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反腐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無論在何領域,紀檢監察部門均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經濟建設中亦是如此。紀檢監察部門在經濟建設中充當著“保護神”的角色,其職能能否有效發揮,將直接決定經濟建設能否具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因此,必須在經濟建設中力求紀檢監察工作職能的最大發揮,而這其中的關鍵在于自身建設的加強,譬如思想建設、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加強。
關鍵詞:紀檢監察;自身建設;推進經濟
改革開放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能被賦予了新的內容,而其中最具時代特色的職能莫過于保障經濟建設的有序開展。近年來,“反腐倡廉”一直高居兩會熱點話題前列,在從嚴治黨,鐵腕反腐的高壓態勢下,2018年的兩會中,反腐議題更是引起了會內會外的強烈關注。特別是“國家監察體質改革工作”也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在多年的經濟建設職能保障中,紀檢監察部門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這為未來經濟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因此,對以往經驗進行總結顯得尤為必要,但并非局限于此,在新時代,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問題,而如何在這些“新”之下有效地發揮紀檢監察的工作職能,是新時代中不可忽視的話題,而其中的以往經驗必須結合新時代背景來進行探討,為此,以下將在思考以往經驗的基礎上,探究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在經濟建設中應如何進一步發揮好職能作用。
一、統一思想認識
思想建設是其他建設有序開展的根本保障,其不僅可以凝聚紀檢監察部門在經濟建設保障中的力量、而且可以激發其在經濟建設過程中的職能創造力和戰斗力,在整體上也有助于紀檢監察工作職能的最大化發揮。思想建設的關鍵在于明確和統一紀檢監察工作的指導思想,為此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必須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紀檢監察工作的理論。紀檢監察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紀檢監察工作的理論是新時期下對紀檢監察工作的科學總結,在新時期的經濟建設中,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是紀檢監察部門有效發揮職能作用的根本保障。
第二,在經濟建設中樹立“一個中心”的思想意識。“一個中心”主要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經濟是我們黨為民著想的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關鍵在于發展經濟。可見,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是仍需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一個中心”的思想之下,紀檢監察部門若想在經濟建設中最大化發揮其職能,那么必須圍繞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來抓 紀檢監察工作,借鑒經濟建設中的服務意識,進一步拓寬紀檢監察工作的工作思路,加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觀念建設,走出單純查處辦案的圈子,全面履行自身的職責。
二、提升組織建設
組織建設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在經濟建設中,組織建設的程度將直接影響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能發揮,可以說,其是紀檢監察部門能否在經濟建設中發揮職能作用的根本保障。
紀檢監察部門是黨組織建設的重要一環,是凈化黨內風氣的關鍵,其內部組織建設的成敗與否顯得尤為關鍵。為此,必須首先從內部強化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紀律,做到行事守紀律,內部不違紀,以增強經濟建設中反腐敗斗爭的權威性和信服力,在間接上也有助于引導經濟建設往良性方向發展。
其次,加強紀檢監察部門的內部民主。在為經濟建設作保障的決策部署上,必須發揮部門內部民主,充分聽取各工作人員對于決策部署的看法,避免部門領導的一意孤行,這樣不僅可以增強組織內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可以使決策的制定更加合理,從而激發經濟建設的活力。
三、樹立服務意識
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紀檢監察部門若想職能得到有效發揮,那么其必須樹立起服務意識。服務意識的樹立并非意味著紀檢監察部門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紀檢監察的工作職能決定了其不可能直接參與經濟活動,因此,紀檢監察部門的經濟建設服務職能更多地體現在間接方面。
首先,服務意識的樹立意味著紀檢監察部門必須學會自覺服務。自覺服務要求紀檢監察工作必須主動參與進經濟建設中來,及時發現經濟建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自身職能的履行,來創造經濟建設的良好環境。
其次,服務意識的樹立意味著紀檢監察部門必須敢于服務。敢于服務要求紀檢監察工作必須敢于直面經濟建設中的問題和阻礙,對于一些領導干部在經濟建設中的腐化現象,要敢于抓捕,而無論其級別有多大,以從根本上切實保障經濟建設的良性發展。
第三,服務意識的樹立意味著紀檢監察部門必須懂得超前服務。任何事務都具有其規律性,經濟建設也亦如此,而掌握這個規律,就可以增強服務的預見性和主動性,做到防患于未然, 但這需要紀檢監察人員有較高的經濟工作的理論和政策水平以及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第四,服務意識的樹立意味著紀檢監察部門必須善于服務。善于服務有助于提高服務質量,為此,紀檢監察工作應及時總結經驗,發現以往的不足與成績,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以減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和科學性,并最終切實保障經濟建設的積極性。
四、密切聯系群眾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其要義在于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紀檢監察部門保障經濟建設的根本要旨亦脫離不了群眾利益,其發揮職能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保障群眾利益。經濟建設關涉社會的方方面面,監察部門若要有效地發揮職能必然離不開群眾的幫助,因此,在紀檢監察部門履行職能時,必須依靠群眾。總而言之,紀檢監察部門在經濟建設中若想有效地發揮職能,必須密切聯系群眾,以為了群眾、聯系群眾、深入群眾為宗旨。
首先,建立黨風廉政聯系點。由于經濟建設涉及方方面面,而紀檢監察部門的人力物力有限,其不可能完全深入到經濟建設的所有方面去發現問題,因此必須依靠群眾,而依靠群眾的關鍵在于認真考慮群眾反映的問題,以此才能使其在經濟建設中更好的發揮職能作用。為了確保群眾問題能及時反映,紀檢監察部門應建立黨風廉政聯系點,專門就群眾對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整理以及反饋,及時解決群眾發現的問題,以為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穩定環境。
其次,主動深入群眾。由于我國地區發展差異,群眾意識觀念差異較大,因此完全將問題的發現寄希望于群眾反映是不現實的,紀檢監察部門還須本著群眾路線,積極深入到群眾中間,了解他們對經濟建設的看法,主動去發現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確保經濟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能被及時的解決,避免積重難返。
五、強化法治意識
“法律是治國之利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法律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法治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法治亦成為了社會治理的主要手段。紀檢監察工作、經濟建設必然也離不開法律的束縛,其行為需依法而行,也即紀檢監察工作唯有依法行為,才能在經濟建設中有效地發揮其職能。由于我國行政文化觀念較強,因此依法行為的首要要求就是,在紀檢監察工作人員中樹立法治意識。
首先,加強法律條文的學習。法治意識樹立的首要前提在于懂法,而懂法的要義在于熟知法律的各項條文。為此,紀檢監察部門必須加強法律的學習,了解法律的各項規定,弄清法律作為一門工具應如何在具體工作中發揮實效。
其次,在法律中規定必要的規制措施。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而其實施必須有強制力來加以保障,否則將如一紙空文。紀檢監察工作的法治意識提升亦要如此,若想法治在紀檢監察工作中得以全面實現,還必須規定相應的規制措施,也即若在工作中違反法律要求,那么其將受到何種規制。通過規制措施的設立,可以有效地發揮法律的引導作用,使紀檢監察工作人員時刻牢記法律的作用,在法律的威懾力下,努力使自己的行為依法進行。而這從整體上看,也有助于經濟建設中的反腐敗工作得以有序進行,使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能發揮取得最大實效。
六、結語
紀檢監察部門在經濟建設中的主要功能在于為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綜上分析,在經濟建設中,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能若想得到最大發揮,那么其必須要全方位加強自身建設,規范各方面的行為,從而實現其確保經濟建設穩步推進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 吳忠健、李桂林.發揮紀檢監察職能作用,為經濟建設提供優質服務[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6)
[2] 王正福.積極履行紀檢監察職責,全力保障經濟社會發展[J].當代貴州.2010(17)
[3] 邱雪梅.淺談紀檢監察機關如何為創造優良經濟發展環境服務[J].哈爾濱經濟干部管理學院學報.2004(4)
[4] 趙習綱.淺析如何發揮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能作用[J].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7)
[5] 武會遠.如何發揮企業紀檢監督職能作用淺析[J].成功.2017(7)
[6] 李文豪.淺析如何做好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J].現代企業文化.2017(27)
作者簡介:
蔣新文(1969—),女,漢族,廣西桂林市全州縣人,本科,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公路管理局,高級政工師職稱,長期從事公路部門紀檢監察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