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寶 夏原一
資源型城市轉型首先是要思想轉型
鶴崗是黑龍江省四大“煤城”之一。近年來,這座擁有百年煤炭開發歷史的城市除探索煤與非煤產業“雙輪驅動”外,還開展了更深層次的思想轉型:擺脫“煤城”發展思維。以“生態立市、產業強市、開放活市、人才興市”作為城市發展戰略。“由內而外”走出向非礦綜合型城市轉變的新路。
“鶴崗要去‘煤城化,打一輪轉型攻堅戰。”在全市關于如何走出困境、找到轉型新路的大討論中。鶴崗市決策者明確提出:資源型城市轉型首先是要思想轉型。坐擁優質生態條件。鶴崗市確定把“生態立市”戰略擺在第一位。以綠色發展理念幫助“煤城”環境由“黑”變綠。
“過去吸一口空氣就是一股煤煙味。出門不戴口罩都嗆得慌。要不咋叫‘煤城呢。”58歲的王興路是地地道道的鶴崗人。但他所描述的場景如今在鶴崗已很難見到。為改善當地居住環境,鶴崗自2017年起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打造綠色生態之城。
在鶴崗市南山路一側。成片的棚戶區變成了綠意盎然的草地,滿地煤灰不見,馬路上的白色斑馬線與灰色路面對比清晰。鶴崗市城管局園林管理處處長李增剛說:“城市改造最主要內容就是讓土路變馬路。讓綠地隨處可見。”
不僅如此,來自國網鶴崗供電公司的信息顯示,今年該公司將投入電能替代專項資金,逐步改造煤改電鍋爐。預計年減少用煤5200余噸。2017年鶴崗全民義務植樹68萬株,打造了45.4公頃景觀帶。今年鶴崗還制定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方案,進一步打造綠色生態之城。
煤炭產業過去一直是鶴崗產業結構的主體。為給中小微企業成長提供適宜環境,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鶴崗市于2017年9月建成“雙創”孵化基地。集孵化器聯盟、電商產業園等于一體。提供項目、資金、人才融合等服務和對接。不到一年,已有40余家各類企業進駐。
把企業從深圳拓展到鶴崗的思普愛斯科技公司。生產的智能加熱服已出口到日本、俄羅斯等國。談起投資鶴崗、進駐雙創基地并建廠,企業負責人韓憲賓的選擇有理有據:“政府幫助我們接訂單,拓寬了銷售渠道。并通過雙創基地解決了資金問題,東北已是我們產品內銷的最大市場。”
目前。該基地已經組織開展“雙創”活動73場,累計參與人員逾10萬人次。為數十戶企業提供工商注冊、咨詢、法律、企業辦稅等服務。
鶴崗市雙創辦主任王海晶說:“基地幫助創業者降低創業風險和成本。進而為鶴崗市新經濟的成長注入動力,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培育支柱型產業。”鶴崗市統計局副局長張再福說:“一季度鶴崗市民間投資快于國有投資。新增企業同比增長42.6%。”
近幾年鶴崗市實施“人才興市”戰略,不斷加大引才引智力度。2017年提出“金鶴同崗”百千計劃,通過實施住房保障、醫療健康等十余個方面的優惠待遇.柔性引進各類優秀人才。為城市發展注入動力。
31歲的劉永富從哈爾濱工程大學光學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畢業后。先后在哈爾濱、深圳的科技公司工作。2017年他成為“金鶴回崗”政策中的一只新“金鶴”,很快成長為鶴崗市工信委電力科的一名骨干。
在鶴崗市無償提供給回家鄉工作人才居住的學者公寓里。有許多來到鶴崗工作的人才。鶴崗市科技局情報研究所副所長楊國峰,2012年從甘肅礦工集團來到鶴崗工作。他說。當地為吸引人才不僅提供住房,還幫助解決配偶工作、孩子上學問題。“看病也有綠色通道”。
鶴崗市人社局人才流動開發科科長張宏偉說:“2017年‘金鶴回崗計劃共引進115名鶴崗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56名國內外優秀高層次人才。以上人才創辦企業鶴崗市還給予創業資金支持。”
今年一季度。鶴崗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2.8%。“人才對城市發展拉動作用明顯。下一步要繼續利用已建立的人才數據庫引人。但更要用好人才,激發他們辦事、創業的能力。”張宏偉說。
黑龍江省鶴崗市某綠色循環環企業一名工人在檢查維護稻殼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