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小川
摘要:作為儒家文化的基石,“孝”文化在傳統社會倫理中起著主導作用,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孝”文化作為道德上的行為關系,存在于后輩和長輩之間,其核心意義在于對老一代的支持和尊重。微博的誕生、興起和傳播,將網絡視覺世界帶入人們的現實生活。與此同時,它改變了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特性,并運用我們的傳播模式、媒體跨越時間,創造性地融入人們的真實生活。通過預測“孝文化”的傳播,本文提出了微博粉絲模型、官網模型和微博老化模型,顯示微博用戶通過各種微博傳遞韓國傳統美德“孝文化”。
關鍵詞:網絡微博媒體,“孝”文化,微博互動
一、引言
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微博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流平臺。人們可以通過微博與人分享即時消息和個人體驗。“孝”文化是韓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孝”文化的傳播與傳承過程中,微博作為一種新興復雜的網絡媒體,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基于社交網絡中信息的傳播,本文著重分析了微博時代韓國孝文化繼承網絡行為預測模型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二、韓國傳統文化——“孝”文化的歷史淵源
“孝”是韓國自古以來所倡導的美德,也是當今社會價值觀判斷的重要標準。如今,“孝”已成為一種責任,既是道德責任,也是社會責任。在韓國的傳統文化中,“孝”的傳承被認為具有相當的必要性。傳播和學習“孝”文化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孝”文化對韓國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分析其來源,我們發現韓國“孝”文化的產生與其他國家沒有什么不同。孝道的前提是親緣關系。人們由父母撫養長大,長期形成的自然之愛是無法割斷的。《孝經》三種才能說“孝順是上天的規范,自然運行的法則和人的基本行為準則”。在此基礎上,韓國很早就知道“孝”文化在維護社會秩序和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考古資料顯示,父權家庭在公元前2000年底至1000年前半期間在朝鮮半島社會形成。包括一對夫妻和他們的子女在內的小家庭,父權制地位得以進化——父權至上。父權和孝子為中心的孝道觀念形成。“孝”文化是個人在社會立身的根本。它也是其他道德傳統的基礎。在農業社會,它成為構成穩定人際關系和社會運行的基本要素。因而它也是儒學思想的重要基礎。正如一些文獻記載的那樣,在古代大韓民族有“兒子應該孝順父母”和“不孝不義”的道德規范。
朝鮮的“孝”受到中國儒學的影響已久,并且顯現出更大的能量。現在已無法考證儒家思想是何時及如何引入朝鮮半島。不過,根據一些考古學的猜測,儒家思想可能在漢代以前被引入朝鮮半島。而在后三國時期和統一的新羅時代,它不斷蔓延。據《三國志》中記載,公元前一世紀《孝經》中的“孝道”思想,已經傳入韓國。后來,隨著兩國交流,儒學思想普及到韓國社會的大部分地區。而且學校的教科書也集中在《論語》和《孝經》。封建統治階級把“孝”文化提升到了天道的最高境界,并強調孝順父母是無條件和絕對的。
在后世的發展中,儒家的“孝”文化通過篩選,逐漸被韓國所接受。根據國情、民族特點和具體的歷史條件, “孝”文化以多種形式在“三綱五常”中有所闡明。“孝”文化能廣泛傳播,有深遠影響的儒家思想所起的作用是不能被低估的。它進一步強化了韓民族的“孝道”觀念,也使之更理論化和系統化。
三、微博互動模式和功能特點
(一)微博具有釋放及時性信息的功能特點
人們對微博有不同的需求。信息的即時傳播是微博的一個重要社會功能。隨著微博在韓國的興起,韓國發生的許多重要事件被微博第一次傳播。現代微博具有更強的時效性。它可以及時快速發布信息,這凸顯了微博信息延展的功能。
(二)微博具有生活互動溝通的功能特點
在微博網絡平臺上,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發布信息、傳達他們的生活經驗和工作情況,以及鼓舞人心的說法和格言。人們可以轉發他人的意見或評估某人的觀點。另外,人們也可以討論一些熱門話題,并結合自己的經驗加以評論。人際溝通逐漸接近現實生活。微博在這方面有很強的吸引力。
(三)微博具有便捷服務的功能特點
人們可以隨時隨地更新狀態,只要具備互聯網的條件,人們就可以通過微博找到新聞。不管是科學知識,生活知識或娛樂歷史,人人都可以得到滿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人即使在衛生間的時候也不會延誤登錄微博。微博已成了當今最流行的溝通平臺。
四、微博互動中的“孝”文化傳播
(一)明星微博的示范作用
微博上信息的不斷傳播,給人們帶來了新的變化。看一下韓國明星們有關孝文化的官方微博,正為韓國傳統孝文化的傳播帶來新的積極意義。韓國著名的網站,如me2day,NewSIS,Cyworld,Twitter以及新浪已經逐漸成為明星廣播站。明星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粉絲們都在微博上閱讀。成千上萬的粉絲成為真正的明星觀眾。明星微博用戶通常扮演引導角色。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句子或一張普通的圖片也會引發很多關注和跟隨。
因此,在“孝”文化的傳播過程中,明星微博以身作則成為粉絲榜樣。我們在Cyworld網站上看到關于明星孝子選舉活動的官方微博網站。普通的明星粉絲們不僅可以通過微博關注明星的生活,還可以體會到“孝”文化是韓國人的責任和榮譽。
(二)官方微博行為的指導作用
政府官方微博在一定程度上有較強的指導作用。在韓國,約有70%信息由政府控制。因此,開放政府微博能為公民提供即時政治權威信息,加大政府宣傳工作力度。政府官員也可以了解人民的情況,關注民生,引導輿論,改善民眾與政府的關系。政府微博強調培養孝文化,使人們有更多的社會責任感,推動積極向上的風俗習慣,維護社會的基本穩定。
(三)微博互動的信息傳播前景
微博是一種新興的群眾媒體,它以特定的模式迅速發展。曾經有學者指出,雖然用戶對微博的需求有所不同,但是傳播公眾信息是微博的首要社會功能和角色,這也是影響微博前景的主導力量。
當我們通過復雜的網絡向社會傳播孝道文化時,微博的每一條信息都必須做相應的行為預測,并建立網絡信息傳播模型,以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信息傳播的內在機制,并根據微博的時效性進行傳播。
五、結論
微博是復雜的網絡平臺,人們在此即時分享信息,構建和擴大社交網絡服務,搭建起公共平臺。這些特點改變人的視角和價值觀,行為模式和互動關系,促進社會發展。作為韓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文化在各個時代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體現韓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孝”文化指導人們講道德,幫助別人,關心尊長等等。有關“孝”文化的網絡行為分析和預測為“孝”文化在當下時代的傳承提供了有意義的參考價值。微博中“孝”文化的互動交流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也是時代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C. S. Kui. Filial piety is hope. Brochure of Union of Korean Filial Piety Sports Organization, pp. 8-161, 2007.
[2]L. Z. Tai. Confucianism in Korean History. Paju Korean Academic Information,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