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摘要:在“互聯網+教學”的時代背景下,“微課”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文章詳細分析微課的實踐內涵,從教與學的視角出發,闡述微課教學設計的理念,對微課的教學設計和良性發展做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微課;教學過程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教學”形態變革的進一步推進,“微課”已作為一種資源類型與課程表現形式進入教育教學中,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并逐步推廣,而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基礎學科,微課的運用讓原本枯燥的教學變得生動活潑,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反復的觀看學習,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我從本校的信息技術教學實際出發,談談微課的教學設計。
一、把握微課的特征和內涵
微課是以視頻為載體,集中反映一個知識點或者一個技能點,教學目標單一,教學內容矮小,教學時間短,教學活動完整,基于教學設計思想,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不超過十幾分鐘的視頻。微課是完整課的濃縮,規模變小,這是微型課的顯著特點。從時間上來說,微型課只有常規教學課的一半,甚至更少;從教學容量上來說,只安排一到兩個知識點的講授;微課時間短、內容少,不要求三維教學目標面面俱到,但強調環節的相對完整,至少應包括新課導人、知識講授、評價總結三個環節。相對于常規課,微型課教學節奏偏快,要求授課教師必須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精選教學環節、精煉教學語言,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掌握微課的特點是上好一節微型課的前提條件。
二、微課設計遵巡的主要原則
有的微課只注重形式的華麗而忽視了微課本身課堂教學存在的價值,致使在微課的內容設計上支離破碎,沒有從教師教學與學生自主化學習的角度考慮,偏離了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理念,也就失去了微課的實踐價值。所以微課設計上要遵巡幾個主要原則。
(一)“以學生為中心“是微課設計與制作永遠不變的原則
因為微課的使用對象是學生,我們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要心中有學生、眼里有學生。這樣才有可能制作出有用甚至有趣的學生喜歡的微課。
站在學生眼睛角度,就是在微課視頻設計時,畫面要盡量的活潑些,視頻的內容是教學內容本身,不要出現可有可無的教學過程。微課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熟練駕馭,在于微課內容與音視頻的創意結合,好像“我在你面前,我為你講解”。有了這樣的情感基調,微課的制作才容易取得成功。
(二)以教學內容、目標為中心的原則
信息技術微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學生要學有所獲,否則學生不愿意學習微課,因此教學內容和目標就是微課重中之重了。微課是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短小,能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必須有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如情景導入、問題解決,課程小結等,總之要有一個完整的解決問題或說明問題的過程。
(三)碎片化和系統性相結合的原則
微課由于其短、小而造成碎片化的突出特點,因此,會使得在理解某些知識時會造成前后割裂,不利于知識系統建構。所以,在信息技術課中使用微課,要注意某些板塊性知識或單元性知識要有其系統性和相對完整性。比如“在EXCEL表格數據的處理”,包括數據排序、篩選、計算、函數、分析匯總等。在講了數據處理之后,還要講從不同角度挖掘表格數據所蘊涵信息,這樣才相對完整,學生學了之后才能整體用于自己學習或某些作品的制作中。否則,只是學了“一招一式”零散性的知識,無法用之于實際學習、生活中。
三、微課的教學過程要精煉
(一)切入課題必須要迅速
微型課時間有限,切入課題必須要迅速。提出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有啟發作用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開門見山直接切題,提出和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能引起學生興趣的問題,一開始便抓住學生,使學生產生一種期待的心理狀態,產生主動學習的動機。但無論用何種方法,都要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關聯,力求新穎,引人注目。用時一定要少,這樣才能給教學內容的講授分配更多的時間。
(二)講授線索要清晰,教學方法運用要得當
在微型課的教學中,要盡可能地只有一條線索,使教學過程脈絡清晰,重點突出。在這一條線索上著重進行主干知識的講解與剖析,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力爭在有限時間內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游戲教學法等。例如信息的概念,計算機的發展史,需要用到講授法。教師深入淺出的講授可以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具體、淺顯易懂。任務式教學法也是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多用于信息技術操作方面的內容的教學。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的信息技術知識或操作技能。信息技術學科中有些內容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接受和理解,教授這些知識時,應利用演示法,使一些枯燥的內容以形象、直觀的多媒體方式呈現,能喚起學生的“情緒”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所謂教無定法,貴要得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所以,信息技術教師應選擇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
(三)總結評價要簡短、到位
在評價總結環節,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并用二到三分鐘的時間對講授的內容進行歸納,使教學重點進一步突出。好的總結可以對講授的內容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在微課的小結中,授課者必須語言準確、概括性強,對整節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總之微課應用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對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提高學習效果有很大促進意義。信息技術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專業特長,設計出優秀的微課,不僅需要掌握好以上幾點,還要求信息技術教師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較高的教學素養,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使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3-14
[2]潘超.數學微型課及其教學設計[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