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義省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農業經濟飛速提升,農產品種類日趨多樣化,為提升農業產量,種子質量便顯得十分關鍵,種子質量優,農作物質量便有了科學保障,產品產量也會逐漸增多。基于這種情況下,農業部門應將種子加工技術運用到現代農業生產中,提高農作物種子質量,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關鍵詞:現代化農業;種子加工技術;研究
種子加工技術的應用對種子質量的提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對農業生產數量及質量均產生著重要影響。為了加深人們對種子加工技術的了解,本次研究將對該技術展開深入探究,分別從:應用種子加工技術的重要性、種子加工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實際應用、提高種子質量的有效手段、基于種子加工技術下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有效策略,四個方面展開闡述。
一、應用種子加工技術的重要性
種子產業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實現農業轉型的關鍵點。2000年《種子法》的頒布,標志著種子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基于此我國種子產業逐漸朝市場化、法制化方向發展,為我國種子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實際上種子加工技術建立于糧食加工技術基礎之上,通過有效手段來提高種子的生命力,將各種雜質進行清除,使種子質量得以提升。種子加工技術貫徹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從種子干燥、預加工、清選、分級到后期的包裝與儲存,在各個環節發揮出作用。通過種子加工技術的應用,使優良品種普及范圍更加廣泛,對現代化農業技術發展起到有效促進。
采取何種種子加工技術,對種子質量產生著一定影響,換言之,加工技術不完善所生產的種子質量則相對較低,而優化加工技術的運用則可提高種子自身質量,使其進入商品時代。在農業生產中,采取科學的種子加工技術,不僅可獲得更高的產量,同時還可起到保護幼苗的作用。
就目前來看,我國大部分農民素質水平相對偏低,不具備專業的種植技術,以傳統的農業生產相比較,現如今的農業生產除了依靠人力之外,還要講究與科技的結合,但以目前的情況分析,農民的綜合素質水平還有待提高,其是抑制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將種子加工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十分必要。
二、種子加工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實際應用
綜上,筆者對種子加工技術應用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就目前來看,種子加工技術通常表現在:種子干燥的工序、種子預加工過程、種子清選、種子精選、種子分級、清選和分級之后的處理,筆者將從以下方面展開研究。
(一)有關種子干燥的工序
所謂種子干燥實際上是指烘干種子,通過這一處理方法使種子的發芽力得到保障,同時可提高種子存儲的安全性及便利性。值得注意的是,在種子干燥過程中應注意兩個要點,首先,加快種子干燥速度,從而確保良好收益的獲得,另外確保種子的活力,提高種子的發芽力。就目前來看,種子干燥方法有三:自然干燥法、干燥劑的使用、機械的使用。
(二)有關種子預加工的過程
種子預加工過程主要涉及種子脫粒、種子的選擇、種子干燥、種子分級精選、包衣、包裝等方面?,F代化農業進程的推進,對種子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種子預加工中,種子清選擇、種子干燥均屬于重要的工作,也是基礎工作,經分級、種子拌藥、種子包衣、丸粒化等環節來落實。
(三)種子清選、種子精選、種子分級
值得注意的是,種子清選、精選及分級,都是依據種子間的差異性來開展,從雜物中選出種子,并對種子質量嚴格控制,并將種子分為多個等級。在清選種子時可利用物理特性,將大小相似、形狀相似的種子分在一起,促進種子質量的提升。按種子發芽力、品種純度、種子生存能力等標準來分級,使種子茁壯成長,就目前來看,種子質量標準劃分標準有三個:一級良種、二級良種、不合格種子。
(四)清選和分級之后的處理
在種子分級與清選后,還應對其展開優化處理,就目前來看,可采取化學方法、非化學方法來開展。就目前來看,非化學方法則包括核輻射法、熱力處理法、冷凍處理法,其中熱力處理法涵蓋了溫湯浸種法、熱水燙種法。常見的化學方法包括:燜種法、浸種法、拌種法。
1.溫湯浸種法:溫湯浸種法作為常用的處理方法,將種子浸泡到常溫水中,越15分鐘左右,水溫應在55攝氏度~60攝氏度之間,通過10~15分鐘的攪拌,使水溫逐漸降低,保持在30攝氏度,將種子繼續浸泡在水中。在溫湯浸種法運用中可將藥液應用其中,對種子實施殺菌處理。
2.熱水燙種法:除溫湯浸種法外,熱水燙種法也是一個有效的處理方法,在具體操作前,相關人員應準備好裝水容器,并對水反復傾倒,并加快傾倒速到,使熱氣更好地散出,值得注意的是,如若水溫處于55攝氏度,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對水加以攪拌,通過這一方法來對種子加以處理。
3.冷凍處理方法:經筆者研究,冷凍處理方法在堅果類、谷類、豆類種子處理中均發揮出效果,可應用在種子干燥處理后。將冷凍處理方法運用到種子加工中,可對種子病原物進行抑制,從而發揮出有效作用。
4.核輻射方法:核輻射方法在種子加工處理中作用顯著,具有一定殺菌功效。有一種射線的輻射照相裝置非常簡單,使用的成本也不是很高,很多都用在了種子的存儲方面中。
三、提高種子質量的有效手段
為促進種子質量的提升,保持種子活力,農業部門還應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對成熟種子采取機械化強制干燥、實施種子規?;A加工,詳情如下。
(一)對成熟種子采取機械化強制干燥
通過機械化強制干燥處理可保持種子的活力,經筆者研究,新收獲種子中的水分含量相對較高,約為25%~35%,且水分含量越高的種子熱量越多,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霉變程度。以北方地區為例,由于北方氣候寒冷,在零攝氏度下種子易遭受凍害,從而對種子發芽率帶來影響。為改善這一現象,應對種子進行有效處理,確保種子水分含量達到合理標準,為避免種子產生霉變,還應加大機械化強制干燥處理措施,使種子質量得以提升。經筆者研究發現,在日照充足情況下晾曬種子,盡管其發芽率會有所提升,但明顯低于經機械化干燥處理的種子。
(二)實施種子規模化預加工
另外,還需對種子實施規模化預加工,采取揉搓式脫粒預清設備來替代傳統脫粒機,通過這一手段可促進烘干倉使用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相關人員在種子規?;A加工處理中,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實施,降低種子損失,為種子質量提升奠定基礎。
四、基于種子加工技術下促進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有效策略
綜上筆者對種子加工技術的應用進行了闡述,為促進現代化農業更好地發展,還應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政府加大支持政策、對“政府+銀行”對接機制加以建立、加大對農民的培訓管理、加強技術管理、對推廣體系進行完善,詳情如下:
(一)政府加大支持政策
在政府方面,應該加大對種子加工技術的推廣與宣傳,并要重視農業方面的發展給國家以及農民帶來的效益,因此需實行相關的政策并加大支持力度,從而能讓農民知道種子加工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并加強加工技術的相關工作,讓農民能夠有效的對種子加工技術進行全方面的了解,并進行科學技術系統化的學習,從而達到一個理想的農業技術推廣效果,提高整體農業生產的效率以及農業經濟的發展。
(二)對“政府+銀行”對接機制加以建立
為促進種業基地的有效建設,應對“政府+銀行”對接機制進行構建,對海南、西北、西南等基地種業發展加大支持力度,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搭建一個投資平臺,使中央一號文件有效落實。
(三)加大對農民的培訓管理
農民的綜合素質水平是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農業發展的效率。因此要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水平,可以從宣傳范圍方面入手,夸大其宣傳的范圍,讓更多的農民能夠對種子加工技術有更多的了解,同時也擴充了農民的知識網,并不只是局限于傳統的農業生產,從中學習更先進、更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提高勞動效率,并帶動經濟效益的發展趨勢,提高生活質量和國家經濟的發展。
(四)加強技術管理
種子加工技術作為一個新型的農業技術,可提高農產品質量與產量,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據此相關部門影對技術管理加以強化,對種子加工技術進行全方面的了解,知道其作用于哪方面,并對其對其性能進行優化,使得種子加工技術的用途更加的完善,以此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同時要加強加工技術的管理,避免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問題,影響種子加工技術的應用效果,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五)對推廣體系進行完善
我國當前農業產業發展需要有機結合產業的發展特征與國外先進經驗,借鑒以大學為主體的農業科技推廣體制的方式,然后總結凝練以往積累的豐富經驗,通過摸索構建起以大學作依托的推廣模式。將基層農業科學技術示范戶作為新型推廣體系的切入點,再以當地領頭的農業企業與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作為結合點,借助基層農業推廣員的廣泛推廣力度。將創建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作為任務核心,把信息咨詢服務網絡與農業科技培訓體系作為支撐力。從而逐漸將農業產業科技成果廣泛傳播,有效應用到農業種植的家家戶戶。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科學技術也隨之發展,農產品行業也要緊隨其后,農業領域對農作物種子現代化的加工技術也有了更多的關注,更加注重種子加工技術的研究工作,在種子加工技術方面的投資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工作之下,提升了農作物的種子質量,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從事農業的人員收入越來越高,推動農業走向現代化,為農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文琪,朱群峰.淺談種子加工機械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J].南方農機,2018,49(07):69
[2]王振標.現代化農業中的種子加工技術[J].南方農機,2017,48(13):56+60
[3]馬廣華.青海省種子加工質量亟待提升的思路[J].青海農技推廣,2016(02):59-60
[4]陳文藝.種子加工與種子產業化發展的關系分析[J].農業工程技術,2016,36(11):16
[5]潘有雷.我國種子加工機械現狀與發展趨勢[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0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