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中國成立以來,鋼鐵工業一直占據國民經濟建設的重要地位,關系著國計民生。近年來,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甚至個別企業已經“資不抵債”。本文將通過三所上市鋼鐵公司對外報送的財務信息來進行償債能力分析,從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兩個層次分別進行對比分析,探索新政策下鋼鐵行業復蘇和發展的經營戰略。
關鍵詞: 鋼鐵行業;償債能力;償債策略
一、引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逐步發展,負債經營已經成為企業普遍采用的經營模式。一方面,債權投資具備利率固定、到期能收回本息和風險小等特點。另一方面,采用借款的方式籌資,風險大但成本較低,此外還會產生“稅收屏障”和財務杠桿。21世紀以來,鋼鐵行業的發展可謂是舉步維艱,步步為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銀行開始紛紛收緊對鋼鐵上市公司的貸款,償債能力的強弱將決定鋼鐵上市公司能否繼續從銀行獲得貸款。.
二、償債能力的含義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運用自有資產來償還債務(負債)的能力。負債是過去交易、事項形成的現行義務,履行該義務必然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我們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具備健康發展的潛力,就是看它是否具備支付現金和償還債務的能力。
三、我國鋼鐵行業的現狀分析
2013年開始,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同比下降6.49%,虧損額達到267個億,同比增長41.5倍。到2015年,我國鋼鐵產業多年高速發展累積“頑疾”越發凸顯,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財務狀況惡化,無序的市場競爭加劇。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取締地條鋼效果顯著,優勢產能加快釋放。但鋼鐵行業的環保壓力不斷加大,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等壓力日漸突出,行業仍面臨諸多困難。
四、鋼鐵上市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為能更全面對鋼鐵行業進行剖析和了解,本文以鞍鋼、包鋼以及寶鋼作為個案,通過對三家鋼鐵行業巨頭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的償債能力的分析和對比,解讀當代鋼鐵業的發展現狀(表中指標根據新浪財經網2016年9月-2017年9月各公司財務報表數據計算)。
(一)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短期償債能力就是指企業利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它反映了企業清償短期債務的能力,是衡量現代企業財務能力的重要參考項目。其主要指標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和現金流量比率等。
2.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3. 現金比率=(現金+現金等價物)/流動負債
4. 經營活動凈現金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分析
長期償債能力簡而言之是指企業償還長期負債的能力。考察一個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是否足夠良好,就要看公司的資本結構是否穩定,能否在連續經營期內盈利。評價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有:資產負債率、股東權益比率與權益乘數、負債股權比率和有形凈值債務率等。
2. 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總額/資產總額
3. 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4. 負債股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5. 有形凈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無形資產凈值)
五、綜合分析三所案例企業的償債能力
從全局看,目前鋼鐵行業的產量大,但市場需求不足,供求矛盾十分突出。由于鋼材價格的直線下跌,引起利潤空間的快速收縮,資金鏈出現斷裂,全行業的虧損隨之而來。本文選取的三家鋼鐵企業是發展較為成熟的大型企業,在償債能力方面,我們可以有一個簡單的結論:
包鋼的每個單項的償債能力均最弱,寶鋼具有更強的短期償債能力,而鞍鋼具備較強的長期償債能力。寶鋼在2016年與武鋼實施聯合重組,吸納了大量的資源并重新整合,短期的資金流動和周轉是三所企業中最穩健的。而鞍鋼作為發展歷史悠久的大集團,在長期償債能力上不斷加強,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相對更為穩妥。
六、新政策下鋼鐵行業的償債策略選擇
鋼鐵工業具有較長的生產周期,其投入和產出的時滯長,短期償債能力相對于其他行業比較弱,長期償債能力也遠低于其他行業的標準水平(當然也有部分大企業的盈利仍舊非常可觀)。在經濟危機過后,如何提高企業的償債能力,保障債權人的利益成為鋼鐵行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難題。以下羅列三個可關注的側重點:
(一)注重資產質量
首先,合理安排生產和銷售,加強存貨的日常管理。其次,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實時監督應收賬款的回收。最后,購置資產應與實際相結合,避免過度閑置資產而占用資金。
(二)科學舉債與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緊密相聯
進行銀行借款既有宏觀經濟的制約又有相關政策法規的限制;使用商業信用的籌資成本較低但對信譽要求相對高;而發行債券會提高負債的比重。因此,選擇何種舉債方式要與企業實際相聯系。
(三)制定合理的償債計劃
一個企業制定償債計劃,最重要的就是確保各項會計信息必須精準可靠。無論是日常的資金運作還是經營管理,企業都應當構建合理的科學償債體系,確保企業的基本生存和發展。
七、結論
對于短期、長期償債能力都較差的鋼鐵企業,應注意儲備足夠的流動資產,以保證短期債務的償還。其次,對于短期償債能力弱而長期償債能力強的企業,應預留足夠的流動資產,避免因大量資產用于長期投資而導致短期債務償付困難。再次,對于短期償債能力強而長期償債能力弱的公司,應注意流動資產的存量不可過多,避免資金的浪費。最后,對于短期、長期償債能力都很強的企業,只需在現有的基礎上提升獲利能力即可。總之,要在盈利的立足點把風險控制在企業能夠接受的水平,使整個鋼鐵行業的上市公司得到穩步、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賀世豪、肖彥.鋼鐵企業償債能力比較分析—鋼鐵行業“三巨頭”為例 [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6(10):111-112.
[2] 劉國興.基于鋼鐵行業的企業償債能力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 2016.(20):44-49.
[3] 王勝華.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償債能力與盈利能力分析[J].經貿實踐,2017(15):167-168.
[4] 李擁軍.鋼鐵上市公司2016年1-3季度償債狀況評估[J].中國鋼鐵業,2017(02):22-26+21.
[5] 倪潤森.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視角下我國鋼鐵行業債務問題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7.
作者簡介:黃微,女,1994年7月,廣西省南寧市,初級會計師,研究生在讀,企業財務與會計,廣西財經學院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53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