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合正
摘要:新課程下,職中信息技術課旨在提高全體職中學生的信息素養;這就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需要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要達到這個要求,作為職中信息技術課教師,更應根據當前中學生的基礎與學情設計切合實際的教學模式,積極組織學生交流與合作,把傳統的教學模式轉化為新型、適應新課程要求、更適合職中學生要求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積極性與主動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職中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創新
一、精選教學方式,改進教學方法
(一)采用以發現探究式為主要的教學方式
發現學習與接受學習是學生學習的兩種主要方式,雖然兩者在性質、過程、作用等方面各有優劣,相互為用,但基于計算機的學科特點及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在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更適宜采用以發現探究式為主的教學方式。因為開設計算機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興趣,雖然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也是主要教學任務之一,但教師與其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言語講解上,還不如采取”任務驅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去”悟”出這些知識。
(二)借助多媒體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計算機教學中有很多命令比較抽象,學生因受思維發展的限制難于理解、接受和掌握這些命令,容易形成教學難點。實踐表明,只要教師能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不斷充實其感性知識,通過生動、活潑、形象的教學語言或者利用其他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則能使這些教學難點迎刃而解。
二、以任務為驅動,以行動為導向,加強組織和過程管理
概括來說,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之中,我們有兩個學習部分:一個是總體的教學任務。具體說來,就是將一整個章節的教學內容融匯在一起教學中。另一個,就是細化我們的學習任務。每一小節都是一個獨立的知識點,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教學,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的教學結果的檢測,不再是一張試卷的分數,而是學生學習的能力。教師不再是將已經整理好的加工過的知識羅列在學生面前,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探尋知識,去發掘一些未知的新知識點。這樣學生才能有學習積極性,改變我們過去比較沉悶的課堂氛圍。
三、布置獨特作業,進行個性化考核
說到底,計算機只是一個工具,所以對一個學生的評判不能只靠一次筆試或機試,因為這樣的考核方式是對學生創造性和求知欲的扼殺。Internet的普及和發展,讓中學生對網上的精彩頁面和動畫視頻念念不忘,我們可以”犧牲”一點靜止軟件操作的課時,增加一些動態軟件的教授,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雖然學生在學過word、畫圖等之后也能自行設計制作出一些名片賀卡,但對自己從小就鐘愛的動畫片卻知之甚少。
所以,我想是否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小動畫的制作呢?這樣既可以讓他們掌握熟悉計算機的基本操作,又可以觸及一些稍微有深度的新軟件。在教學實踐中,Flash的引進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為他們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發揮創新精神打下了基礎。布置一些簡單小動畫制作的作業,可以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也讓他們發現其實網上的東西并不復雜。他們充滿信心地進行自我實踐,加深了知識印象,也拓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鼓勵學生思考,拓展創造性思維
雖然很多計算機知識看上去是”死”的,但是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確是一門高速發展變化的學科,創新是其改革前進的靈魂。我們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要樹立創新教育的思想,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活動進行思考,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和能力。一方面,教師需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因為創造從問題開始;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通過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引導的時候要注意啟發他們的辯證創造思維,保持思維的相對性與求真性,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在實踐練習過程中,最好不要用一樣的題目,可以提供一個范圍的框架,讓學生自己去想象發揮,自己去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五、運用好的教學方法
(一)適當運用比喻
計算機及網絡是個新的領域,目前,很多同學對它還感到陌生、不可想象,教師在講課時適當的運用比喻,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講文件在磁盤中分門別類的存放,我們可以拿生活中如何利用書架分門別類放置我們的書籍為喻,又如,在講網絡時,關于域名和IP地址,我是這樣講的:世界上的人很多,我們怎么來區分彼此呢?我們可以通過用自己的名字和用身份證號兩種途徑,我們可以使用身份證號來唯一的指定某人,但是,身份證號太難記了,日常生活中,我們用名字來指定某人。網絡中的計算機也一樣,為了區分彼此,他們也有”名字”--我們稱之為域名,同樣他們也有自己的”身份證號”--IP地址,IP地址可以唯一的指定一臺計算機,但是,記住它不太容易,平時,我們只用域名來指定網絡中的計算機。這樣,學生們很輕松的就揭去了域名、IP地址的神秘面紗。
(二)結合現實生活
計算機和網絡中的很多構想都來源于現實生活,教師可以拿大家熟悉的現實生活對照講解,使知識形象化,具體化,以便于學生理解。比如關于電子郵箱的用戶名和密碼,我是這樣講的:現實生活中,我們在郵局申請一個郵箱以后,屬于我們的信件、報紙等,郵局會每天派專人送到我們自己的郵箱中,每個郵箱都有它的號碼和鎖,要使用郵箱,我們必須記清自己的郵箱號,拿好對應的鑰匙,這樣,找對郵箱、打開信箱門上的鎖就能拿到自己的信件。網絡中,有很多計算機在網絡上為我們傳送電子信件,我們稱之為電子郵局,我們可以向電子郵局申請一個電子信箱,用于收發自己的電子信件。申請電子郵箱時要提供用戶名和密碼,有什么用呢?同生活中一樣,每個電子郵局中有很多電子信箱,為了區別辨認,每個電子信箱也有一個郵箱號和一個密碼鎖,申請時提供的用戶名就是我們為自己的電子郵箱所設的郵箱號,密碼就是我們為密碼鎖設定的密碼,那么,我們使用電子信箱時,只要提供正確的郵箱號和密碼,就能開啟信箱,從而收發電子信件。這樣講解,很多同學恍然大悟,原來,網絡世界和現實生活如此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