促進我國廣播新聞評論的發展。
一、廣播新聞評論的內容應具有評論價值
廣播新聞評論的工作職能是就社會發生的時事熱點進行輿論引導與監督,通過揭示民生問題,積極傳播政府制定的社會方針。故此,廣播新聞評論的內容應當具有評論價值,評論內容在選擇上要以社會大眾的生活為基礎,圍繞社會大眾展開新聞評論。同時,工作人員在進行廣播新聞評論工作時,可以針對社會大眾關注的主要問題展開評論,通過提出代表性的意見與看法,可以加強社會大眾對國家發展的了解。廣播新聞評論的內容應當尊重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話題內容深入群眾生活,選取群眾關系的話題進行評論,通過客觀的觀察了解、思考分析,可以拉近國家與大眾的聯系[1]。由于廣播新聞評論內容的傳播效率有限,在選擇評論內容時,要選擇社會發生的熱點內容,以社會大眾的需求為重點,通過對熱點內容進行評論,可以與大眾產生思想共鳴。廣播新聞評論的內容要依據國家發展的方向,對新聞內容進行品論,通過向社會大眾傳遞國家發展的實時導向,可以加強社會大眾對國家發展的了解,提高我國廣播新聞評論工作的質量。
二、廣播新聞評論要尊重客觀事實深入評論
廣播新聞評論在現階段發展中,對工作人員具有極其嚴格的要求,工作人員應當對新聞評論的內容進行梳理分析,尊重新聞內容的客觀事實,深入評論新聞的深度,使廣播新聞評論能夠吸引社會大眾,提高廣播新聞評論的工作效果。廣播新聞評論在進行工作時,只能通過工作人員的聲音進行信息傳遞,使大眾通過工作人員的語言特色接收評論信息。如若在廣播新聞評論過程中,工作人員的評論內容過于冗長,會使大眾無法掌握評論重點,難以全面了解廣播新聞的評論信息;而工作人員的評論內容過于簡短,則無法深入剖析新聞的問題本質。故此,工作人員在進行新聞評論時,應當尊重新聞的客觀事實,通過深入評論新聞內容,合理控制新聞報道的評論內容,利用廣播新聞評論制作便捷、傳播失效較快的特點,可以深入剖析新聞內容,使大眾能夠快速全面了解新聞內容的發展情況。通過尊重廣播新聞評論的客觀事實,深入新聞內容進行品論,制定內容豐富且精煉的評論詞,可以滿足大眾對廣播新聞評論的需求,提升廣播新聞評論工作的效率。
三、采用豐富多樣的廣播新聞評論形式
在廣播新聞評論工作中,工作人員采用豐富多樣的評論形式,可以吸引大量的廣播聽眾,加強廣播新聞評論對社會的影響力,從而推動我國廣播新聞評論工作的長遠發展。故此,分析廣播新聞評論的語言特色,應當掌握廣播新聞的評論形式。傳統的廣播新聞評論主要通過主持人評論與談話評論開展新聞評論工作,以上兩種評論方式無法就評論內容進行互動討論,使評論內容受到一定限制[2]。根據這一情況,為了使社會大眾能夠參與廣播新聞評論,應當通過設立聽眾評論互動平臺,使聽眾能夠通過平臺及時反饋對評論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廣播新聞評論的互動性。同時,廣播新聞評論在對社會實事進行評論時,可以邀請各個領域的專家從專業視角出發對新聞內容進行評論,進而提升廣播新聞評論的專業質量。通過采用豐富多樣的廣播新聞評論的形式,可以調動社會大眾參與廣播新聞評論的積極性,擴大廣播新聞評論對社會的影響。廣播新聞主要分為口語語體和書面語體,廣播口語要求語言嚴謹并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尤其是用詞方面也受到一定的約束,語法要準確、具體、簡明、生動。廣播語言多用短句,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許多長句子都是不必要的,可以設法改成短句子。”,廣播新聞語言亦是如此,將許多不必要的語句刪減,最后成為精煉的短句。
四、廣播新聞評論應使用簡潔生動的語言
廣播新聞評論主要通過語言進行新聞內容的傳遞,語言的特點直接影響廣播新聞評論的效果。故此,為了凸顯廣播新聞評論的語言特色,工作人員應當注重使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內容,通過不斷訓練工作人員的播放語言,可以提升廣播新聞評論的質量。在進行廣播新聞評論工作時,聽眾聽取廣播的時間有限,工作人員應當通過簡潔精辟的語言,使聽眾能夠快速掌握新聞的內容。工作人員在廣播新聞評論內容時,應當將語言內容轉換為生活化、簡明化的新聞內容,使聽眾能夠通過廣播語言了解評論主題。同時,工作人員在廣播新聞內容時,要根據新聞內容選擇適宜的廣播語言,確保廣播語言的專業性,從而提升廣播新聞評論的評論效果。
五、廣播新聞評論應注重語言的嚴密性
廣播新聞評論是根據社會發生的時事內容進行評論,工作人員在評論時要注重語言的嚴密性,避免評論內容與新聞事實相違背。工作人員在進行廣播新聞評論時,應當通過對社會發生的問題進行思考分析,準確把握問題發生的原因、問題的本質以及問題圍繞的各個因素等內容,通過對社會問題進行深入分析,保證評論語言的嚴密性,可以加強廣播新聞評論的感染性[3]。工作人員進行廣播新聞評論,評論的內容會對聽眾造成的一定的影響,如若評論內容缺乏真實性與邏輯性,會對聽眾造成誤導,使聽眾無法正確認識新聞內容,從而影響廣播新聞評論的質量。通過提高廣播新聞評論語言的嚴密性,可以使聽眾從多個角度分析思考新聞內容,提高廣播新聞評論的實效性。
總結
綜上所述,廣播新聞評論是社會大眾了解社會發展的重要方法,通過對廣播新聞評論的語言特色進行分析,加強廣播新聞評論內容的價值,尊重新聞發生的事實深入評論,豐富廣播新聞評論的形式,使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評論,保證廣播新聞評論語言的嚴密性,可以進一步推動我國廣播新聞評論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學武.淺談廣播新聞的傳播優勢及語言特點[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5):138
[2]趙旭明.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語言特色探析[J].新媒體研究,2016,2(08):163-164
[3]王志鋼.淺談廣播新聞節目的語言特色[J].新聞窗,2014(0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