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利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社會和諧穩定開始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近幾年我國違紀案件出現的很多新特點,無論是案件審理,還是紀檢監察工作都出現了新問題,違紀案件查辦工作的開展需要從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討,找尋問題發生的基本特點和客觀規律。本文主要對當前我國紀檢監察案件審理工作開展過程中的一些主要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結合實際社會發展情況,通過黨內相關條規的運用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紀檢監察案件;審理工作;問題措施
想要維持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就需要相關機構做好紀檢監察案件的審理工作,在查處違紀案件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法定程序來進行,紀檢監察案件的審理和檢查需要根據部門的實際情況,遵守法律規定嚴格辦案,從根本上提高案件的審理質量,在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新環境下,違紀案件也呈現出了更多特點。審理工作過程中面對這些新問題,首先需要充分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問題的特點和規律,再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進行監察,充分發揮出案件審理工作的作用。
一、紀檢監察案件審理工作開展的問題
1.對案件審理工作的認識不夠。我國很多紀檢監察機關單位在進行案件調查和審理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存在不同,并且得到不同的案件審理現象,結合相關法律規定來對案件的審理重輕進行判斷。在案件的調查階段,很多決策都是由領導來直接決定的,很多案件因為是領導直接辦理的,這讓案件中的一些違紀事實逐漸形成固定模式。案件的審理一般情況下都是由處在后方的工作人員來進行的,在審計機構中缺乏宣傳,有很多領導并不了解審理工作開展的流程和依據。
2.案件審理人員的整體素養問題。很多審理人員對自己工作不夠重視,缺少責任意識,工作的進行缺乏主動性,只是依靠傳統的審計方式來進行工作,對出新問題的解決能力較差,對案件形成前沒有很好地預防,沒有定期對違規人員進行回訪教育,案件的處理不夠細膩,沒有認真的了解案件,分析案件。案件的審理過程中,沒有主動與相關司法機構溝通。
3.案件審理創新意識有待提高。紀檢監察案件的審理工作順利開展需要熟練的運用黨和國家的法紀政策,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來實現,因此,審理人員隊伍建設過程中需要培養一些明確紀政條規,熟悉財經法律的人才來執行,并且要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在客觀的環境下獨立審案。具有職業素養,在工作中開展中能做到務實、求真、秉公辦案,有著自己的主觀判斷,敢于提出意見和看法,主動傾聽外界的聲音,很多審理人員在工作中會受到一些條規的約束,得過且過。還有一些只是按照老舊的條規辦案,缺少大局觀念,思想保守,缺乏創新意識。
二、紀檢監察案件審理工作實施措施
1.加強對案件審理工作的認知。想要實現審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就需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單位統一現有的工作思想,明確紀檢監察案件審理工作開展的重要性,重視案件審理。首先要成立案件審理小組,在審理工作人員的調配時,要選取一些充分了解紀檢監察案件的知識結構,具有優秀的崗位綜合素質的工組人員,實現審理團體最優化的目的。審理工作的開展需要紀檢監察機關其他部門的支持和合作,管理人員要善于聽取審理人員的聲音,充分了解整個案件,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案件審理,當然,需要加大對審理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紀檢監察案件中,了解整個案件的成因和形成的特點和內容。
2.提高案件審理人員的崗位素質。紀檢監察案件的審理工作是站在政治、政策和業務角度上開展的,因此,需要加強審理人員的崗位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在案件發生前做好介入工作,定期進行違紀人員回訪教育,詳細的進行案件分析,在審理過程中及時與相關司法機構取得聯系。
3.案件審理工作開展的創造性。工作的實施要遵守實事求是的原則,對一些重案、要案,要找尋時機提前介入,如果工作中出現了專業性較強的問題,需要虛心聽取有關專家的看法和意見,保證案件資料的準確性。案件處理要為黨員和監察對象的權利提供保障。做好受處分人員的回訪教育,幫助其樹立改正錯誤的決心。
總結:案件審理工作的開展內容包括對可能出現的案件的監督和檢查,對一些違紀人員責任的追究,遵循法律規定進行處理,紀檢監察案件的審理人員在工作中需要對國家和當事人負責,辦案嚴謹認真的分析新形勢,牢記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針,對執行的政策認真解讀。只有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才能實現案件審理工作的公平公正,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需要以案件審理為基礎,在原有的辦案條件下進行改革和創新,處理好新環境下的新問題。
參考文獻:
[1]孫和平,高峰. 對加強企業紀檢監察案件審理工作的思考[J]. 石油政工研究,2016(06):50-53.
[2]陳建軍. 新環境下紀檢監察案件的審理工作分析[J]. 低碳世界,2016(34):257-258.
[3]謝登科. 論“法治反腐”中紀檢監察的職能定位[J]. 知與行,2016(09):10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