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摘 要】在采礦過程中,安全技術是影響煤礦正常進行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在開采中所有的操作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如果在工作環節出現任何問題,將會給企業帶來無法估計的損失,同時還會導致安全事故的出現。基于此,本文主要對開采過程的不安全因素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看法,希望可以為我國的煤礦事業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采礦工程;不安全;技術因素;技術措施
在實際的礦產勘探以及開采過程中災害事故不斷發生,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引起了有關部門和人們的極大關注。為了保證現代化礦產開采工作順利安全進行,我們需要在事前和事后進行嚴格的檢查以及安全技術策略制定,進一步做好礦產開采工作,我國各行各業的現代化建設提供能源儲備,又要在礦產開采工作中兼顧環保問題,保證自然與人的和諧發展。
一、采礦工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在進行煤礦采礦工作中,煤礦采礦工程管理單位應當牢固樹立“安全為天”、“煤礦是高危行業”的安全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強化紅線意識,實施安全發展戰略。重視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通過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促使煤礦采礦工程的順利進行,為煤礦采礦工程管理單位的財產安全及煤礦采礦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由于煤礦采礦工程具有較強的復雜性與可變性,在實際煤礦采礦過程中會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若安全管理人員未能對某一安全因素進行準確把握,都會直接影響到煤礦采礦工程的整體安全性,嚴重時還會導致煤礦采礦安全事故發生,造成極其惡劣的經濟影響與社會影響。對煤礦采礦工程中的各類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探討,總結出煤礦采礦工程安全管理的內在規律,從而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確保煤礦采礦工程的高效穩定。
二、采礦工程施工中不安全因素
(一)礦山開采中的爆破事故
爆破工作在當前的礦產勘探以及開采中是一項必須進行的工作,由于工作的復雜性容易出現很多不安全因素,比如爆破工作的計劃、爆破材料的選擇和存儲、爆破材料的運輸和裝藥,從前期的爆破準備工作到爆破實施過程,需要經過很多繁復的程序。在實際的爆破工作進行中,如果沒有扎實的用電基礎、對周圍地貌勘查不合理、爆破電氣設備陳舊失修等,都會在爆破過程中造成不合理的塌方以及人員傷害事故。
(二)開拓井巷工程施工不安全因素
在巷道腰線、巷道高度以及下部車場軌道間安全間隙等方面是發生安全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由于道路腰部設計不合理,不但使施工方向改變,導致項目質量不符合標準;另外行車道高度低于標準要求時,也會大大增加觸電事故的次數,發生安全事故的頻率也提高了;如果停車場的軌道之間的安全距離太小,則會提高雙軌發生碰撞的次數,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
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是我國煤礦采礦管理單位中最為常見的安全問題,具體表現為安全管理人員只重視煤礦采礦工程所創造的經濟收益,而未能準確認識煤礦采礦工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參與煤礦采礦工程安全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得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難以落實到位,最終導致安全管理整體質量較差。例如,安全管理人員雖然在煤礦采礦工作現場標識了相關警示標志,卻在實際安全管理工作中未能對安全警示標志產生重視,最終導致煤礦采礦工程的整體安全性下降,誘發煤礦采礦工程的安全事故。
三、采礦工程中不安全技術因素的解決對策
(一)合理選擇爆破技術
爆破技術是采礦工程最常采用的采礦技術之一,但是傳統的爆破技術難以實現定向爆破,一旦爆破控制失誤,將會造成嚴重的事故,為了提高爆破的安全性和效率,應該對爆破技術進行改進和優化。目前,國際采礦工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新型爆破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光學引爆技術。光學引爆是利用機器發出的激光進行引爆,該種方式不受噪音、電波、周圍磁場的影響,可靠性高,并且激光設備能夠重復使用,降低成本。光學引爆效果和雷管引爆效果類似,但是其可控性和精確度更高,因此,應該將光學引爆技術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在采礦工程中。第二,等離子爆破技術。傳統爆破技術采用的火藥進行爆破,這樣會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基于綠色、環保理念,這種爆破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第三,中深孔爆破技術。許多采礦工程是在礦山或者小型基地上,對于這種小型礦山的爆破施工,采用傳統的爆破方式,不僅會難以控制爆破范圍,還會造成爆破材料的浪費。
(二)確保采礦工程中采掘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實際的采礦工程施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安全,進一步保障開采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切眼操作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控制切眼開口的方向、長度以及相關的參數,根據相關的施工要求和標準進行參數的選擇。在采掘極傾的煤層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保證相應的坡度,盡量沿著煤層傾斜的方向施工,設計符合施工標準的采掘坡度,盡量使煤炭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溜,減少工作難度。在實際的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還要合理選擇運輸巷把口位置,確保施工過程中外開口巷道牛鼻子位置以及內開口巷道刷大點位置,使兩者之間的距離保持在八米以內。
(三)開拓巷道掘進過程的處理措施
施工企業應科學編排工作人員管理制度,以工程現場實時監控的方式,對施工中違法行為、違規行為加以處理,輔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對相關責任人予以處罰或警告。而在巷道腰線設計中,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對其標高、坡度予以科學判定,若煤層較厚,則應采用分層開采的方式,以此降低支架壓力。巷道開拓過程中,預留距離不足是導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為節約成本,施工預留距離設成1.3m,在施工中容易擠傷人員。相關部門應注意,設計審核是需對安全距離進行嚴格審核,根據施工情況具體確定,以此來有效減少施工過程中擠傷事故出現。
(四)制定安全管理機制,提高人員安全意識
第一,加強安全宣傳力度,提升煤礦采礦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煤礦采礦工程管理單位應當及時開展相應的安全宣傳活動,如安全知識競賽、安全座談會等,使煤礦采礦工作人員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督促煤礦采礦工作人員自覺開展安全施工。第二,及時開展煤礦采礦工作人員的培訓活動,提升煤礦采礦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煤礦采礦工程管理單位可通過相應的培訓活動,使煤礦采礦工作人員能夠有效地按照煤礦開采要求進行實際采礦工作,從而提升煤礦采礦的整體安全系數。同時,煤礦采礦工程管理單位應當設立專門的安全監管部門,對煤礦采礦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對違反煤礦采礦安全管理機制的工作人員進行必要的處罰,并督促其及時改正自身的工作行為。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礦物質開采力度的逐漸增大,為采礦業的發展帶來新趨勢。但是,在采礦施工期間,安全管理是保證行業自身穩步前行的根本。然而,由于采礦工程中諸多不安全技術因素的衍生,使之對采礦工程造成嚴重阻礙。對此,只有科學掌握采礦工程不安全技術因素的制約點,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水平,是促進采礦產業快速發展的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尹滿.采礦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術因素及對策解析[J].大陸橋視野,2017(14):77-78.
[2]秦常浩.采礦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術因素及對策解析[J].中國科技投資,2017(14):216.
[3]楊海燕.采礦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術因素及應對措施[J].能源與節能,2017(04):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