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武
摘要: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不僅公眾環保意識得到了增強,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也有了初步發展。環保產業是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供需矛盾長期積累催生出的新興產業,而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元化、高效率的投融資機制是發展環保產業的前提條件。但是當前,在我國的環保產業投融資方面,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機電改進。基于此,文章就中國環保產業投融資問題與機制創新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國環保產業;投融資問題;機制創新
近年我國對環保產業的投資逐年加大,社會各界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也愈加密切,但環境狀況并未得到明顯改善甚至持續惡化仍是不爭的事實。環保投資市場的需求與日俱增,傳統的投融資機制與現實的需求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缺口,環保產業的發展已嚴重受資金需求與供給矛盾的制約。突破資金缺口這個瓶頸,使環保產業駛上快車道任重而道遠。因此完善投融資機制,創新投融資模式,拓寬投融資渠道,在增加投入的同時提高資金的運作效率,使資金投入量得到保障,是保證我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實現和未來環保投融資需求的當務之急。本文在對環保產業投融資概念界定的基礎上,對我國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若干機制創新的可行性措施,對完善我國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縮小環保資金缺口,促進環保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相關概念分析
1.1環保產業的定義
在國際上對于這個環保產業的定義目前也是包含了廣義和狹義兩種,這兩種也是有著很大的差異性的。狹義的環保產業主要就是指針對末端處理而言的,主要包括了廢棄物污染物的處理、控制減少環境污染等方面所提供的設備和服務的行業;而廣義的環保產業包含的就是比較全面的了,不僅僅是包括了所有狹義環保產業的工作內容,還包括了很多比較細節性的工作內容,其中有產品在企業進行生產過程中所使用到的清潔產品和清潔技術。廣義的環保產業包含了整個產品的生產周期之中,從產品的生產使用以及最后的廢棄再處理過程都是屬于廣義環保產業之中的。
1.2環保產業投融資的含義
根據環保機構的統計,環保方面的投資主要就是指針對于防止污染方面的資金的支持,主要包含了對于治理老工業留下來的污染、新開發的項目造成的新的環境污染以及關于城市基礎環境設施這三個方面的資金投入。環保支出、環保融資是與環境保護投資有關聯的兩個概念。環保支出主要就是指用于污染防治包括有關污染防治設施的建設、運行以及相關費用;環保融資就是指投資的主體為了進行與環保相關的投資支出等而進行的融資活動,從社會中的各個方面通過各種途徑來進行所需資金籌集的行為。依據投資主體的不同可以將環保融資分為政府型環保融資、企業型環保融資以及其它機構的商業形式的環保融資這三種融資的類型。
從整體上來看,投資與融資這兩種行為就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很難將這兩種與資金相關的行為分離開來的,僅僅是單獨的說環保投資或者是環保融資都會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也因此,環境保護投資和融資的概念也就在這種情況之下產生了。投資和融資就是國家借貸資本與企業生產資本的良性的循環,同時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很完整的資金循環的過程,也是環保投資與環保融資的一個有機結合,從根本上就徹底的擺脫了傳統觀念中環保投資和環保融資互相分離的狀態。
2.我國環保產業投融資存在的問題
2.1環保產業投資主體仍以政府為主,企業缺乏環保投資動力
城市基礎設施環保投資呈快速上升趨勢,“十一五”到“十二五”環保投資總量增加了2.5倍,但環保投資占GDP的比例都在1.3% 左右徘徊,但城市基礎設施環保投資由“十一五”的655.8億元增加到“十二五”期間的5182.2億元。“十五”期間城市基礎設施環保投資占環保投資總量逼近60%?!笆濉逼陂g,全社會環保投資達到22356.2億元,約占GDP的1.5%。
從環保投資資金來源看,投資資金渠道主要包括國家預算內資金、環保專項資金、排污費補助等,根據《中國環境統計年鑒》中數據估計,近幾年政府的財政性資金仍占40%~50%。這與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的情況恰好相反。由于中國環境欠賬太多,新的工業污染、生活污染不斷凸現,盡管中國環保投入增加,但環保投資遠低于實際環保需求。單靠政府單一的投資是不能滿足全社會對于環保的資金、人力、物力的需求。
2.2環保產業投資總量不足,投資效率低下
自20世紀末以來,中國的環境保護投資總量從1990年的109.06億元,增加到2000年的1014.90億元,整體上是不斷增加;環境保護投資占GDP的比例由1990年的0.63%提高到2000年的1.13%。1990~2000年的十年間,中國國民生產總值按照9.5%的年增長率增長,由此可知中國的環境保護投資無法滿足經濟發展對環境保護所提出的客觀要求。有限的環保投資,得不到最有效率的使用。多年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是困擾環保投資的另一大問題。污染處置設施的實際運轉情況就反映了這一問題。據統計,目前我國企業的污染處理設施,實際運轉并起到污染處理作用的占其中的1/3,有1/3處于半運轉狀態,另有1/3處于閑置不用狀態。環保設施的大量閑置,不僅起不到控制和消除污染物的作用,還造成了環保投資的極大浪費。
3.我國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創新的政策研究
首先,需要推動環保PPP。2017年9月底,財政部聯合建行等10家機構發起了規模1800億元PPP基金,據了解,兩批PPP示范項目共236個,其中環保類162個。目前,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力度逐漸增強,盡管許多項目并未切實落地,但由于PPP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尤其在農村環境治理等建設周期長、公益屬性強、收入回報低上作用巨大,因而未來極具發展前景。
其次,設立引導基金。今年年初,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助力創業創新和產業升級。具體到環保產業上,環保產業創投基金可以參股方式與地方或行業龍頭企業相關基金合作,主要投向早中期、初創期創新型環保企業。目前,已經有多個省級地方政府對戰略性環保產業創投基金相關工作做出了具體部署。
再次,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鼓勵民間資本采取私募等方式發起設立主要投資于生態環保等領域的產業投資基金。政府可以使用包括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內的財政性資金,通過認購基金份額等方式予以支持。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流程簡化,再融資比以前更容易。金融機構針對環保企業應該出臺更多的信貸優惠政策。
最后,構建一個多層次的綠色金融體系,對于環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綠色金融體系實際上是通過發行綠色債券、保險,用IPO(首次公開募股)的方式將社會資本引進到環保節能方面。而具體怎樣建立互聯網和綠色金融和環保產業的有機融合,確實需要政府和企業動腦子、想法子。環保產業將是一個增長點,而增長點在哪里,未來政策著力點就在哪里。
4.結束語
在市場和社會力量投入增加的背景下,未來幾年我國將形成巨大的環境保護市場規模,環保產業將逐漸成為中國新的經濟增長點,環保產業的春天值得期待。
參考文獻:
[1]洪其綠.中國環保產業投融資機制創新的政策選擇[J].綠色科技,2015,06:334-337.
[2]郭朝先,劉艷紅,楊曉琰,王宏霞.中國環保產業投融資問題與機制創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v.25;No.18008: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