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輝 巴樹峰
摘 要:螺桿泵采油是迅速發展起來的機械采油方式,如何進一步提高螺桿泵采油技術和管理水平,已成各油田普遍關注的問題。筆者通過收集、整理勝坨油田部分螺桿泵的故障種類、形式,對于不同的故障原因提出了針對性分析及對策,并結合現場典型案例加以說明,以此來完善并提高螺桿泵油井的管理水平,延長檢泵周期,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螺桿泵故障分析對策
一、 勝坨油田螺桿泵使用情況綜述
螺桿泵采油系統是迅速發展起來的機械采油設備,是繼抽油機采油之后的主要機械采油方式之一。當下螺桿泵采油技術已日臻成熟,如何進一步提高螺桿泵舉升技術和管理水平,在各油田仍然存在諸多難題,這也是本文關注的重點。
二、生產實踐中發生的故障形式分類
1、 抽油桿斷脫
抽油桿斷脫后現象為:油井不出液,動液面迅速上升,電流下降甚至接近空載電流,光桿扭矩遠小于正常工作范圍。
1.1桿柱斷裂和脫扣的原因分析
造成螺桿泵井中抽油桿柱斷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抽油桿外徑選擇偏小;
2)桿體在制造過程或使用過程中存在缺陷;
3)桿管偏磨嚴重;
采油螺桿泵脫扣的主要原因有:
1)抽油桿柱振動的影響;
2)反轉扭矩大于螺紋連接處預緊力產生的扭矩,就會發生脫扣現象;
3)螺桿泵井洗井時,在轉子底部造成向上的推力,導致螺紋預緊力和預緊力矩降低,發生脫扣現象;
4)在地面電機停機或過載停機時,抽油桿柱發生高速反轉運動,導致脫扣現象;
5)抽油桿柱的連接螺紋上扣扭矩不足、預緊力偏低,出現脫扣現象;
6)螺紋牙齒強度不夠、出現擼扣和粘扣失效,導致脫扣現象。
1.2對策
針對以上抽油桿的斷脫扣的機理分析,采取桿柱防斷脫措施。
(1)機械防反轉裝置;
(2)井下回流控制閥;
(3)抽油桿防脫器的應用;
(4)扶正器及井下固定裝置的合理配置;
(5)平時盡量減少停井;
1.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1圖2某螺桿泵桿斷:
2011年7月28日不出液,提桿發現從500米處斷,管基本完好,上作業檢桿檢泵,該井桿斷的主要原因為抽油桿在長期軸向扭矩作用下發生疲勞斷裂。
案例2圖3某螺桿泵桿脫:
該井作業十天后停井換盤根后不出液,判斷為桿斷,提桿發現從35根脫扣,撈桿對扣后,生產正常。該井桿脫的主要原因為作業隊施工質量問題,下井抽油桿未上緊,作業監督人員有直接責任。
2泵漏失故障
2.1泵漏失故障原因分析
泵長期工作,定子與轉子磨損導致泵漏失。影響泵漏失的因素歸根結底是由于泵的密封性故障,其主要體現在井液腐蝕嚴重、定子與轉子長期摩擦間隙過大泵密封失效。
2.2對策
1)監督供貨商產品質量,發現不合格螺桿泵禁止下井。
2)螺桿泵井作業時加強與廠家的溝通,根據井況選擇最合適的泵。
3)加強日常管理水平,現場生產時嚴禁無故停井,盡量減少停井次數。
4)加強作業監督管理,保證下井泵及配套工具無雜物,無損傷。
2.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3某井泵漏停井:
該井2012年5月8日檢螺桿泵開井,2012年9月26日(免修僅為4個月),該井不出液,綜合判斷為泵漏,作業提出泵經拆泵鑒定為定子與轉子之間磨損嚴重,分析為該井出砂,定子也轉子應選用抗磨材質。本次躺井的主要原因是與供貨廠家溝通不夠,未把井況及時向廠家說明,從而導致廠家選泵不合理。以后應加強與廠家的溝通,根據井況選擇合適的泵。
3定子脫膠故障
定子脫膠故障表現形式為:泵效下降,動液面上升,電流上升,嚴重時泵卡無法開泵。
3.1定子脫膠故障分析
粘合劑和套筒之間失效或者粘合劑與橡膠之間失效將引起膠結失效。膠結失效多數是因為注膠過程中產生的生產缺陷;橡膠的損壞也會影響膠結脫膠。
3.2對策
1)監督供貨商產品質量,發現不合格螺桿泵禁止下井。
2)螺桿泵井作業時加強與廠家的溝通,根據井況選擇最合適的泵。
3)加強日常管理水平,現場生產時嚴禁無故停井,盡量減少停井次數。
4)加強作業監督管理,保證下井泵及配套工具無雜物,無損傷。
3.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4 圖5某井定子脫膠停井:
該井2011年6月7日泵卡不出液,停井不反轉,開井過載保護停機,提出轉子洗井無效,轉子放不下去,分析砂卡,上作業檢螺桿泵。提出桿和轉子均完好,提出油管和螺桿泵,發現螺桿泵密封膠破碎,作業檢換泵后生產正常。
4管漏失故障
管漏失故障表現為:泵效下降,嚴重時不出液,動液面上升,電流減小等。
4.1管漏失故障分析
作業時油管上扣未達到要求扭矩導致漏失,或油管扣已損壞未檢查出,使用后漏失。在工作過程中轉子將正向扭矩傳遞給泵筒及尾部油管,油管在扭矩作用下正轉,發生泵下油管緊扣,泵上油管倒扣的現象,此類現象多發生在泵上與泵下油管尺寸及上扣扭矩有差異的井中。在停機時轉子倒轉,反向給油管一個卸扣作用力造成泵上部油管倒扣松動漏失。另外桿管偏磨也會造成油管漏失。
4.2對策
1)監督供貨商產品質量,發現不合格油管禁止下井。
2)技術人員加強分析選擇合理的桿管搭配及尾管錨定裝置。
3)加強日常管理水平,現場生產時嚴禁無故停井,盡量減少停井次數。
4)加強作業監督管理,保證下井泵及配套工具無雜物,無損傷。
4.3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6某螺桿泵油管漏失:
該井2013年3月15日不出油,停井反轉,電流由正常19A降至17A,開取樣閥放不出液體,初步判斷為管漏或泵漏,作業7隊上作業檢螺桿泵。提出梯型扣桿和油管發現嚴重偏磨,泵上第12根油管絲扣偏磨出半圓形缺口,據此情況更換連續桿搭配內襯管,作業后生產正常,該井躺井原因為技術人員分析不到位,桿管配套不合理。
三、結論
影響螺桿泵采油井檢泵周期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以下幾點。
1、泵出廠質量的影響。
2、作業隊施工質量的影響。
3、技術人員分析及井下工具合理選擇的影響。
4、采油隊現場管理水平的影響。
5、油井井液及井況的影響。為了保證螺桿泵采油井正常生產, 延長螺桿泵采油井檢泵周期和適應螺桿泵采油井管理的需要,建議根據以上因素制定詳細的螺桿泵采油井管理辦法,從而提高螺桿泵采油井管理水平,提高采螺桿泵采油井的免修期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徐建寧,屈文濤.[螺桿泵采輸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8
[2]利弗?尼立克,吉姆·布倫南.[螺桿泵與井下螺桿鉆具][M].侯玉芳.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