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歷
(三峽大學,宜昌,443002)
“長江鋼琴音樂節”是宜昌一項重要的文化活動。它自2011年創辦以來,每年舉行一屆,節期為五到八天,每屆又由十數場的“子活動”組成。至筆者寫作此文時,這項活動已經舉辦了六屆,基本上實現了“宜昌特色、國家水平、世界影響”的預期。該活動從青澀到成熟的過程,也讓外界看到了宜昌人的熱情和奮進。2014年10月16日,宜昌市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首個“中國鋼琴之城”榮譽稱號,①參見唐宜貴、王成龍《宜昌榮膺“中國鋼琴之城”》,載《湖北日報》2014年10月17日。可以想見“長江鋼琴音樂節”的成功舉辦在其間發揮的重要作用。筆者將以本文對第一至六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舉辦背景、運作機制、管理模式、活動內容等進行比較研究,以期更全面地理解和闡釋這項音樂盛事。
“長江鋼琴音樂節”這個名字從字面上理解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在長江邊上舉辦的鋼琴音樂節,因為宜昌沿長江而建、因水而興;二是指由“長江”牌鋼琴冠名贊助的音樂節,因為“長江”鋼琴誕生于宜昌,是當地企業自主研發的品牌。由此也可看出,文化的發展向來離不開政治和經濟的發展。在實踐中,長江鋼琴音樂節每屆活動的內容既緊扣宜昌文化發展的主題,又展現出了不同發展階段的城市面貌和市民精神特征。該音樂節從第二屆起的每一屆,都在傳承上屆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筆者謹此將其舉辦過的六屆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屆為一個階段,可稱為“‘鋼琴城市’的摸索階段”;第二、三、四屆為一個階段,可稱為“‘鋼琴城市’的攻堅階段”;第五、六屆為一個階段,可稱為“‘鋼琴城市’的升華階段”。
目前不少學者都認同中國戶外音樂節起步于2000年迷笛音樂學校的一場演出。而2009年和2010年又被認為是中國戶外音樂節“井噴”的兩年,因為這兩年的音樂節數量增長率均超過50%,并于2011年達到了69場。①參見道略音樂產業研究中心《2015年中國現場音樂產業調查》,載“199IT互聯網數據中心網”,2015年6月10日(截至2017年2月17日)。http://www.199it.com/archives/354639.html時稱“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的這項活動,就是在國內這種音樂節呈現一片火熱的情況下誕生的。但對于宜昌人來說,當時沒有太多經驗可以參考,因此音樂節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都是在摸索中開創的,辦節流程和期限、辦節宗旨都是在這時設計的。
從產業背景方面看,該活動與柏斯音樂集團的興旺密切相關(后文簡稱“柏斯公司”,或在不致誤會的情況下簡稱“柏斯”)。2000年,柏斯公司接手了宜昌的國營鋼琴廠,投資興建了金寶樂器制造有限公司(后文簡稱“金寶公司”)。2008年前后,柏斯又不斷增加投資,先后在宜昌注冊了環高樂器、三盈樂器、波特曼樂器、托雅瑪樂器等公司,并在宜昌成立了全國性的樂器銷售企業——柏斯琴行(中國)有限公司。②李迎鑫《香港柏斯琴行對宜昌情有獨鐘》,載《三峽日報》2008年10月7日。截至2010年底,“柏斯琴行”在內地30余個主要城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分公司80家,業務涉及樂器生產、樂器銷售和音樂教學等,運營體系規模已經足夠龐大,在世界樂器行業的著名雜志《音樂貿易》評選的2009年度“全球樂器與音響制品行業225強”中排在第19位。③《柏斯琴行介紹》,載《音樂創作》2011年第3期,第197頁。
從政治背景方面看,該活動的誕生也是順應潮流的。2006年,宜昌市政府根據柏斯公司的發展態勢,正式提出建設“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鋼琴生產基地,并創建“宜昌鋼琴音樂城”。這一目標被納入宜昌市“十二五”發展規劃。④參見《湖北省舉辦第二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新聞發布會》,載“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2012年11月8日。http://www.scio.gov.cn/ztk/dtzt/91/10/4/Document/1259514/1259514.html2008年10月,金寶公司7萬臺鋼琴生產基地在宜昌動工,宜昌市重要領導全部出席了奠基儀式。⑤參見淡燕子《向世界一流鋼琴生產基地邁進》,載《三峽日報》2008年10月8日。2011年4月,由中共宜昌市委宣傳部、宜昌市文化局、宜昌市教育局等部門主辦,宜昌市群眾藝術館、柏斯琴行承辦的“鋼琴進社區、進校園”活動,⑥參見《“鋼琴進社區、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載《樂器》2011年第6期,第112頁。為首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舉辦做了重要的鋪墊。在2011年該音樂節首次舉辦之前,宜昌市委、市政府辦公室還聯合下發資料《第一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總體方案》,明確要求各縣市區黨委及人民政府,以及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宜昌開發區管委會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和協調服務工作,確保活動順利進行。
根據“三峽新聞網”對這次音樂節的綜述,該活動邀請國內音樂界名人和專家200余人、演出嘉賓100余人,觀眾近2萬人次。⑦轉引自《第一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綜述》,載“三峽新聞網”,2015年9月15日。http://news.sxxw.net/html/20159/15/395530.shtml可以說,這次音樂節的舉辦,不僅貫徹落實了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了當地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也在文化建設方面響應了湖北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宜昌市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的決定。⑧2011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臺《全面實施“一主兩副”重大戰略決策,加快推進宜昌市跨越式發展決定》,明確表示支持宜昌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參見中共宜昌市委政策研究室《宜昌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的戰略決策與實施》,載《三峽日報》2014年5月16日第1版。“在廣闊的長江中上游區域,目前只有武漢、重慶兩座特大型城市,在武漢至重慶的1000多公里中間,沒有一座特大型城市……宜昌呼應漢渝、承接東西,最有條件和希望脫穎而出,成為托起長江中上游、引領中西接合部的特大城市。”⑨中共宜昌市委政策研究室《宜昌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的戰略決策與實施》,載《三峽日報》2014年5月16日,第1版。時代賦予了宜昌特殊的發展機遇,而長江鋼琴音樂節作為宜昌人民舉辦的一種文化盛會,以塑造城市品牌為主旨,以推廣長江鋼琴為契機,就此生根發芽。
第一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成功舉辦,使得宜昌市政府下決心接手其第二屆的主辦權(后文談到音樂節管理模式時還會提及),這一設想得到了湖北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到第三屆時,該音樂節與第九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第四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共辦,讓宜昌一時成了節日的海洋。經此“三節共辦”,長江鋼琴音樂節知名度大增。第四屆舉辦期間,中國音樂家協會也把首個“中國鋼琴之城”榮譽稱號授予宜昌,標志著“鋼琴城市”的攻堅任務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我們同樣可以從產業和文化背景來觀察這個階段長江鋼琴音樂節的上升態勢。2012年8月20日,文化部公布《關于命名第五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決定》⑩《關于命名第五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的決定》,載“人民網”,2012年9月6日。http://media.people.com.cn/n/2012/0906/c347565-18935128.html,其中湖北省有三家企業,包括金寶公司。2014年《音樂貿易》雜志的“行業225強”中,柏斯上升至第11位。此外還有資料稱,該公司當時在行業內居全球樂器零售商第7位、鋼琴企業前3名。①《柏斯音樂集團躍升“全球音樂與音響制品行業225強”第11位》,載《樂器》2015年第1期,第96頁。在2014年6月的第三屆深圳國際鋼琴協奏曲比賽中,“長江”鋼琴成為組委會指定用琴,“宜昌制造”作為民族品牌由此登上國際頂級賽事的舞臺。②參見《第五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暨第六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新聞發布會隆重舉行》,載“中國音樂家協會官網”,2015年8月12日。http://www.chnmusic.org/news/20150812090745620269.html
在政治背景方面,宜昌建設“鋼琴城市”的步伐也在繼續。2012年6月,中共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會將把宜昌建設成現代化特大城市一事正式上升為省級戰略,并確立“既大又強,特優特美”作為現代化特大城市宜昌的根本內涵。③《宜昌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的戰略決策與實施》。同年11月,中國音協黨組書記徐沛東倡議把宜昌建成“中國鋼琴音樂之城”,得到參加音樂節活動的全國多所音樂院校負責人的贊同,也受到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④參見李亞隆《打造“中國鋼琴音樂之城”努力助推文化強省建設》,載《世紀行》2013年第1期,第43頁。2013年3月,中國音協官方網站發布了“關于舉辦中國音樂‘小金鐘’獎——長江鋼琴全國鋼琴比賽的通知”⑤《關于舉辦中國音樂‘小金鐘’獎——長江鋼琴全國鋼琴比賽通知》,載中國音樂家協會官網,2013年5月15日。http://www.chnmusic.org/news/20130328112754887051.html,“小金鐘”獎舉辦地點落戶宜昌。2014年10月,中國音協黨組副書記韓新安給宜昌授予“中國鋼琴之城”牌匾。⑥唐宜貴、王成龍《宜昌榮膺“中國鋼琴之城”》,載《湖北日報》2014年10月17日。
第二屆到第四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承擔著重要的歷史使命,是鋼琴城市品牌建設路上最艱難的一段路程。而品牌一旦建立,就能為這座城市帶來豐厚的回報:除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對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拉動旅游相關行業發展也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榮譽總會成為過去,一座城市只有不斷維護和更新其核心文化體系才能有持久的文化繁榮。宜昌在獲得首個“中國鋼琴之城”榮譽后并未放松,以柏斯公司為首的宜昌鋼琴企業群仍在不斷地發展和探索。可以說,以柏斯公司的吳天延為代表的企業家們還在繼續實踐“音樂報國”的理想。在這個階段,除第五至第六屆音樂節順利舉辦之外,也有不少新的產業、文化和政治背景值得闡述。
2015年10月,柏斯公司宣布與德國“高天”(Grotrian)鋼琴⑦“高天”鋼琴是德國政府重點保護的“國寶級”企業之一,擁有著歐洲最為傳統的制琴工藝,屬于德國最古老的著名鋼琴品牌。合作。兩家企業“技術”與“實力”的對接,無疑將對宜昌的鋼琴產業和相關的文化事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⑧參見《長江戰略控股GROTRIAN(高天)新聞發布會成功舉辦》,載《中小學音樂教育》2015年第12期,第15頁。2016年6月和8月,金寶公司和其制造的長江牌鋼琴又分別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2015年度“中國輕工業樂器行業十強企業”⑨朱靜秋《金寶樂器榮膺樂器行業十強》,載《三峽日報》2016年8月23日。稱號和“2015年輕工品牌競爭力優勢產品”稱號。⑩《長江鋼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評為“2015年輕工品牌競爭力優勢產品”》,載《樂器》2016年第8期,第104-105頁。另據《光明日報》報道,位于宜昌市點軍區的、柏斯的三角鋼琴生產基地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三角鋼琴專業生產廠,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據統計宜昌鋼琴生產線平均每3分鐘就可以生產一臺鋼琴。??夏靜《城有“琴音”氣自華——“中國鋼琴之城”湖北宜昌見聞》,載《光明日報》2016年10月21日。?參見王英、雷建軍《柏斯打造世界一流鋼琴生產基地》,載宜昌市政府官網,2017年4月26日。http://www.yichang.gov.cn/html/yiye/pinpaijianshe/2017/0426/978092.html?《融入“一帶一路”柏斯澳洲旗艦店誕生》,載《樂器》2017年第5期。?轉引自董曉斌《文化旅游搭臺經貿唱戲湖北宜昌“兩節”吸金782億元》,載“中國新聞網”,2015年9月17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5/0917/225777.html《三峽商報》的數據則顯示,宜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鋼琴制造地之一,年產鋼琴6.5萬臺,全球每7臺鋼琴中就有一臺“宜昌造”。??夏靜《城有“琴音”氣自華——“中國鋼琴之城”湖北宜昌見聞》,載《光明日報》2016年10月21日。?參見王英、雷建軍《柏斯打造世界一流鋼琴生產基地》,載宜昌市政府官網,2017年4月26日。http://www.yichang.gov.cn/html/yiye/pinpaijianshe/2017/0426/978092.html?《融入“一帶一路”柏斯澳洲旗艦店誕生》,載《樂器》2017年第5期。?轉引自董曉斌《文化旅游搭臺經貿唱戲湖北宜昌“兩節”吸金782億元》,載“中國新聞網”,2015年9月17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5/0917/225777.html2017年3月,吳天延隨中央代表團赴澳開展音樂文化領域的項目洽談,并與Westfield購物中心(隸屬于Scentre集團)簽署了關于柏斯在澳大利亞開設“旗艦店”的建設項目協議(后于該年7月正式開業)。??夏靜《城有“琴音”氣自華——“中國鋼琴之城”湖北宜昌見聞》,載《光明日報》2016年10月21日。?參見王英、雷建軍《柏斯打造世界一流鋼琴生產基地》,載宜昌市政府官網,2017年4月26日。http://www.yichang.gov.cn/html/yiye/pinpaijianshe/2017/0426/978092.html?《融入“一帶一路”柏斯澳洲旗艦店誕生》,載《樂器》2017年第5期。?轉引自董曉斌《文化旅游搭臺經貿唱戲湖北宜昌“兩節”吸金782億元》,載“中國新聞網”,2015年9月17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5/0917/225777.html
在政治方面,2015年,宜昌正在搶抓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開發、三峽城市群建設等重要的戰略機遇,以宜昌新區、宜昌高新區、三峽樞紐港區、三峽旅游新區“四大平臺”為載體,以精細化工、食品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六大千億產業”為重點,一手抓城市建設,一手抓產業發展,加快向中部地區非省會首位城市、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現代化特大城市邁進。??夏靜《城有“琴音”氣自華——“中國鋼琴之城”湖北宜昌見聞》,載《光明日報》2016年10月21日。?參見王英、雷建軍《柏斯打造世界一流鋼琴生產基地》,載宜昌市政府官網,2017年4月26日。http://www.yichang.gov.cn/html/yiye/pinpaijianshe/2017/0426/978092.html?《融入“一帶一路”柏斯澳洲旗艦店誕生》,載《樂器》2017年第5期。?轉引自董曉斌《文化旅游搭臺經貿唱戲湖北宜昌“兩節”吸金782億元》,載“中國新聞網”,2015年9月17日。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15/0917/225777.html[20]2016年12月,按照國務院批復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武漢被列入了國家中心城市名單,宜昌則進入了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名單。
政治、經濟和文化三者當相輔相成。現在的宜昌正在飛速發展,其政治、經濟和文化也是三管齊下、齊頭并進。長江鋼琴音樂節舉辦六屆之后,目前已是全國范圍內較有影響力的音樂節之一,也是宜昌市和湖北省的一張文化名片。
召開新聞發布會,是目前我國政府和各企事業單位發布權威信息時普遍采用的一種形式。長江鋼琴音樂節作為宜昌的一件大事①長江鋼琴音樂節連續六年被寫進宜昌市黨史大事。參見“宜昌市黨史市情網”(截至2017年7月6日)。http://ycsq.yichang.gov.cn/content-37456-540256-1.html,每屆都會在節日舉辦前一個月左右召開新聞發布會,借助新聞媒體,將音樂節的舉辦日期、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活動安排以及舉辦意義等向社會公開。歷屆發布會的具體情況可見表1。
第一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是為了更好地展示宜昌鋼琴產業的成果,推進中國樂器文化產業的發展而舉辦的。2011年11月4日的新聞發布會是其前奏,揭開了音樂節的神秘面紗。而相較于第一屆,第二屆的新聞發布會無論是從舉辦地點來看,還是從與會的領導、主持人以及前來采訪的媒體看,規格都提高了一個檔次:發布會的地點從宜昌搬到了省會武漢,出席的嘉賓也由宜昌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宜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升級為中國音協副秘書長、中國音協辦公室主任、宜昌市副市長等,發布會的主持人則由宜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改為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副主任,媒體關注度的質量和數量也升級了。
第三屆的長江鋼琴音樂節與第九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第四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共辦。“三節”的新聞發布會依然設在武漢,出席的不僅有中國文聯、中國音協的領導,還有湖北省和相關各市的領導。媒體關注度又創新高。第四屆長江鋼琴音樂節同時也是首屆宜昌藝術節,發布會回到宜昌,在宜昌市級領導出席的同時,中國音協鋼琴學會會長也到會了。第五屆的該音樂節又與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共辦,發布重回武漢舉行,中國音協和湖北省市相關領導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駐鄂媒體也加入報道隊伍。
到第六屆,發布會再回宜昌,到會領導依然有中國音協領導和宜昌市相關單位的責任人,媒體數量略有減少,為20余家。
縱覽這六次新聞發布會,可以說第二屆是最受重視的,第三屆是最熱鬧的,第四屆是最有特色的。
之所以說第二屆最受重視,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該屆的新聞發布會日期臨近黨的十八大召開,宜昌人民以此節日向黨獻禮。其次,首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舉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引來了很多的關注,所以宜昌市政府在此基礎上不僅接過了主辦權,還把聲勢造得更大,以起到趁熱打鐵的作用,并以此為契機塑造鋼琴城市的品牌,推廣“長江”鋼琴產品。最后,宜昌建設特大城市是省級戰略,鋼琴音樂節的舉辦有助于在文化層面推進這一戰略,因此第二屆也得到了湖北省委宣傳部的大力支持。另外值得說明的是,“音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長江鋼琴音樂節的口號,以及“專業水準、教育普及、群眾文化、社會公益”的十六字辦節方針,都是在這屆音樂節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出來的。
認為第三屆最熱鬧,與這屆遇到的“三節共辦”有關。為此,第三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舉辦日期從以往的11月提前到了9月,而也正是從這一屆開始,后面各屆的舉辦季節都定在一年中天氣最愜意的時候,即“金九銀十”。與之共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為中國文聯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宜昌為主會場,北京為分會場;第四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則由國家旅游局、湖北省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北省旅游局、重慶市旅游局、宜昌市人民政府承辦。三節共辦既節省了開支,又增加了活動影響力。對宜昌這樣一個城市來說,一下子舉辦三個重大節日本身就是一條重磅新聞,所以無論是官方還是媒體都給予了極大的重視。此間的宜昌彌漫著節日的氣息,宣傳標語隨處可見,節日新聞被當地媒體循環播報。
而之所以說第四屆最有特色,是因為該次藝術節期間,宜昌的另一個大型藝術活動——首屆宜昌藝術節同時開幕。這是一個地道的屬于宜昌人民的節日,它借鑒中國藝術節的經驗,每三年舉辦一次,以展示宜昌人民的文化新成果,內容包括音樂、戲劇、美術、攝影、書法等,與鋼琴音樂節十分融洽。
首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管理模式是政府支持,社會團體和企業主辦;第二屆則變為政府主辦。這一屆的聯合主辦單位是中國音協、湖北省委宣傳部、宜昌市人民政府,承辦單位則有中國音協大型活動辦公室、中國音協高校音樂聯盟、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以及柏斯公司。從第三屆開始,則都是由中國音協、宜昌市人民政府主辦,柏斯公司承辦。
柏斯作為宜昌鋼琴產業的龍頭企業,為活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然而也正是“中國鋼琴之城”這個榮譽,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宜昌這座城市,了解了“柏斯”這個品牌。所以,長江鋼琴音樂節的舉辦對政府和企業來說是雙贏的,也正是這種雙贏讓我們看到了該音樂節的生命力所在。
長江鋼琴音樂節從第一屆起就找到了中國音樂界最權威的社會團體——中國音協,這也是“中國音協首次與企業共同舉辦大型音樂節”①參見張錄勇《第三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正式啟動》,載中國音樂家協會官網,2013年8月22日。http://www.chnmusic.org/news/20130822001719453374.html。這一選擇,代表著主辦方對這個音樂節的定位一開始就在學術活動,而非浮于表面的經濟炒作。放眼當下如火如荼的眾多音樂節,大部分都以盈利為主要目的,個別的甚至已經偏離了音樂這個主題。當下經濟發展中的這種文化現象,筆者無意過多評論。
經歷了從第二屆到第五屆的“熱鬧”之后,長江鋼琴音樂節的第六屆開始回歸“平靜”。就像一個經歷世事的孩子走向成熟那樣,第六屆的該音樂節在名稱中去掉了“中國宜昌”的前綴。筆者認為,這四個字的刪除意義不凡。前文已經提及,宜昌市政府于2006年提出要把柏斯建設成為“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鋼琴生產基地。長江鋼琴音樂節創辦之初,其名稱中的“中國”二字想必是出于走向世界的考慮,而“宜昌”二字當然是為了直白地告訴世人,這個音樂節屬于宜昌。而前綴的去除,代表著這個音樂節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已經跳脫了宜昌本地活動的身份,日漸走向全國乃至海外。同時,長江鋼琴音樂節要想成長,也必須慢慢走出“政府包辦”的溫室。“政府支持、社會贊助和市場運作”才是長久之計,所以去除“中國宜昌”前綴是大勢所趨。
長江鋼琴音樂節在創辦之初,就定下了所有活動均以高雅音樂為主的路線。后來雖然由政府接過了主辦權,但這條主線始終沒有動搖。誠然,該音樂節上也有一些穿插性的節目,比如雅俗共賞的“琴動宜昌”音樂大聯歡等,但這也都是為了實現“惠民”的主旨。歷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主要活動情況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出,六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子活動中,高雅音樂占了八成左右。其中首先是鋼琴音樂會、鋼琴比賽和其他器樂音樂會,占了六成;再就是學術會議、大師講壇、鋼琴名家進社區和采風,占了兩成。當然,這些活動的參與人員主要還是來自全國各高校和研究所的專業音樂工作者,仍體現了向高雅音樂靠攏的傾向。另外,既然“長江”鋼琴為音樂節冠名,鋼琴新品發布會和生產基地參觀自然也在音樂節活動中有所體現,占了一成。而剩下的一成成分較為復雜:首先,“首屆三峽之星搖滾音樂會”是歷屆活動中唯一的通俗音樂活動(后面會詳述);其次就是像“琴動宜昌”音樂大聯歡和知名藝術家進社區、進鄉村這種綜合性節目,集通俗與高雅于一體。
綜觀這六屆長江鋼琴音樂節,可以說十六字辦節方針貫穿始終。大型賽事、古典音樂會、藝術家采風及鋼琴品鑒,體現了它的專業水準;音樂專題講座、鋼琴大師班、音樂專業高端論壇,體現了它的教育普及功能;廣場音樂會體現了它的群眾文化屬性;慈善捐贈以及向市民免費發放入場券則體現了它的社會公益性。
在前述分析的基礎上,我們不妨來解讀長江鋼琴音樂節里幾項比較有特色的活動設計,以便更好地展示其全貌。
長江鋼琴音樂節以塑造城市品牌和推廣鋼琴產品為主要目的,以豐富人民生活為宗旨,讓利于民。首屆三峽之星搖滾音樂會是長江鋼琴音樂節自第二屆之后在系列活動中唯一收取門票的音樂會,也是歷屆長江鋼琴音樂節中唯一的通俗音樂活動。該次搖滾音樂會邀請到了國內一批知名的搖滾音樂歌手,如鄭鈞、崔健、“黑豹”樂隊、“唐朝”樂隊等,筆者當時也曾買票去感受了現場氣氛。它之所以在第五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系列活動中出現,筆者認為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
根據道略音樂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0年中國音樂節發展研究報告》,中國的音樂節以搖滾音樂節為主,占總數的70%以上。①道略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中國音樂節發展研究報告》,轉引自道略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的博客,2010年12月3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5512670100n6f4.html現在距離這份報告發布已經過去了七八年的時間,關于這個比重是否有了新的變動,筆者并未找到可信數據。但筆者大膽揣測,時至今日,搖滾音樂節在中國所有音樂節中的比重依然不會低于50%。就拿目前國內比較著名的幾個音樂節來說,迷笛音樂節、草莓音樂節、張北草原音樂節等都有搖滾樂的加入。筆者認為,跟隨潮流是主辦方在第五屆音樂節中引入搖滾音樂會的主觀原因。
另一方面,張笑梅在《中國戶外流行音樂節的文化特征解讀》中曾提到,雖然中國搖滾樂經歷了快速的發展,但依然沒有被主流正式接受,大多數搖滾音樂人只是勉強度日。與自己舉辦巡演相比,搖滾樂隊參加音樂節不但沒有演出成本和投資風險,還有可靠的勞務收入。隨著近些年國內音樂節的增多,有越來越多的搖滾樂隊選擇去音樂節趕場。②參見張笑梅《中國戶外流行音樂節的文化特征解讀》,載《音樂傳播》2014年第2期,第53-58頁。筆者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客觀原因。
前文已提及,歷屆長江鋼琴音樂節中,高雅音樂占了八、九成。“首屆三峽之星搖滾音樂會”對六屆長江鋼琴音樂節活動來說像“萬花叢中一點綠”。通過它的舉辦,整個鋼琴音樂節的內涵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鑒于它推進了雅俗共賞,應該說主辦方的邀請是明智的。如果說搖滾樂是一種喧囂,讓人們在這種藝術化的喧囂中“放肆”一下,從繁忙和單調的生活中逃離,那么高雅音樂就是一種靜謐,讓聽眾在鋼琴聲中靜思冥想,使得緊張的神經得以松弛,壓抑的情緒得以釋放——二者完全可以是相得益彰的關系。搖滾樂與其說是主辦方的一次嘗試,還不如說是音樂節的一次以“自我否定”方式進行的提升,讓節日自身更加多元、豐滿。

表2 歷屆長江鋼琴音樂節主要活動
“琴動宜昌”大聯歡作為長江鋼琴音樂節的子活動之一,首次出現于第三屆,后在第四屆和第六屆又舉辦了兩次。活動創建之初即秉承“為群眾獻藝,讓群眾滿意”的宗旨,節目設置豐富多樣,舞臺露天搭置,看臺不設限制。
節目類型多樣是指高雅和通俗兼備,不僅有鋼琴獨奏、音詩畫,還有大合唱、歌舞、廣場舞、搖滾“串燒”等,其參演人員不僅有專業演員、鋼琴大師,還有原生態民歌手、普通市民以及在校學生。舞臺露天搭置則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與民同歡”。2013年和2014年的“琴動宜昌”大聯歡舉辦地點都在宜昌市中心的夷陵廣場,完全露天搭置;2016年則以夷陵廣場為主會場,另外還設置了4個分會場,分別為宜昌市青少年宮、群眾藝術館、宜昌知音藝校和柏斯公司。看臺不設限制是指演出現場只有保安員維持秩序,沒有售票窗口,觀眾既可在路過時觀看,也可以隨時離開。
長江鋼琴音樂節從第二屆開始,其所有音樂會即面向公眾開放,全部門票免費贈送。但是,該音樂節以專業性為生命線,其大部分音樂會都是高雅音樂,加上演出場所的限制,所以在惠民方面發揮的功效并不是很充分。“琴動宜昌”大聯歡正好對這一點形成了彌補,其演出節目雅俗融通,演員遍及老中青三代且成分多樣,對文化惠民之初衷的實現大有益處。
如今互聯網似乎已經無孔不入,并無形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音樂使者招募”活動就是一項利用網絡新媒體面向大眾的互動型文化活動。只要訪問官方指定的網站,上傳個人報名資料及演奏視頻,就可以參與這項活動。隨后,參賽者還可以號召親友團、“粉絲”團投票,得票最多的選手可當選為“音樂使者”。當選之后,不僅可以攜帶一名親友免費觀看鋼琴音樂節所有的節目,還能享受由主辦方提供食宿和往返路費的待遇。
2013年,首次音樂使者招募活動于該音樂節的第三屆的前期舉行,招募期間吸引了來自全國34個城市的數百名選手參與,選手們的表現吸引了數以萬計的“粉絲”關注,也引來了眾多音樂專業媒體及公眾媒體。2014年,主辦方在音樂使者招募環節中新增了“招募社區”,供所有參賽者交流互動,探討音樂文化。①《“第四屆中國宜昌長江鋼琴音樂節”——音樂使者招募強勢來襲》,載《樂器》2014年第9期,第92-93頁。
這項活動的舉辦,旨在為更多的人提供展示鋼琴才藝的平臺。何況,在“人人皆是自媒體”的時代,親友和“粉絲”點贊投票的選拔方式無形之中也為長江鋼琴音樂節做了推廣宣傳。但遺憾的是,出于對一些客觀局限性的考慮,這項活動只舉辦了兩年就中止了。盡管主辦方不見得能把這項活動繼續運行下去,但開辟新的網絡參與模式是顯然值得嘗試的。
2013年9月,中國音協鋼琴學會在宜昌正式成立。這是與長江鋼琴音樂節密切相關的專業領域大事件。成立大會上,共選舉174名鋼琴領域的專家和學者為該學會第一屆理事會成員。理事會隨后選舉產生了學會的第一任領導機構:名譽會長由周廣仁、劉詩昆、鮑蕙蕎擔任,吳迎當選會長,李民被聘為秘書長,吳天延任發展委員會主任。
該學會是中國音協成立的第62個二級分會,可以說標志著中國鋼琴界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立意義上的學術組織。論其成立意義,也許可以引用周廣仁在成立大會上所說的話:“現在我們國家鋼琴事業在專業教育和業余教育方面有了大大的推廣,這和鋼琴制造事業有很大的關系,鋼琴學會的成立是中國鋼琴事業的新階段、里程碑。”②轉引自鐘永新《中國音樂家協會鋼琴學會在宜昌正式成立》,載“中國社會科學網”,2013年9月18日。http://www.cssn.cn/st/st_xhdt/201310/t20131025_580516.shtml
“小金鐘”獎的名號衍生自“金鐘獎”。中國音樂“金鐘獎”是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設立的、由中國文聯和中國音協共同主辦的一項中國音樂界的綜合性專業大獎,其參賽選手水平很高,獎項設置也很完善,是目前我國音樂成就的最高榮譽。而中國音樂“小金鐘”獎是由中國音協、宜昌市政府主辦的一項全國性鋼琴比賽大獎。比賽自然由柏斯公司贊助,以“長江鋼琴”冠名,所以其更全的名稱是:中國音樂“小金鐘”獎——長江鋼琴全國鋼琴比賽。
中國音樂“小金鐘”獎與中國音樂“金鐘獎”同樣屬于國家級獎項,但在賽制上更為“親民”。“小金鐘”的比賽每年舉辦一次,但賽程與“金鐘”的有所區別。“小金鐘”比賽每逢年份為單數舉辦少年組、高校組,而逢年份為雙數則舉辦專業組和業余組。這里,專業組指九大音樂學院、藝術院校及獨立鋼琴學校的16歲以上(不含16歲)鋼琴表演專業的演奏者,業余組指全國青少年業余鋼琴優秀演奏者。這樣,“小金鐘”比賽就對專業院校師生,以及廣大的基層中小學、普通高校、師范類院校師生形成了全面覆蓋。
中國音樂“小金鐘”獎自2013年9月在宜昌舉辦第一屆后,2014年和2015年又連續舉辦了兩屆。筆者認為,這個“國字頭”比賽的舉辦地點落在宜昌,既是對宜昌的鋼琴產業規模在行業內的地位的認可,也是對“宜昌造”鋼琴品質的認可,同時還是對長江鋼琴音樂節的高度認可。
長江鋼琴音樂節已舉辦了六屆。通過上述初步的比較研究可以看出,其間它的管理模式在變,名稱在變,影響力也在變,但它以高雅音樂為生命線的根本思路和文化惠民的宗旨始終如一。“音樂,讓生活更美好”不只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精神。在塑造鋼琴城市品牌的這個過程中,用音樂這種形式去溫暖人的心靈、開闊人的胸襟,從而改變人們對生命的態度,激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是長江鋼琴音樂節最輝煌的成就。
此文完稿時是2017年,這是“中國鋼琴之城”三周年的年份,也是舉辦第七屆長江鋼琴音樂節的年份。希望宜昌這座城市和它的鋼琴文化在未來的歲月中繼續給音樂愛好者和研究人員們呈現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