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7日文章,原題:對于貿易戰,中國放眼長遠葉芳素(音)是上海一名退休教師,她不需要別人講貿易戰的危險。葉生活近60年的地方曾是法租界,承載過中國歷史上貿易戰的屈辱。葉說:“那時中國太弱太落后,不得不讓步。”目前中美貿易戰第一輪開火,在中國幾乎還沒被感覺到。但對許多中國人來說,歷史仿佛重演。每名中國學童都知道鴉片戰爭。當時列強想撬開中國大門,中國人反抗了,但不是西方艦炮的對手,造成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此激起中國人民的歷史屈辱感和愛國抱負。
84歲的葉從媒體得知美國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后很生氣,“看起來,外國人又來欺負我們了。”但這次不同,她說,中國沒有恐慌或投降,而是宣布反擊,“如今中國強大了,我們領導人更堅決,中國不會退縮。”在葉這樣的中國人看來,美國關稅是對他們無辜祖國的無端侵略行徑,是西方又一次試圖遏制中國并阻止中國崛起為超級大國。
不難理解為何特朗普團隊認為中國會“先眨眼”。但在瞄準中國高科技產業時,華盛頓似乎忘了北京擁有1萬多億美元儲備緩和沖擊,且21世紀供應鏈是全球性的。據計算,美國關稅打擊的中國高科技產品中87%是從中國以外公司獲得零部件或融資。換言之,美國關稅可能給韓日及美國自身造成更大痛苦。正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所說,“美國在向全世界開火,也是向自己開火。”
中國的報復性關稅并非四處亂射。北京瞄準支持特朗普的地區,還瞄準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的選區。上海一名前官員說,“中國以外科手術般的精度打擊特朗普的利益集團……中國了解美國,而美國其實并不了解中國在政治上如何運行。”迄今,美國已感受到貿易戰的沖擊:對華大豆和豬肉出口一落千丈。同時,對上海一些居民來說,貿易戰仿佛是遙遠的風暴。一家面館服務員說:“我不太了解,反正醬油沒漲價。”若美國明智,就不要低估中國決心。安可顧問公司大中華區董事長詹姆斯·麥格雷戈說:“如果發展到消耗戰,中國將打贏。到頭來,我們可能使中國再度偉大。”
回到前法租界。街對面曾是個老工廠,如今是林立的新餐廳和商場。兩名中國年輕人停好寶馬車悠閑地走進去。“中國現在富了”,葉芳素說,“人民日子更好了”。她所在居住區曾是國家羸弱的象征,如今見證經濟活力。按她這個市井百姓的看法,這意味著這一次,中國有實力對抗西方。▲
(作者布魯克·拉爾默,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8-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