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蓉 陶瑛
摘 要:太陽鏡即有裝飾作用又能防止太陽光強烈刺激對人眼造成傷害,因此在炎炎夏日受到了不同年齡層次消費者的喜愛。從近幾年來的監督檢驗中可看出,太陽鏡的質量合格率較以往有所提高,但還是存在一部分不合格產品,存在隱患,對消費者的視力健康起到危害作用。針對太陽鏡在監督檢驗中出現的不合格項目,分析了產生不合格項目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太陽鏡; 質量現狀; 不合格項目 ; 原因分析;改進建議
一年四季,夏日的紫外線最強烈,為了盡量減少強光和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很多消費者都會佩戴太陽鏡。太陽鏡一般分為遮陽太陽鏡、淺色太陽鏡和特殊用途(滑雪、海灘、爬山)的太陽鏡,近幾年通過生產許可證制度的實施和政府的監督抽查,使太陽鏡的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但在檢驗中也發現一部分太陽鏡是不合格產品,不合格的太陽鏡,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保護作用,有些劣質產品甚至會對人眼造成傷害。
1 質量要求
按QB2457-1999《太陽鏡》、GB10810.3-2006《眼鏡鏡片及相關眼鏡產品第3部分:透射比規范及測量方法》標準要求,太陽鏡的主要檢驗項目有:標識、鏡片的光學指標和透射特性、表面質量和內在疵病、鏡架要求、裝配精度與整形要求。光學性能包括頂焦度、棱鏡度項目;透射特性包括可見光透射比、紫外透射比、色極限、交通訊號透射比。
2 常見的不合格項目和原因分析
2.1 常見的不合格項目
太陽鏡常見的不合格項目為標識、鏡片的光學性能、可見光區光透射比、交通訊號透射比、色極限、防紫外線功能、光透射比左右相對偏差項目。
2.2 不合格項目原因分析
2.2.1 標識不規范
根據QB2457-1999《太陽鏡》標準、太陽鏡可分為遮陽太陽鏡、淺色太陽鏡和特殊用途(滑雪、海灘、爬山)的太陽鏡,不同類型的太陽鏡它的光透射比要求不一樣,A.淺色太陽鏡光透射比為>40%;B.遮陽太陽鏡光透射比為8%~40%;C.特殊用途太陽鏡光透射比為3%~8%。不難看出從A類至C類太陽鏡片的顏色是依次由淺至深的,也可以說鏡片的濾光能力是依次加強的。根據GB10810.3-2006標準,太陽鏡分為1、2、3、4共4個分類,1類為43.0<τV≤80.0 、2類為18.0<τV≤43.0 、3類為8.0<τV≤18.0 、4類為3.0<τV≤8.0 ,太陽鏡的光透射標注必須符合上述二個標準的要求,但從數據上看。二個標準的要求是有所區別的。類別不同,太陽鏡的用途截然不同,正確地在每副眼鏡外包裝上標注太陽鏡透射比類別,才能指導消費者根據使用的目的和用途選購產品。部分廠家對標簽標注不規范,未注明太陽鏡類別和分類,或只標注類別不標注分類,或標注錯誤,造成此項目不合格的原因是:生產企業對標準理解不夠,沒有充分理解標準的要求;生產企業無透射比檢測設備,無法對透射比進行檢測,因此不能按標準正確判定類別和分類;鏡片生產企業著色工藝較差,同一批鏡片的光透射比存在差異,造成標識標注錯誤。
2.2.2 鏡片的光學性能(頂焦度、棱鏡度)不合格
裝成太陽鏡所用鏡片是指鏡片頂焦度絕對值應為0.00m-1即俗稱平光鏡,根據GB10810.1要求,其頂焦度允差為主子午面頂焦度≤±0.12m-1,柱鏡項焦度≤±0.09m-1,水平棱鏡允差應為±0.25?,垂直棱鏡允差應為±0.25?。頂焦度絕對值超差,則佩戴者可能會感到視物變形;棱鏡度超差則可能導致雙眼視物不能合一,或產生高低的不平衡,長時間佩戴這些不合格品容易產生視覺疲勞、視力下降,給眼睛帶來不必要的損傷。造成此項目不合格的原因:一是生產企業質量把控不嚴,未對外購的太陽鏡片進行檢測就進行組裝;二是眼鏡架框架曲度太大,組裝后產生棱鏡度超差,三是鏡片厚度太薄,在裝配過程中容易造成變形使得棱鏡度超差。
2.2.3 透射性能要求不合格
太陽鏡的透射性能分為光透射比、紫外光譜區的平均透射比、交通訊號識別的透射比三大類。
光透射比項目是表征太陽鏡https://www.yichao.cn/taiyangjing/功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光透射比是指透射光通量與入射光通量之比,這個比值代表在可見光波長范圍內某鏡片(介質)中光透過的量即透過率,也可以理解為照射光線在鏡片中透過的量,它反映鏡片的遮陽效果。在檢測中發現有的產品標簽上注明的是淺色太陽鏡,而根據對光透射比的實測結果,可以判斷其是遮陽鏡,這種亂標注的行為實際上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也是造成消費誤導糾紛的主要原因。
紫外光譜區的平均透射比反映了太陽鏡的紫外線透過情況,透過越小,防紫外能力越強。當太陽鏡滿足此項指標,就達到了防護的基本要求,即在擋住強光的同時又沒有增加對紫外光的接受量。由于戴上太陽鏡,會降低進入人眼的光通量,致使佩戴者瞳孔增大,所以在同等外界條件下,如果太陽鏡不能阻擋相應量的紫外光,人眼將接受比不戴太陽鏡時更多的紫外光,即配戴不能防紫外線的深色太陽鏡比不配戴太陽鏡對眼睛的損害更大。
交通訊號識別的透射比是指太陽鏡對紅色、綠色、黃色光的透過能力,也就是對交通訊號的識別能力,這一性能是要控制和保證通過太陽鏡看不同顏色的物體,能保持物體原來的顏色色度。這對駕駛人員尤其重要,如果此項目不合格,配戴者會對顏色的分辨率降低,產生色覺干擾,造成色覺混亂,可能造成對交通訊號燈辨別不清甚至辨別錯誤。
造成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產企業外部采購的太陽鏡片未經入庫檢驗就進行組裝,也未作出庫檢測;二是生產企業的檢測設備達不到要求,現大部分生產企業采用普通的分光光度計,分光光度計只能對太陽鏡片進行檢測,無法對裝成太陽鏡的透射性能進行檢測;三是對產品疏于管理,為節約成本,往往只對1-2個型號的產品作型式試驗,應確認產品的性能,對全部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產品按檢測的結果進行產品標識標注。
3質量改進建議
3.1 提高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識
進一步增強企業的質量觀念,嚴格把好進貨關,對每批產品做好出入庫檢驗工作,確保到消費者手中的每一件商品都是合格商品。
3.2 提高檢測設備精度
企業應在進一步加大檢測設備的投入,提高檢測設備精度,滿足檢測產品各項指標的要求,確保在事前、事中、事后的整個生產過程中都能得到有效檢測。
3.3重視國家標準
企業應重視眼鏡產品的各種標準,組織生產人員、技術人員、檢驗人員參加標準培訓,自覺按標準組織生產和檢驗,才能確保進貨出貨質量持續滿足要求。
4 結論
目前消費市場不斷推陳出新,有各種各樣的太陽鏡出現,但無論以什么種類命名都需符合QB2457-1999和GB10810.3-2006標準的要求,生產企業只有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質量意識,把消費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是企業的生存法則。
參考文獻:
[1]QB2457-1999《太陽鏡》.
[2]GB10810.3-2006《眼鏡產品及相關眼鏡產品 第3部分:透射比規范及測量方法》.
[3]GB10810.1-2005《眼鏡鏡片 第1部分:單光和多焦點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