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琴
摘 要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程中,說話與寫話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基礎。為了能夠有效培養出小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小學語文教育者要將更多的重心放到隨文說話寫話訓練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設計一些符合他們興趣愛好與性格特點的訓練活動。基于此,本篇文章以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為切入點,結合筆者自身經驗提出了幾點可行性較高的說話寫話訓練方法,以期能夠為各位教育界同仁帶來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 小學低年級 語文課程 隨文說話 隨文寫話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57
An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of Talking and Writing at the
Lower Grades in Primary School
CHEN Xiuqin
(Chengyu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Nanping, Fujian 353607)
Abstract Speaking and writing training is a very important teaching basi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lower grad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reading and expression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ors should focus more on the training of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wri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ents, we should design some training activities that conform to their interests and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junior grade Chinese cours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combines the author's own experience to put forward several feasible training methods of speaking and writing, in order to bring som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colleagues of the educational community.
Keywords lower grad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ourse; speaking with the text; writing with the text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而言,說話與寫話訓練不僅是開展口語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是培養小學生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地主要方式,因此應當將說話寫話訓練同日常的語文教學內容巧妙的結合到一起。
1 著重培養小學生說話寫話的興趣
1.1 開展說話訓練,采用靈活的訓練方法
通過對以往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的教學活動進行了解后可知,教育者教的最多的即為拼音與識字,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以后,再逐漸的過渡到詞組和句式的學習。在語文課程中很少會安排一些系統化的說話訓練。為了能夠盡快改變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模式,教育者應當積極采用靈活的訓練方法,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說話興趣。
1.1.1 比賽
小學語文教育者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圖來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同時引導學生利用“什么地方有哪些事物”或者是“某某在某個地方做哪些事情”的句式來進行說話訓練。當學生已經能夠掌握句式運用方法后,教育者就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好勝心理來組織造句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的說話欲望與競爭意識。
1.1.2表演
當基本的課程內容學習完成以后,教育者就可以帶領學生更進一步地熟悉課文,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培養語感的目的。由于小學生的表現欲望較強,因此教育者可以讓學生扮演課文中的某一個角色,將他們分成多個學習小組來編排并表演簡單的情境短劇,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達到培養學生說話能力的目的。
1.1.3接力競賽
此種訓練方式比較適用于看圖說話與故事敘述。教育者可以根據班級人數來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為每個學習小組派發幾組圖片,讓小組成員輪流將圖片中所要表達的故事復述出來。而后,教育者要對各個學校小組的表現展開點評,同時給予表現優秀的小組一些適當的獎勵,以此來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1.2 將拼音與漢字巧妙結合,培養學生說話欲望
當小學生已經能夠熟練掌握拼音的運用方法后,他們對學校與周邊人事物就會產生更多的探索興趣。在此時,小學生十分迫切地想要將自己的所見所想表達出來,并且想要得到老師、家長以及其他同學的肯定。為此,小學語文教育者可以讓學生利用拼音來將自己想要表達的話寫下來,并在其中盡可能地運用漢字。隨著小學生詞匯量的不斷豐富,他們運用拼音來寫話的頻率會越來越低,從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升小學生的自信心與寫話能力。
1.3 尋找與小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激發其寫話積極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有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都開始認識到了將情感因素融入到教學內容中的重要性,因此去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為了能夠更好地提升小學生的說話與寫話能力,小學語文教育者應當深入到小學生身邊來了解他們的學習與生活狀態,選擇一些令他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幫助學生從“要我學”的狀態逐漸轉變為“我要學”的狀態。
事實上,寫作本身就是一種文學藝術,而藝術則是來源于生活,正如葉圣陶所說:“作文不是生活的點綴,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說話完全一個樣。”在小學生的視野里,生活中充滿了各種新鮮有趣的事物,教育者應當做的是培養他們發現事物的能力,在進行寫話訓練時盡可能真實地還原學生的生活場景,讓小學生的情感變得更加細膩,更加主動地將自己認為有意義的生活片段記錄下來。
2 說話在語文教學中的訓練實踐
2.1 規范語言,提升學生的說話能力
對于剛剛接觸規范式教育的小學生來說,雖然他們已經能夠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所用到的語言卻常常出現錯誤,很難說出完整的一段話。那么對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育者而言,怎樣才能找到最為適合小學生的說話訓練方法,是目前應首要完成的一項教學任務。筆者認為,教育者首先要認識到小學生的語言特征,應當正確引導他們運用規范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尤其是師生與生生之間的交流,一定要在理解詞句含義的基礎之上來恰當運用。例如,當學生剛剛入學時,教育者就可以讓他們在班級中逐一進行自我介紹。為了幫助學生打消陌生感,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教育者可以先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來啟發學生,并讓他們用規范的語言來回答問題,諸如“我的名字是某某”、“我今年8歲了”、“我的家住在某某處”等等。而后,教育者可以向學生做一個完整的自我介紹示范,讓他們在腦海中形成基礎的說話“模板”,以此來為他們說話能力的形成打好基礎。
2.2 運用插圖,創設說話情境
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插圖,教育者可以通過合理運用課文中的插圖資源來開展說話訓練,通過此種方式不僅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長時間的吸引在課堂當中,而且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的詞匯量變得更為豐富。
在對課文插圖進行觀察時,教育者可以讓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制定觀察順序,并引導學生將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描述出來。而后再結合課文內容來讓學生懂得這樣說話才更具體、更繪聲繪色。例如在教授《難忘的潑水節》一文時,當學生對課文插圖的含義做出描述以后,教育者要讓他們自行閱讀課文內容,而后再同自己對插圖內容的理解進行對比,最后挑選幾名學生進行看圖說話訓練。再例如,當學習過《我要的是葫蘆》這篇文章后,教育者可以為學生布置如下的思考問題:當“小糊涂”認真聽取了同學們的意見以后,他已經不糊涂了。請同學們對故事進行延伸。通過這種口頭表達式的訓練,小學生的思維邏輯性與說話條理性均有了明顯的提升。
2.3 開拓思路,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通過上文中的介紹可知,小學生的明顯特征即為想象力豐富,語文教育者應當牢牢把握住他們的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并大膽表達。例如在教授《植樹》這一文章時,課文插圖中呈現出了桃花與杏花爭相開放、田野碧綠怡人的美麗景色,學生們在看到插圖時自然而然的會聯想到生機勃勃的春天,教育者就可以以此為出發點來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我們為什么每年都要植樹呢?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說:“種樹可以讓我們的地球變得更加美麗”,有的說:“種樹可以為小動物提供居住的地方”,還有的說:“植樹能夠凈化空氣”等等。再例如,在教授《尊師愛生》這篇課文時,教育者可以讓學生聯系課文插圖加以想象:如果圖中的老師將雨衣披到同學的身上,那么同學將會說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說:“同學會說謝謝你老師”、有的說:“當同學看到老師被雨淋濕以后,他感動地流下了眼淚。”在教育者的引導之下,學生更加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思維也得到了較好的鍛煉。
3 寫話在語文教學中的訓練實踐
3.1 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仿寫能力
郭沫若曾說過:“應該時常練習寫作,寫多了寫得久了,自然也就會巧起來、好起來。”經過了大量的研究實踐證明,學生通過模仿寫作,他們的學習效率會變得更高,從而迸發出更多的寫作靈感。為此,小學語文教育者應當教給學生正確的仿寫方法,幫助他們完成由讀到寫的知識遷移,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來培養小學生的仿寫能力,讓他們在不斷練筆的過程中掌握寫作技巧。
在日常的閱讀過程中,教育者要提醒學生將一些優秀的句子或段落抄寫下來,運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來進行反復誦讀,在品讀名言佳句的同時開展仿寫練筆,深入的理解作者所運用的寫作技巧,透過文字表面來理解其內涵真諦。例如在教授《玩具柜臺前的孩子》這一課文時,教育者可以讓學生運用“只要”、“馬上過去”、“目不轉睛”以及“興奮的光芒”這幾個詞語來描寫一個生活場景。一位學生寫到:“只要我回家看到寵物狗豆豆,我就會馬上過去抱著它,目不轉睛地看著它,眼睛透出興奮的光芒。”還有一位學生寫到:“只要我看到媽媽買給我的玩具,我就會馬上過去,目不轉睛地盯著玩具,眼睛里閃著興奮的光芒。”
3.2 開拓情節,培養學生的擴寫能力
首先,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插圖,教育者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課文插圖來進行隨堂練筆訓練,同時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讓他們的想象力得以發揮;其次,教育者可以利用課文中一些比較特殊的標點符號來讓學生進行練筆訓練,以此來培養他們的主動思維習慣;再次,教育者要教給學生提取并總結關鍵詞的能力,讓他們根據課文中的關鍵詞來進行練筆,培養學生的歸納與創新能力;最后,教育者要利用課文中的“留白處”來讓學生進行續寫,讓他們從文章的閱讀者身份轉換為寫作者身份,從多個角度入手來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兩只小獅子》這篇課文時,文章的結尾是獅子媽媽對小獅子所說的一段話:“將來我們老了,不在了,你靠誰呢?你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做一只真正的獅子。”教育者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來描寫一下小獅子學習本領的過程,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參考文獻
[1] 張燕.小學低段語文隨文寫話方法探究[J].祖國:建設版,2015(1):259-260.
[2] 柏翠之.小學低年級語文隨文說話寫話訓練的方法[J].吉林教育:綜合,2015(10):91-93.
[3] 中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
[4] 陳明祥,羅淑華,錢忠利.語文教法詞典[M].明天出版社,1989.2.
[5] 張紅玲,陳曉偉.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 小學語文[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