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力
摘要: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引領著生活前進,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能學好數學,并且用數學的目光觀察生活、解釋生活、最后美化生活,從生活中的體驗來掌握數學知識,并且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對此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
數學知識源于生活,也必將應用于生活。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教學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從而進行生活化的教學。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學科,實用性極強,因而如果忽視了知識的學習與應用,無異于白學。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通過生活化教學來加強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從而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最終提高教學效率呢?本人就這一問題結合以下幾方面的策略進行簡單闡述。
一、活用教材,促進學習素材生活化
教材是經過專家學者的研究編撰出來的,是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一個基礎,同樣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所以很多教師都是以教材為根本,不敢“越過雷池一步”,以為教好了教材,就相當于教好了數學,其實不然。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把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數學也是一種教學方式。當然學習材料生活化也要依托現行教材,加強“書本世界”與學生“生活世界”的溝通,改變數學學習生活蒼白無力的狀態。學習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將數學學習材料的呈現方式多樣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合作交流,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建構屬于學生自己的數學知識體系。教學貼近學生所關注的現實生活,學習材料來自師生的熟知信息,這都體現了生活數學的現實性。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死知識”適應“對話教學”之間的矛盾,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進行
二、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生活是教學的一個素材庫,特別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可用的素材非常之多,大到宇宙天地,小到玩具書本,都可以是數學教學過程中可用的素材。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特別注重觀察生活,通過對生活的理解、運用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在植樹節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舉例:學校準備在正方形的花壇周圍種上樹,每條邊上種10棵,那么四條邊至少需要買多少樹苗?通過實際的案例來讓學生進行解答,這很好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人說沒邊10棵,四條邊肯定是40棵啊!在大家都隨聲附和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提出了異議,其實沒必要買那么多,36棵就行了!他的回答大家一致否定,這樣就不夠了啊!但是他還是將他的道理說了出來:在正方形每個頂點的位置上種一棵,這棵樹可以作為兩邊的數量,那么四個頂點就可以有4棵樹可以重復利用,那么就是40-4=36(棵)了,他的回答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揚,也讓很多同學恍然大悟!可見通過實際生活案例創造的教學情境的實用性。
三、注重生活實踐,提高數學應用意識
數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一個人的數學素養,最為重要的是能以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現象,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數學應用意識的體現之一是當面臨有待解決的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用數學的方法尋求解決的辦法。如現代社會中的利息、股票、概率、稅收、保險、貸款等問題。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踐活動的機會,引導他們學會自覺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去分析與解決這些問題,從而讓他們更深地體會到數學巨大的應用價值,逐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評價生活化
教學評價也是學校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評價生活化可以促使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意生活方面的內容,促進生活化教學策略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當前背景下,教師在教學測評的時候一般都是從教師上下課時間、上課效果等方面對教師進行考核。 不可否認,這樣的評價對教師個人的上課習慣有一定促進作用,但是對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非常微弱。本人認為,在進行教師測評的時候還應該充分考慮教學生活化程度。正如前面所介紹的,數學作為應用型的學科,聯系生活是必須的,小學數學的教學應該要特別重視教學策略上的生活化問題。因此,在進行教學測評的時候,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程度應該納入評價體系,并占到較高的一個比例。這樣能夠有效引導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能夠充分將生活聯系數學知識,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們更喜歡這樣的課堂,收獲更好的效果。
五、數學作業生活化
數學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也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一個重要平臺。教師應緊扣教材,從教材中與生活中密切相關的問題為素材,布置符合小學生實際的作業。如學習了《厘米》這一課,可以讓學生回家量一量家具和電器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厘米,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爸爸媽媽的身高是多少厘米,并比一比家里誰最高。又如在學習了《人民幣的認識》一課后,讓學生去購買一些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并記錄自己買了什么物品,用了多少錢,付出多少錢,找回多少錢?這樣學生不但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寓于生活中,生活中又飽含著數學;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
綜上所述,只要教師懷著一顆善于發現的心去組織教學,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他們就會愛上生活、愛上數學,從而真正實現數學的生活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