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在每年的七月如約而來,赴約的你,心中滿溢的是無限留戀傷感,還是對明天迫不及待的張望渴慕?走出校園,前路漫漫,此刻唯有一番熱心叮嚀讓你捎帶上路,勿忘初心,勿忘教誨,未來可期。

什么是順境、逆境?什么又叫善待呢?其實,在人生路上,人們對順境和逆境的判斷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和不變的順境、逆境。也許你認為是逆境,但與別人的遭遇相比,你還幸福著呢;也許你認為是順境,但與別人的成就相比,只是九牛一毛;也許你今天認為的順境、逆境,等到你六七十歲時回頭再看,其實啥都不是。同學們,人的一生不會總倒霉,一直都處在逆境,一直都深陷深淵,順境和逆境總是在相互轉換。聰明的人可能會讓順境停留得久一點,利用順境多做成一些事,甚至是大事。改變你能改變的往往就能把事做成,獲得成功;接受你不能改變的或暫時不能改變的,做到順勢而為,也是取得成功的一種辦法。在離學校不到五公里的武侯祠有一副著名的“攻心聯”,一直以來被無數仁人志士所欣賞: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特別是“不審勢即寬嚴皆誤”講的就是對事物的發展要能把握大趨勢、判斷大格局、找準大方向,否則太寬、太嚴都是沒有意義的,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至于說到“善待”的問題,你們要記住,善待他人和善待自己是同樣重要的。我們這里說的善待當然是以不放棄原則、不降低標準為前提的,是指在你順利并有力量時更加大度和有胸懷,示人以好、示人以善、示人以謙;在你處于低谷時則要懂得對自己好一點,少跟自己較勁,切記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順境善待他人,逆境善待自己》,四川大學李言榮校長寄語畢業生
Be a decent person(做一個正直的人)。
“decent”這個詞通常的理解是“正派的、體面的、博雅的”,而這正是我希望同學們未來成為的樣子。在我心目中,一個稱得上“decent”的人,是追逐夢想、執著堅持、懂得取舍、博雅從容的人,是不單純追求物質上的豐富,能夠常懷美好之心,讓時光沉淀人生閱歷、塑造高雅精神的人。
Be a decent person,需要永遠追逐高遠深邃的夢想。夢想是一粒還沒有生根發芽的種子,你們的心之所向,就是種子生長的模樣。擁有高遠深邃的夢想,不是追求高薪、高位和表面的光鮮亮麗,也不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而是希望你們擺脫功利與庸俗,追求精神的富足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Be a decent person,需要在追夢的過程中執著堅持。每個人都會在人生道路上偶遇很多驚喜,也一定會在轉角處碰見阻礙。面對人生的不同境遇,要能夠在閑暇時自檢自省,在奔忙中不忘初心;在順境中獨立思考,在逆境中迎難而上。
Be a decent person,需要在堅持的路上懂得取舍。泰戈爾有一句詩:“鳥兒的翅膀系上了黃金,又怎能自由翱翔。”取舍是我們在生活中時常會面臨的考驗,得失雖在方寸之間,卻蘊含著大智慧。在前行的路上,你們要學會拿得起、放得下,把握好取與舍之間的度,不要沉溺于過去取得的成績,要空出更多的位置讓自己輕裝簡行、重新出發。
Be a decent person,需要在取舍中收獲博雅從容。真正的優雅,是內在精神和外在行為的統一,是對完善與極致的永恒追求。當你們對知識有了全面的理解,便能拓寬自己的胸懷,開拓自己的視野,以更成熟的姿態去成就事業,涵養出優雅的氣質。希望同學們涵養正氣、淬煉思想、升華境界、博雅從容,如此,家庭將因你的負責而春風和煦,工作將因你的價值而稻谷飄香,社會將因你的本分而天朗氣清,生命將因你的得體而厚重寬廣。
—《Be a Decent Person》,蘭州大學嚴純華校長寄語畢業生
2017年年底在烏鎮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互聯網界最有權勢的大佬們坐在一起聚餐。他們中有網易CEO丁磊、騰訊CEO馬化騰、百度CEO李彥宏、京東CEO劉強東、搜狐CEO張朝陽等。要擠上這樣一張飯桌,光有錢不夠,還要有一張文憑。這群會賺錢的大佬,同時也是一群“學霸”。劉強東是當年江蘇宿遷的高考狀元,美團網CEO王興是保送進的清華,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兩年修完了四年的本科學分。2016年《國際金融報》調查了476位年薪超過百萬的董事長,其中有379位第一學歷為本科,占被調查總人數的84%。這并不是說接受大學教育就一定能成為財富精英,但毫無疑問,上大學能讓你找到更優秀的自己,大學教育能使你更接近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我們所處的是一個“英雄不論出處”的年代,卻也是一個“英雄必論出處”的年代。
理想的大學教育能使人達到一種理性的狀態,大學經歷將是一個人一輩子最賺的一次投資。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在一起。正如前面提到的“烏鎮飯局”,大佬遇到的也是大佬。你的才華和胸懷決定了你的圈子,而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層次和高度。當然,我們要以寬容、開放的心境,建構兼收并濟、積極陽光的大圈子,而不是拉幫結派的小圈子。
“只有成為最好的自己,才有可能遇見同樣優秀的同伴。”這句話不僅適用于談戀愛,也同樣適用于我們的事業。假如你身邊聚集了不同領域的杰出人才,說明你本身就是杰出的,擁有“C位”的人生!
—《擁有C位的人生》,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寄語畢業生
環境不是牢籠,在各行各業,你都要有實踐力,把科技、現代化及工業化的優勢糅合成新。你要有檢視力,知道如何守常持變,厘清障礙,面臨抉擇,掌握進退,處變不驚。
你們是有追夢能力的幸運兒,你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模樣的?汕頭大學“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的理念對你來說重要嗎?在林林總總“做好人,做好事”的口號中,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看到的世界,和真誠、有本心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出眾的人會常常問自己:“我是魅力、功效之星,還是制造問題的人?”
現代環境的新挑戰,因循難立新,在平庸的死胡同徘徊,徒然浪費資源,事倍功半。要探求不一樣的方法,才可找到有價值的量變。
建立自我,關鍵態度是“謙卑、謙恭、謙虛”。謙卑具有修復、激勵功能,它是虛偽、自大和傲慢綜合征的預防針。有思想、有智慧、有謙虛修為的人,是有肚量、能長期處理壓力的問題解決者,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觀點并非是唯一有效可行的選擇。
立志要改變世界的人,有實質良心和有才華同樣重要,你的深度與寬度決定你是解決問題的人,還是制造問題的人;區分你是啟發別人的天使,還是把主觀強加于別人的魔王。
到了我這個年紀,時間不再沒有方向,時間就是當下。
仰望星空,讓我了解人的渺小,在漫漫人生路上,很多時候我也會感到沮喪無力,但為了明天,我依然要披上戰衣,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動,永不言倦。
—《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李嘉誠出席汕頭大學2018屆畢業典禮暨頒獎禮,這是李嘉誠第17次出席汕頭大學的畢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