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嵐
1、新的金融對傳統金融的沖擊
第一步,以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為特征的新經濟引發的淺層次的互聯網金融業態的出現對傳統金融的沖擊。比如,移動支付手段,互聯網理財產品,消費貸、現金貸等網貸模式,互聯網平臺代理金融產品銷售等。
第二步,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金融業的滲透與應用,傳統金融的一大塊地盤將會被侵蝕掉。當然,傳統金融也正在積極轉型,擁抱新技術,伴隨而來的是傳統金融裁員、部門調整,未來金融分析師、股票分析師、理財師等一部分崗位將被智能機器人代替。第二步對傳統金融的沖擊遠遠超過第一步。這種沖擊一方面來自互聯網,更多的是來自金融科技的迅猛發展。
第三步的沖擊最為猛烈與徹底,即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無論是中國最早的貝殼貨幣,還是英國金匠鋪奠定的金融銀行雛形,金融從誕生那天起就是中介化、中心化的東西。在中介化、中心化這個主軸上逐步出現了貨幣、銀行、證券、保險、基金、外匯、期貨、貴金屬市場等中介化、中心化的金融業態,這種中介化、中心化的金融產物幾百年、上千年都沒有動搖過,包括目前的互聯網金融業態也是在這一模式下產生的。
如今,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正在徹底顛覆傳統金融,包括互聯網金融。一旦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全面滲透應用,前述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業態,以及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互聯網金融業態都將被顛覆。
2、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
“金融科技”與“科技金融”這兩個詞長得很像,經常被混用,那么,它們是 一個概念嗎?并不是!
金融科技,就是業內所說的 Fintech。維基百科對此給出的定義是,由一群通過科技讓金融服務更高效的企業構成的一個經濟產業, Fintech公司通常是那些嘗試繞過現存金融體系,而直接觸及用戶的初創企業,它們挑戰著那些較少依賴于軟件的傳統機構。
金融科技的核心是金融業信息數據處理方式的全面重構,在此過程中,過去涇渭分明的金融部門邊界變得模糊,無論是傳統金融組織的平臺化和開放式發展,還是電商企業、數據企業和科技企業的“準金融活動”,都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金融科技并不是簡單的虛擬經濟。金融科技使金融與實體在更多層面上有效融合,虛擬與實體的劃分并不那么容易。科技提升整個金融產業鏈的效率,在某種意義上不僅有助于完善金融,而且間接有利于金融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金融科技與創新,正如喝啤酒時,泡沫是衡量啤酒好壞的標準之一,好啤酒一定有漂亮的泡沫,但有漂亮泡沫的不一定是好啤酒。
我們所熟知的螞蟻金服就是金融科技產業的代表。螞蟻金服總裁井賢棟認為:“ Fin Tech并非簡單地在‘互聯網上做金融,而是基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實現金融服務和產品的發展創新和效率提升。”
科技金融的定義目前并未統一,原四川大學副校長趙昌文在《科技金融》書中這樣定義:“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創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學與技術創新活動提供融資資源的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各種主體及其在科技創新融資過程中的行為活動共同組成的一個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撇開這些復雜的金融語言,科技金融可以簡化為一切服務于科技企業以及科技成果發展、創新的多方資源體系
科技金融屬于產業金融的范疇,主要是指科技產業與金融產業的融合。經濟的發展依靠科技推動,而科技產業的發展需要金融的強力助推。由于高科技企業通常是高風險的產業,同時融資需求比較大,因此,科技產業與金融產業的融合更多的是科技企業尋求融資的過程
3、區塊鏈要將人類帶回“高級原始社會”
我們可能正面臨一場革命,這場革命始于一種新的、邊緣的互聯網經濟世界經濟論壇(即達沃斯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 Klaus Schwab)說,自蒸汽機、電和計算機發明以來,人們又迎來了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革命而區塊鏈技術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區塊鏈作為下一代的可信互聯網,未來將讓整個基于互聯網的企業、生態、產業鏈徹底做一次變革創新。馬云曾經說過:“在很多人還沒搞清楚什么是PC互聯網時,移動互聯網就來了,在我們還沒搞清楚移動互聯的時候,大數據時代又來了。”現在,我們是否可以在后面加上一句:“在人們還沒搞清楚大數據是什么的時候,區塊鏈又來了
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比特幣是相伴相生的關系。區塊鏈自動化可以降低支付成本并縮短處理時間,去中心化、開放的特點則有助于平臺內創新,提高安全性。金融機構例如高盛、花旗、納斯達克等都在積極探索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同時大力布局從事金融交易清算業務的區塊鏈技術公司。
《華爾街日報》將區塊鏈技術譽為“500年以來金融領域最重要的創新”。威廉?吉布森曾說過:“未來已經發生,只是尚未流行。”相信區塊鏈技術能夠引領未來5~10年的計算機和互聯網領域的發展,我們已隱約聽見不遠的未來區塊鏈技術革命發出的吶喊聲。
我們]經常說,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比特幣等電子貨幣是金融科技的主要分支與表現。如果說人工智能機器人將要顛覆傳統銀行幾乎所有業務的話,那么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的數字貨幣將對傳統央行貨幣體系帶來巨大沖擊,這將是世界金融發展史上的一件革命性顛覆大事件。
4、日本央行力促人工智能金融
日本央行2017年4月13日在總行召開以“在金融中運用人工智能”為主題的會議。會議邀請了日本金融界相關人士來參與討論。
這是至今媒體披露的第一家在國家中央銀行層面專題召開的人工智能應用到金融領域的會議,說明日本央行在金融科技領域敏銳的嗅覺、敏捷的觀察力和力促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前瞻性眼光。
日本是與美國比肩的世界上科技較發達的國家之一。特別是在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領域,日本是投入研發與應用最早的國家。在金融科技領域日本也沒有落伍。剛剛進入2017年,日本幾家保險公司就宣布將在分析能力要求高的保險理賠部門裁員30%,用人工智能量化計算手段代替。
在歐美日紛紛將人工智能引入金融領域,特別是金融高端服務的投資顧問行業時,基本就可以斷定金融科技將會代替傳統金融的所有領域與所有崗位。我們不得不佩服專家們的預測,人工智能或率先在金融行業取得突破,金融科技或全面代替和顛覆傳統金融。
作為掌控貨幣政策大權并對金融具有監管職能的中央銀行,對金融科技的洶涌而來一定要有預測與預判,以促進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摸索金融科技發展與滲透的規律,防范金融科}技可能帶來的新問題與新風險。
4、總結:
一個報道的描述非常形象,當你在吃飯的時候,機器人在讀研報;當你在喝星巴克的時候,機器人在讀研報。機器人不會疲憊,不用休息,可以通宵達旦!股票估值模型,人工智能在速度和準確性上優勢明顯。
無論如何,金融科技時代正在快速到來,無論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認,它都正在向金融業最高級群體的金融分析師發出挑戰,其他群體更是基本無幸免。
參考文獻:
[1] 科技金融研究的文獻綜述及未來研究展望,吳鳳菊 孫哲 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