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麗
摘要:在農村幼兒時期的美術教育注重全面系統的綜合要求進行發展,從身心發展的趨勢,到有規劃的通過美術活動和創作來帶動培養幼兒審美與創造能力。隨著現行的素質教育不斷深入普及發展,美術教育作為其中之一,以其獨特的內容與方式讓更多的學校與家庭列入幼兒啟蒙的方向。一直以來在素質教育與啟蒙教育普及之前,我國小學幼兒教育多數以知識教育為主,而像舞蹈、美術等特長教育則面向青年進行教育,現在美術教育普及到幼兒階段,能否滿足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是當下深入研究分析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幼兒美術;創造力;研究
農村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開展,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創作欲望,滿足他們思想和情感發展的多種需求。通過從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的興趣點入手,采用多樣化的美術教育手段和模式,促進幼兒創造能力的養成,讓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以更大程度地進步。
一、了解幼兒的思維特點
幼兒的年齡一般是三歲到六七歲,幼兒在這一階段語言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幼兒可以將各種感知的信息以心理符號的形式儲存下來,積累了表象素材,并促進了表象性思維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也會越來越多地使用符號來表示外部的世界,比如用自己想象的繪畫語言來代表真正的牛和羊。幼兒很多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比如東西是他的、感覺自己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到,他們不能設想他人所處的情境,經常以自己的經驗、自己的角度來觀察和理解他們自己認為的世界。思維的片面性是指兒童此時的思維有集中于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忽視其他的方面的傾向。思維活動的表現關系單一,不能進行可逆運算。比如美術教師如果固定思維地教孩子們蘋果怎么畫,小鴨怎么畫,那么孩子們很容易就學會并只會照著畫,不給示范就不會畫了。
二、利用生動的語言,調動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一般來說,農村幼兒對畫畫都有興趣,但不會持久,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激發、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首先,教師要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生動的語言巧妙的運用在美術教學中可以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富有童趣的語言,易于讓幼兒產生輕松、愉快的游戲心理,使他們樂于參與,更能使之成為發展幼兒思維的有效手段。如帶幼兒到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和大樹、小花講話“大樹,大樹,你真高,我給你畫張畫像吧!”這些充滿情趣的語言,在無形之中就會使幼兒產生作畫的興趣,才能使美術活動變得輕松愉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營造氛圍,引導幼兒通過活動懂得美術知識
幼兒美術教育的意義,就是發掘幼兒的創造潛能,引導幼兒發現與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創造圖像,表達自己的認識,是創造性美術活動的重要特征。教學期間,教師積極有效的引導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需要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使幼兒敢于思考和創造。幼兒在探索活動中活動成功,不僅會給孩子帶來愉悅,而且能增加幼兒的自信心和探索欲望。不過每個孩子發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幼兒每前進一步,既是上一步的發展,又是下一步的準備,為此,我們必須觀察和研究幼兒在兩個階段之間面臨了哪些問題和困難。從中由易到難的程度循序漸進的安排美術活動穿插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四、讓孩子在實踐生活中走近創新,對美術產生興趣
的確如此,在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下,許多幼兒對日出、日落的壯闊,已經沒有深刻的印象。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我有意識地讓幼兒通過自身的觀察,提出“花兒長得怎樣的?” “它們有些什么顏色?”“太陽可以有什么形狀的,外衣呢?”等等思考的問題,這樣既讓孩子有了那自由遐想的空間,又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使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能夠自由發揮。如在美術活動《太陽轉轉轉》一課中,我讓幼兒想象一下天上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太陽和我們小朋友一樣,也特別喜歡玩轉。如果你是太陽,你會怎么玩轉呢?把你想的畫下來吧。于是孩子們就自由畫出各自心中玩轉的太陽,我并沒有做示范。而在圖中,小作者就在素描紙上先畫出一個主體太陽,旁邊轉畫出幾個太陽的影像,畫好太陽的頭發后用油畫棒逐一給它們穿上鮮艷亮麗的衣服,接著剪下黏貼在色卡紙上,最后在太陽周圍用水粉顏料畫上光芒。小作者能夠抓住太陽的特點,大膽地進行想象,并且能用點、線、面很好地表現出來。整幅畫運用剪貼、涂畫相結合的方法,主題鮮明,構圖飽滿,運用色彩的對比,給人視覺上強烈的沖擊力。這難道不是孩子的創新嗎?
五、欣賞幼兒的作品,合理的評價
教學活動的結束不應以作品的結束而結束,評價作品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首先教師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或專業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作品,畫的雖然不美觀,卻是孩子豐富內心世界的體現,評價幼兒的作品是一個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集思廣益的過程,要幼兒人人參與,積極發表看法。每次活動結束,將幼兒全部的作品展覽,讓孩子互相審視、交流,教師欣賞每一幅作品卻不必給作品打分,不給作品打分、不給作品下結論。這樣畫好、畫壞,幼兒沒有心理負擔,創作欲回更強,但是老師應記下每個幼兒的不足之處,以便以后的活動中因才施教.孩子們經過審視,相互交流,相互觀摩,學習,他們心理明白誰顏色配的好,誰的構思有主次,誰話的新鮮有趣,自己有哪些不足,通過大家品評,孩子們的信心,自強自愛逐步提高,他們的創作性回更強,創造的火花一旦被點燃,課堂就成了一個噴發的火山,圖形光怪離奇,顏色五彩繽紛,滿世界都是孩子們的涂鴉,這時你會發現這一刻是我們人生中最光彩的時刻。
總之,在美術教育中,綜合素質的培養對農村幼兒的生長發育作用很大:可以提升人的素養,提高人的認識,同時可以培養幼兒對生命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它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因此,在幼兒園的美術教育中要有意識地創造性地創造美的空間和環境,這不僅要體現在幼兒園內,還應當延伸到幼兒生活的家庭里。采取多種美術教育表現形式,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有計劃地組織幼兒去園外、戶外熟悉生活,體驗大自然,體驗多彩的世界,為幼兒奠定堅實的生活基礎,從而有效地達到提高幼兒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理.淺析農村幼兒心理發展與美術教育活動的關系[J].湖北大學出版社,2012
[2]冷杰.試論農村幼兒美術教育活動中幼兒創造性的培養[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3]李美. 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