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有紅
摘要:學生是民族的未來,小學階段對于學生的培養至關重要。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正在一點一點成長、發展與完善,各方面的思維也特別的活躍,學生對于很多知識有強烈的求知好奇心,要抓緊這個時期對學生進行各方面思維的培養。計算思維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之一,它可以開動學生的腦筋并帶有吸引學生的趣味性。在信息科技學科方面,如何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都是教師和學校的重大使命與責任。因此,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意義重大。
關鍵詞:小學階段;計算思維培養;策略與方法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漸發展,互聯網技術日益覆蓋我們的生活,對于互聯網的學習也深入到了學生的學習當中。利用互聯網去教育學生,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認識網絡,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鍛煉學生的各方面的思維,例如計算思維,以此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思考能力。筆者對與學生計算思維培養有關工作較為了解,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與見解,認為要想做好學生思維的培養工作,就要讓學校和老師認識到計算思維的重要性,樹立一種愛崗敬業的精神,并能夠及時發現和總結學生培養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及時找出相應的應對方法。
一、小學階段信息技術學科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重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有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的思維與能力都有待于老師的引導和教學,這都對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現在互聯網發展迅速,小學階段的教學也朝著更加現代化和自主化的方向發展,這就要求老師與學生要學會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學科的開展就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利用互聯網讓學生更加自主的去搜集資料,投其所好的去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加的完善自我,獲得更好地成長機會。
(二)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當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老師教學的重點和關鍵。在信息技術學科當中,利用網絡,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其實恰恰可以激起學生熱愛學習、探索學習的熱情,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把教學的內容與聲音、圖片、動畫和視頻結合起來,吸引學生學習中的注意力,讓學生獲得全方位的感知學習,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在小學階段的學習中既是對學生的挑戰也是對老師的挑戰。
(三)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索的心理取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小學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術學科的開展在計算思維的培養中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老師可以將教學的內容與聲音、圖片、動畫、音樂等進行結合,形象逼真,生動新穎,讓學生在立體的感官教學內容中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可以對學習內容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時,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處于最佳狀態,老師可以將學習內容由淺入深的進行教學,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去動手操作,既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又讓學生的計算思維得到提升。
二、小學階段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策略與方法
(一)感知性學習
在信息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很多概念老師講起來都特別的抽象,學生聽著也會感覺很陌生。這時就需要老師把抽象的概念抽出來,變成生活之中具體可見的實體,再配上圖片、視頻等一起進行感知,生動形象,這樣學生在學習培養計算思維的時候就會簡單很多,學生學習的也會非常的快并能非常輕易地掌握和應用,這樣學習起來變會輕松很多。例如教材當中有“典型圖示法”,互聯網有著海量的圖片資源,如果應用網絡,在教學過程中搜集圖片,讓學生也去搜集圖片,這樣便把抽象的學習任務變得具體了,學習也就更加便捷。
(二)動手操作,技術實驗式學習。
技術實驗式學習是計算思維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它是指通過特定的實驗環境、實驗操作、設備搭建、軟件操作等實驗式的技術性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具體的認識。技術試驗中,試驗的結果往往會跟實驗前學生的猜想、假設有一個強力的對比,讓學生產生強力的認知沖突,學生也不得不消除之前的假設和猜想去接受新的知識概念,這樣的學習會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在此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計算思維。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壓縮軟件的工作原理和價值意義,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開展一次壓縮實驗。在壓縮實驗中,學生一致發現:位圖文件壓縮率非常大,但JPG圖片和MP3文件壓縮效果微乎其微;DOCX文檔可以被壓縮,但壓縮效果不理想;最為驚奇的是,較小的文本文件壓縮后,文件反而變大了!“壓縮文件比原文件小了,壓縮軟件又是如何做到的呢?”“文件反而變大了,說明了什么?”通過一步步的好奇之問,讓學生愉悅地探究壓縮編碼的秘密,滲透數字化思維。
(三)通過對作品的推導鍛煉計算思維。
“作品逆推”就是對學生已經完成的作品進行逆向的推導以此鞏固掌握新知識和舊知識,培養計算思維。“作品逆推式”通過藝術性成品的呈現,讓學生對創作產生向往感,激發學生應用計算思維技術解構,分析作品“打磨”過程中需要采用的技術和思想,通過逆向推導,形成問題解決的流程與方法,最終通過鞏固原計算思維,發展新計算思維。例如,在教學“美妙的海洋世界”一課時,在課堂導入伊始出示已經完成的作品,在學生贊嘆于海洋世界的絢麗多姿時,適時激發學生逆向思考一個問題:“老師的美術功底很差,但是卻能把一條普通的魚做成了一幅這么美麗的圖畫,你來猜一猜,這是如何做到的?”學生通過原始素材與最終作品的對比,會調用原本的數字化處理思維思考問題解決的方案:“要用到復制”“不同的大小是通過縮放實現的”“還有翻轉”“用圓形畫水中的氣泡”……接著,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歸納數字化處理的完整方案。
(四)發揮學習任務的驅動作用。
在學習過程中,老師在講授完新課之后可以布置課下任務,把問題拋給學生,學生在課后可以根據課上老師所講的內容去做老師交給的作業。在課下可以思考老師所講,也可以思考自己所掌握的內容,在做老師布置的任務的時候,可以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想象力,去創造自己的作品,學生可以自己搜集資料,自己去思考問題,自己進行創造,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升自己的自主鉆研能力,這樣也發揮了老師布置的任務的驅動作用,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以及計算思維的培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網絡的大范圍普及,我們越來越感受到互聯網帶給我們的益處,人與人的距離縮近,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方便;利用互聯網學習的好處更是方便學生無時無刻不在接受新知識。現代社會,學生的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鍛煉學生的計算思維也成為學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學階段,學生各方面的思維都還沒有定型,具備可塑性、創造性,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是最好的階段。每個學校、每位老師都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信息技術學科的計算思維進行教學設計,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培養,讓學生有一個完善的計算思維,更具創造創新能力,以此提高每個地方的計算思維。
參考文獻:
[1]王榮量.思想實驗:一種適合計算思維的教學方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18):16-20.
[2]李峰,王吉慶.當代美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目標取向分析[J].電化技術研究,2013(12):76-85.
[3]王志強,毛睿,張艷 .計算思維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4]牟琴,譚良.計算思維的研究及其進展[J].計算機科學,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