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曉康 楊靖
摘 要: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程度不斷加深,對于公路工程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強夯法具有操作簡單、效率高等優點,在路基施工中應用較為廣泛,能夠有效提高其承載能力及穩定性。為了保證強夯加固處理效果,應充分掌握強夯法加固機理,做好各項施工準備工作,規范施工流程,以此滿足公路工程施工要求。
關鍵詞: 強夯法;軟土路基;加固機理
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呈快速攀升狀態,目前機動車數量已經達到了2.9億輛,公路工程在使用過程中承擔了更大的交通壓力。路基作為公路工程基礎部分,其承載能力對于工程質量及使用壽命有著重要影響,應對此部分施工加以重視。強夯法能夠使路基結構土體充分固結密實。通過強夯施工能夠使原有土體的物理學指標得到改善,土體間孔隙率降低,進而有效提高路基承載能力。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強夯施工操作相對簡單,大幅提升了路基固結速度。但強夯加固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應充分了解公路工程地質水文情況,結合相關標準計算最佳夯擊次數及有效加固深度,確保滿足車輛通行需求。
一、強夯法加固機理
強夯法是為達到軟土地基承載力提升的目的,由相應高度利用重錘自由下落對土層夯擊,確保地基快速固結的重要手段。在沖擊力影響下,夯錘能夠沖砌上部土體,進而破壞土體結構,以此形成夯坑,且動力擠壓附近土達到隆起目的。于非飽和土地基,沖擊力對地基土壓密施工過程等同于實驗室擊實實驗,具有顯著擠密效果。于飽和無粘性土而言,在沖擊力影響下,土體極易出現液化現象,相比爆破、振動密實過程,壓密過程具有一致性。于飽和粘性土地基而言,錘擊作用下,受損害的地基土體結構一般位于夯擊點周圍,特定范圍內將有超孔隙水壓力出現于地基土體內,伴隨時間變化,將漸漸消除孔隙水壓力,以此固結地基土體、降低孔隙比及提升土體強度。
二、公路軟基加固中強夯法的施工準備
1、施工機械準備
在強夯法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強夯機、壓路機等相關的機械設備,在對施工現場勘測的基礎上確定所需設備的規格和數量,待機械設備進入施工現場之后,由專業的操作人員對設備的性能參數進行檢查,如果存在故障零件應及時更換。此外,一般情況下市政道路施工的工期相對較長,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于設備的保養和維護。
2、施工現場處理
首先將路基表層的碎石、植被等清理干凈,對于坑洼地帶及時填平,保證施工場地的平整程度,并用壓路機進行碾壓,提高基層的密實程度。隨后組織技術人員對路基的各項參數進行測量,確定需要強夯施工的范圍,將路基中線恢復。按照施工方案設計的要求測量出夯擊點的具體位置,并采用明顯的記號將其標記出來,為后期的夯擊施工提供具體的標準和參考。
3、夯機就位
在夯機就位之前,如果在其位置附近存在坑洼地帶,需要及時進行填平壓實,防止對夯機安放的水平程度造成影響。隨后將夯機運行至指定的位置,夯錘的中心與夯擊點的位置保持一致。并根據相關標準的要求對錘定點位置的高程進行測量,如果在此過程中錘頂存在傾斜的問題,需要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在起重機械部分應預先做好相應的安全裝置,避免在夯擊施工時出現臂桿后仰的現象,保證自動脫鉤裝置的靈活性,使得夯錘在運行的過程中處于平穩的狀態。
三、公路軟基加固中強夯法的施工流程
1、測量放樣
測量放樣施工必須嚴格遵循設計規定進行,6米為夯點間距離。布設樁形時以正方形為主。在第一遍正方形中心點位置布設第二遍夯點,各個夯點位置可通過全站儀及鋼尺標進行標示,一般選用的標示材料為白灰與木樁,隨后測量各個夯點原地面高程。160kpa與180kpa為夯前原地表檢測的地基承載力,與施工規定相比較小。施工前期,強夯處理范圍內水位與3.5米相比較低,如3.75米等。逐點夯擊,對各點位進行夯擊作業,測量其沉降量與孔隙水壓力,并進行詳細記錄。
2、碎石鋪設
如飽和細顆粒土存在于地表內或具有較高地下水位時,必須將碎石層鋪筑到亞粘土表面,將其鋪設厚度在2米范圍內進行有效控制,碎石鋪設功能為對承受強夯機械進行持力,同時控制沖擊波出現的上部土層松動情況,并達到及時消散超靜水壓力的作用。
3、夯點施工
夯擊公路工程軟土地基前,必須準確標注第一次夯擊位置,一般選用的材料為小木樁與石灰,確保其誤差在5厘米以下,為測量地面高程提供便利。夯點施工可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公路工程軟基施工前,先對施工場地進行平整作業,對場地標高進行復測,確保其與設計起夯面標高規定相符合,隨后通過全站儀向施工場地內進行施工圖角點引測,并進行坐標控制。通過監理人員檢驗后,確保其質量符合施工規定,再選用一般經緯儀,根據施工圖進行第一遍夯點布設,并用白灰標識出夯點位置,為夯錘準確就位提供便利。強夯機械設備就位后,應先測量夯錘落距,同時選取有效方案,避免夯擊過程出現偏差,保證每擊都能符合相關規定,如單擊夯擊能等。于此同時,對就位后的錘頂面標高與地面標高進行測量,為夯坑深度計算提供便利。起重機就位后,將夯錘向預定高度起吊,并將脫鉤裝置開啟,等到夯錘脫鉤自行落下后,將吊鉤放下,進行錘頂高程的測量。如兩擊無法滿足沉降需求,必須將石塊填實到夯坑內,隨后連續夯擊。確保其符合施工規定后,方可停止夯擊作業。
第二階段,完成第一遍夯點施工后,在監理工作者的監督下,必須進行夯坑回填、場地平整機地面抄平作業。隨后再次利用全站儀向施工場地內進行施工圖角點引測,并進行坐標控制。同時,可選用白灰進行夯點標識,該施工方式和第一階段相同。
第三階段,該階段為滿夯施工,不需要布設夯點及觀測夯沉量,只需要對夯擊數、夯錘落距等進行有效控制。平底鑄鋼錘(2.4米)為本工程夯錘,25噸為夯錘重量。完成滿夯施工后,場地整平時,可選用推土機進行施工,平整碾壓標高必須符合施工規定。
4、質量控制
夯擊時夯錘的氣孔要暢通,夯錘落地時應基本水平。各夯點應放線定位,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及漏夯應及時糾正。強夯施工時應對每一夯擊點的單夯夯擊能量、夯擊次數和每次夯沉量等進行詳細記錄。各施工班組必須嚴格按照設計文件確定的施工參數進行施工,牢固樹立全局觀念,服從統一指揮按照質量認證質量條例控制質量。施工前認真閱讀施工技術文件,并層層進行技術交底,做到所有施工人員對設計要求、質量標準、施工方案人人心中有數。每打一個夯點,記錄員應對號進行記錄,并在施工圖上圈記,避免錯位和漏夯,發現偏差和漏夯時糾正。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大量新技術、新材料被廣泛地應用到公路工程建設行業,進而推動公路事業的快速發展。除此之外,在不斷提升工程建設力度的同時,還大大增加了工程建設的復雜程度,這種情況下要求必須不斷提升施工技術水平。強夯法施工技術作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技術之一,只有提高施工技術水平、規范施工流程,才能將其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才能實現公路工程經濟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張桂臣.強夯法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12(03).
[2] 張潔玙. 某機場高填方道槽區快速沉降穩定關鍵技術[J].施工技術. 2016(07).
[3] 李萬莉,顧明浩.沖擊加速度測試法在強夯實時檢測中的應用[J]. 中國工程機械學報. 2013(05).
[4] 段純萍.高能級強夯法在地基加固處理中的應用探討[J]. 山西建筑. 2012(06).
[5] 楊文興. 淺談強夯法在二級公路改建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 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