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農村建設的日趨完善,對于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已經成為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基于此,本文以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效益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進行分析,分別從分類收集效益模型的建立、模式的分類收集效益等方面詳細闡述分類收集效益模型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處置中的應用,從而促進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關鍵詞:分類收集效益;農村垃圾;垃圾處理
引言:農村生活垃圾指的是農村居民在生活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綜合廢棄物,農村生活垃圾中主要包含廚房廢棄物、廢塑料、廢電池等多種廢棄的生活用品,這些農村生活垃圾隨著數量的增加,危害也就越大。為了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縮小農村與城市的發展差距,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需要采用分類收集效益模型,從而提高垃圾處理的效率。減輕垃圾處理帶來的環境污染,實現效益的穩定增長。
1.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分析
某市農村生活垃圾中主要分為有機垃圾、無機垃圾、廢品以及毒性垃圾,這些有機垃圾中包含了草木與食品,無機垃圾中包含煤渣和土灰,廢品垃圾中有塑料、玻璃和紙制品,毒性垃圾主要為電池。
對于農村生活垃圾的去向,主要有廢品回收可能性、堆肥化可能性、焚燒可能性、填埋可能性。回收的垃圾一般情況下是村民和拾荒者進行回收,但是農村生活垃圾的可回收性差,實際回收的效率比較低;農村生活垃圾經常會被堆肥化處理,這種方式無害且可以大量減少農村生活垃圾的數量,實現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的資源化,大多數農村居民比較喜歡將農村生活垃圾堆肥化處理;焚燒可能性會直接與焚燒廠的經營有關,但是隨著環保觀念的出現,這種焚燒方式對環境有影響;將農村生活垃圾進行填埋的成本比較,沒有過多的技術要求,在農村地區的適應性比較強,但是在農村生活垃圾由于有有機物存在,被填埋后很容易造成污染或者地下水源的污染,填埋后如果出現了沼氣,收集起來十分困難,且存在著沼氣爆炸的安全隱患[1]。
2.分類收集效益模型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處置中的應用
2.1分類收集效益模型的建立
對于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得到的效益,主要會隨著后續的處理以及處理方式的不同而不斷發生變化,這種分類收集的效益中主要包含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將農村生活垃圾通過回收廢品或者綜合利用得到的收益,其中可回收的不光是廢品,還有用來發電的能源,綜合利用的農村生活垃圾可以拿來堆肥處理;第二個部分是農村生活垃圾因為分類收集節省了運輸的費用,省去了處理農村生活垃圾的費用;最后一個部分是將農村生活垃圾進行后續處理的部分,以及對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方式的投入。最終總結得出以下公式:P=( ∑RiXiηi+∑ WjYj)+T·Xiηi-∑CkZk,其中P指的是農村生活垃圾經過分類收集后每年得到的效益。
經過公式的研究,最終可以將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效益模型的參數確定下來,某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最終選擇了可回收廢品回收、不可回收廢品焚燒、不可回收廢品堆肥以及不可回收廢品填埋這四種處理方式。廢品在回收的時候,該地區廢紙每千克為0.8元,金屬每千克平均為2元,廢塑料每千克的價格為0.6元,某市農村生活垃圾中廢金屬所占比例比較高,達到了67%,其余的比較少。
如果將農村生活垃圾中不可回收的廢品拿來焚燒,這些紙制品、塑料或者紡織物品在焚燒的時候可以產生較高的熱量,熱量可以拿來發電,能夠發電的電量為每噸678千瓦時,根據該地區電力公司給出的價格可知每千瓦時的電價為0.5元,那么經過計算就可知農村生活垃圾焚燒處理以后每噸能夠產生339元的收益。如果選擇對生活垃圾堆肥處理,根據市場價可知每噸生活垃圾能夠產生160元的堆肥效益[2]。
2.2模式的分類收集效益
農村用戶中會將家中的生活垃圾分類以后送到中轉站處理,然后中轉站的工作人員將垃圾分揀后在絕對是回收還是當做不可回收廢品進行焚燒發電處理。農村生活垃圾中有毒害的廢品所占比例比較小,所以計算的過程中可以不去在意。將農村生活垃圾堆肥處理的時候,有機垃圾當中可以堆肥的成分占有百分之八十,剩下不能堆肥的可以送到填埋場進行填埋,如果這些生活垃圾中有灰土和煤渣等,可以就近進行填埋,若是還有用處可以用在道路施工建設中,極大程度上減少了運輸和后期處理的費用。
根據目前農村地區的經濟情況以及生活垃圾的成分得知,選擇分類收集效益的模式必須結合該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在可實施技術的幫助下操作,以安全可靠作為處理的目的,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時候不僅要保證科學合理,還要做到經濟高效,在運行的過程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明確大量填埋垃圾只會對農村地區造成二次污染,危害到環境,與其這樣就要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的資源化,減輕填埋生活垃圾的負荷,實現農村地區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的三者統一,降低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成本。
總結: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的生態觀念有了改變,農村居民意識到了環境的重要性,希望通過自身的技術方法和科學模型的確立來處理好農村生活垃圾,采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的方式,根據該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經濟情況,擬定各種可操作的參數,最終經過計算可以確定這種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方式高效便利,且對該地區有經濟意義。
參考文獻:
[1]喬啟成,顧衛兵,顧曉麗,楊春和,花海蓉.分類收集效益模型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處置中的應用[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9,31(05):101-103.
[2]顧衛兵,喬啟成,花海蓉,楊春和,白曉龍.基于南通市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模式的分類收集效益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36):16112-16114.
作者簡介:
杞蘭芝(1972-),女,漢族,云南易門人,現供職于易門縣龍泉街道規劃建設和環境保護中心,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村生態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