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課程屬于具有較高綜合性的學科,涉及到高等數學、大學物理以及化工設備機械基礎、生物和物理化學等等課程內容。這一課程嚴格的遵循藥物研究以及工業化生產全部環節,在原料的預處理以及合成反應基本原理、獲得以及貯存原料藥物、分離和純化反應混合物、制劑生產以及制藥生產三廢處理等,對于藥物達到GMP標準要求原理以及設備生產的設計、應用情況進行嚴密的闡述,所以在制藥工程專業中,《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成為重要的內容,而且已經是一門關鍵性的必修課。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的當今社會,對于《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課程進行科學的教學,幫助學生有效的將學習效率提升,滿足社會實際需求是教育界重點關注的內容。
關鍵詞: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教學研究;制藥工程
《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的內容眾多,主要的方面就是體現出制藥反應工程與設備、制劑的工程原理以及制藥工程和工藝設計、GMP設計等等,幫助學生對于制藥生產期間設計反應器的原理、相關的工藝計算情況進行深刻的了解以及掌握,并且全面的認識到工藝流程設計原理以及主要的方法,采取基本的藥學、化學和工程學、制藥學理論,推動藥物生產朝著更加現代化以及工業化的方向發展。
一、組建高素質的教師團隊,不斷的革新課程內容
在進行實踐教學期間,形成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才能夠為得到較高的課程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保障,所以形成優良教學團隊屬于課程建設的重點環節,每一位教學人員均要具備扎實的全課程內容知識。在進行《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課程教學期間,負責專業教研室的人員必須要具備兩種優勢,即具有較高的化學反應工程基礎經驗,以及豐富的工廠工程設計經驗。對于講解生物反應工程內容的教師,由高素質、高水平、經考核全面達標的人員擔任。同時,可以進行外聘經驗豐富的藥廠GMP工程師展開設計教學。在教學公共系統工程課程方面上,主要是通過環保和安全背景藥學教師進行講授。通過進行構建起一支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才能夠實現在根本上將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做出有力的保障。
在對課程內容的方面上,教學小組科學合理的改革《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課程相關內容,即進行藥物化學合成反應的講述期間,將化學反應工程反應器基本理論知識展開擴展,同時深入的講解有關于藥物生產攪拌釜的內容,達到提升學生工程基礎知識儲備的目標。而且在制藥工程原理方面上具有繁雜的內容以及方法,學生不易掌握,所以獨立的開設了《制劑工程》課程,其跟《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相同學期開課,互為補充,適應制藥工程專業人才實際要求。
二、嚴格的把握課程主線進行授課教學
在進行授課《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期間,必須要將主線講解的內容投向藥物研究和工業化生產過程上,而且課程的主線內容,能夠對于課程授課內容順序產生直接的影響。藥物研究和工業化生產過程即為,先對于原料展開預處理,之后形成相應的反應,再對于混合物展開分離鈍化,并得到原料藥,再通過制劑工藝,使得原料藥最終成為藥物。在藥物生產的中心環節就是反應,能夠施展決定性的功效,所以對于化學反應工程以及生物反應工程的相關內容展開優先的重點講解。在接下來的講解重點中,包括反應的預處理以及分離鈍化,同時涉及到《化工原理》有關的操作單元和全部制藥分離工程內容。另外,藥物生產最終任務其實就是實現藥物生產工業化,所以工程化概念具有突出的重要性,鑒于此,制藥工程與工藝設計屬于教學期間的另一項重點內容。此外,相關的授課內容還涉及到國家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設計內容、制藥工程和工藝設計內容、介紹藥物生產公用系統工程(制藥建筑與防水、供電、供氣以及共用給排水等)。依照藥物研究以及工業生產相關流程,教學小組把《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授課方案,嚴格的遵循從化學反應工程、生物反應工程內容起始教學,并且再通過實施制藥分離工程以及GMP內容的講解以后,最終達到制藥工程以及工藝設計、制藥公用系統工程授課的一個步驟。在這種順序下,充分的體現出了良好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一方面對于藥物研究以及工業化生產的有關過程具有科學的順應,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藥物研究以及工業化生產過程的諸多內容,因此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學成效和質量。
三、采取多媒體組合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工程概念的提升
制藥工程專業具有復雜的內容,屬于藥學、化學以及制劑學等等學科結合的邊緣工科專業。由于其具有諸多的內容含量,涉及到的專業知識面廣闊,加之當前各高校畢業生學分要求比較高,但是學時卻非常有限,這樣一來,就會導致突出的矛盾問題,即繁多的專業知識同有限的學時之間的矛盾問題。《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課程涉及到的內容就是制藥分離工程、工程與工藝設計、GMP等等,當前各高校的學時數通常是設置為75學時左右,但是遠遠不能適應大量的課程內容的學習要求,很難在較少的學時內,將大量的課程內容向學生一一講授。另外,很多教師在授課期間,依然沿用傳統形式的授課模式,已經使得教學的效果大大降低。所以,在時代進步的當今社會,應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是必然的趨勢,通過采取多媒體教學模式,讓教師節省很多的板書時間,將授課效率大大的提升,而且計算機輔助教學方式能夠科學的整合聲音、圖片、視頻等等內容,更加生動、直觀的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具有更高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培養其更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
另外,要重視不斷的培養學生工程概念能力。對于制藥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說,在畢業之后通常會面臨諸多實際的工程問題,高素質制藥工程人才必須要具備的素質能力就是,實現藥品在實驗室階段良好的朝著大型工業化生產進行轉化。教學《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之前,制藥工程專業學生對于《化工原理》、《化工設備機械基礎》相關的內容已經具有學習,能夠良好的幫助學生形成工程概念思維。但是他們均是基于獨立設備前提下,并沒有完全的掌握住工程概念內容。只有《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是真正的實現接觸到工程以及工藝設計的,所以必須要加強工程與工藝設計授課內容,幫助學生形成較高的工程概念能力。
四、創新課程授課以及考查的模式
課程一方面要遵循主線授課,對于各章節關聯性進行疏導,有效的將教學重點內容進行突出,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視科學的結合教學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期間,各章節授課要對于設備進行良好的結合,展開原理的講述,并且聯系起工業化過程,對于工程設計內容展開講述。另外,要確保拋開空洞式理論教學模式,將課程授課實踐性進行提升,達到教學的最終目標。在進行課程考查模式方面,必須要摒棄傳統的單一形式的考查方法,應用形式多樣化的舉措展開全面的考查,掌握住學生學習知識的程度,并且提升其利用工程概念進行工程問題的發現、思考、分析以及解決的能力。例如,考查期間,除了常規的試卷方式外,還具有平常工程設計大作業考查舉措。在采取授課、考查的雙重模式上,能夠培養學生建立起較高的認知工程知識體系的程度,進而大大的提升教學效果以及質量水平。
結語:
《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的內容眾多,其屬于重要的綜合性工程技術課程,為了有效的提升教學的效果,就必須要重視其授課的方法等問題。《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課程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對于制藥生產期間設計反應器的原理、相關的工藝計算情況進行深刻的了解以及掌握,并且全面的認識到工藝流程設計原理以及主要的方法等,為將來步入社會參加工作提供充足的理論知識,以順應社會發展提出的人才需求。因此,應該重視不斷的革新《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課程教學方式,提升實踐設計水平,得到最佳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李紅霞,劉瑞江,張業旺.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教學研究[J].廣東化工,2012(15):176-177.
[2]彭成軍,王虎傳,李傳潤,張群英.地方中醫藥院校制藥工程原理實驗室建設探索[J].廣東化工,2017(05):180-181.
[3]韓小娟.應用型人才培養背景下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7(22):89+87.
[4]李玉杰,陳海蛟,張志.應用型本科院校制藥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01):229-231.
[5]周治德,李桂銀,黃勇.《制藥工程原理與設備課程設計》教學改革探討[J].山東化工,2016(05):115-118.
[6]李傳潤,彭成軍,見玉娟,王虎傳,梁娟.醫藥院校化工原理(制藥工程原理)課程的教學模式設計[J].安徽化工,2016(03):107-109.
[7]胡雪芹,張洪斌,鄧勝松,王淮,姚日生.基于卓越計劃的制劑工程技術與設備教學探索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4(10):77-78.
[8]王蕊欣,崔建蘭,門吉英,焦緯洲.制藥設備與工藝設計的教學研究探索與實踐[J].廣州化工,2014(15):212-213+220.
作者簡介:
戴曉賢,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工程制藥專業,江蘇徐州,學生,本科 研究方向:微生物,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