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明
【摘 要】在當前職業教育的教學過程中,高職藝術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但高職藝術教育的教學仍以專業知識教學為主,綜合藝術素質培養相對欠缺,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來提高高職學生的藝術素養。
【關鍵詞】高職美術教學;藝術素養;策略
一、前言
藝術素養教學對高職美術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面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相關的措施。
二、藝術素養對高職院校學生成長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作為最直觀的人類視覺語言,藝術通過獨特的視覺元素來表達人們的情感和靈魂。通過建立藝術課程,高職院校可以培養學生欣賞藝術感受的能力,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審美素養,提高創造力。
(二)幫助學生成長的良性互動
高職院校學生在身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對社會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同時,他們對社會也有一種好奇的心態。提高他們的藝術成就可以引導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尋找共同感興趣的朋友,實現和諧發展,不斷擴大學生的人際空間,實現學生成長之間的良性互動。
(三)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高職院校學生處于青春萌芽期,存在一些心理矛盾。藝術素養的培養可以釋放心理壓力,使大學生消除不愉快的情緒和無動于衷的情緒,從而保持心理平衡。在塑造高職學生人格的過程中,藝術修養不僅可以賦予學生藝術的作用,還可以微妙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塑造學生的良好個性,更好地適應社會的新要求。
三、藝術素養的內涵
藝術學科本身就是一門具有強大專業靈活性的學科。創作藝術作品時,如果學生沒有創造性的發散思維,缺乏創新能力,用簡單的繪畫技巧,就不可能創作出富有內涵和靈魂的藝術作品。藝術素養是個體對藝術的認知和修養。它的具體表現就是對藝術的理解,感知,欣賞和好奇。它直接決定著人們的美學,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藝術和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它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首先,藝術教育和相關藝術活動是具有高度創造力和個性特征的活動。他們需要創造性地創造和個性化。這種藝術創作更加全面和感性,與個人的藝術造詣不可分割,與個人的藝術素養不可分割。它是想象力和創造力的來源。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只有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才能在學科中更好地發展。同時,藝術素養在調整和放松個人的思想方面也起著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消除學生在研究和學習中的壓力和緊張情緒,為學生的藝術思維和藝術活動帶來更廣闊的空間。藝術素養也是無形的,它的培養是長期的。正因為如此,學生的藝術修養往往被師生忽視。高職美術教學應有效整合人文藝術的本質,在整合的基礎上突破不同的職業障礙,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注重實際應用的提高能力。這也直接凸顯了藝術素養的重要性
四、高職院校藝術素養培養現狀
(一)藝術設計學生藝術素質現狀
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藝術素養缺失較為嚴重,主要表現為明示和暗示兩種形式。顯性藝術素養缺乏主要體現在藝術設計的基本理論,繪畫雕塑的能力以及缺乏閱讀和評價藝術作品的能力上,例如:新生完成的一些素描作業存在著比例和結構等基本繪畫可塑性問題,素描能力,線條造型能力等建模性能也不足。隱性藝術修養的缺失表現在藝術創作過程中,藝術思維過程中缺乏藝術和思想方面,對藝術范疇缺乏興趣,對藝術的認知不足。而且,進入大學校園后,許多高職學生受不了外部環境的吸引力。對學習的興趣逐漸變弱,缺乏課堂并不少見。學校松散的管理機制和相關專業課程不合理,導致學生表現出懶惰和缺乏毅力。在高職院校中難以看到每天堅持藝術創作的學生。這不符合美術學科要求學生在不斷學習和創造中提高藝術素養的事實,大多數學生沒有正確的學習觀和價值觀。
(二)高職院校藝術素養的培養
從藝術素養培養的內容來看,高職藝術生的藝術認知和接觸時間存在差異。然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對藝術學習失去興趣,缺乏藝術素養培養課程體系,大部分課程寬松,存在很多隨意性,學生藝術修養難以持續。學校內外缺乏藝術實踐交流平臺,也影響了學生藝術修養的提高。重要的問題是一些高職院校不重視藝術交流實踐,忽視了第二課堂甚至第三課堂,使得培養的模式單一,缺乏生命力。其次,從培養模式的角度看,目前高職院校的美術設計專業學生教學模式單一。具體表現是強調專業技能培訓和忽視質量培訓。就目前情況而言,一些高職院校注重藝術專業學生的教學,注重教學生如何應對考試,缺乏對學生的藝術欣賞和創造力。培訓導致學生創新能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藝術素養的提升。這種傳統中等職業教育延伸的藝術教育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高職人才培養的需求。而且,由于當前藝術專業學生的社會需求比較大,就業形勢比較樂觀。因此,一些教師認為,只要學生學習專業技能,他們可以被雇用,而忽視他們綜合素質的培養。
五、高職美術教學中藝術素養培養的策略
(一)撰寫豐富而有特色的教學大綱
為了培養學生在教學中的良好藝術成就,教學計劃的制定發揮了重要作用。過去的教學大綱相對僵化,缺乏創新精神。過去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因此,高職院校應改進教學大綱的內容,充分考慮教學內容和興趣的結合,同時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綱要要細致有針對性,并傳達學生的意見和反饋意見逐漸完善。
(二)實現獨特的教學方法
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學內容的發展和高職院校特色教學理念的確立,是使藝術教學脫穎而出的必由之路。創造獨特的教學和文化氛圍,可以使學生受到藝術和文化的影響,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高校的獨立性和個性化也是學生個性化的支持和鼓勵。它使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知識和和諧的個性,不僅獲得了藝術知識,而且獲得了完美的專業技能。這也是一種獨特的教育方式,以開發特色藝術活動,讓學生融入其中。
(三)發展多元化的學生發展模式
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對學生來說不應該是一樣的,而應該因人而異。教師應該采取豐富多樣的學生培養模式。同時,應探索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潛力。學生應該看到自己的長處,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感受藝術之美,親近自然,與社會接觸,學習歷史和文化,激發創造力。對學習的啟發和愛。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明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美術和設計技能。
(四)開展各種校園藝術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應安排各種藝術沙龍和其他豐富多彩的校園藝術活動。一方面,這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斷深化學生對藝術的理解,不斷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一是開展藝術設計創意大賽。讓學生積極參與競爭,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水平和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競爭力。其次,學校應建立大學藝術團,根據學生的興趣,招收大批興趣相投的學生,形成不同的藝術團體,逐步深化藝術素養的培養。第三,教師應該構建豐富多樣的學生培養模式。讓每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對學習的熱愛。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繪畫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提升學生對美的感知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學生的藝術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慢慢地熏陶出來的。藝術欣賞水平,也是慢慢地積累、逐漸提高的。
【參考文獻】
[1]冉冉.高職院校美術教學改革與發展探折[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6,(01):66-68.
[2]張俊美.藝術素養在職校美術教學中的培養策略分析[J].亞太教育,2015,(23):48.
[3]李偉.試論藝術素養在人才素質中的作用及實施途徑.大舞臺,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