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攝影記者拍攝深圳變化發展20年的感悟"/>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薛云麾
內容提要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攝影記者如何在這一大命題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視角?本文作者經歷了邊防軍人、通訊員、新聞工作者的多重角色轉換,本文講述了他20余年拍攝深圳發展變化的感悟。
深圳的故事始于春天,而夏天的激情、奔放,則更像這座城市的內在性格。深圳是一座讓每一個踏上這片熱土的年輕人,都覺得有夢可追的神奇地方。我也是這樣,在這片不斷創造奇跡的土地上追尋新聞攝影的夢 想。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這個令人熱血沸騰的年度,我整理這些年拍攝的照片發現:在不知不覺中,我記錄了這座城市的發展,經歷了這座城市很多重要的歷史時刻,現在陪著這座城市進入新時代。
21年前,我在深圳度過第一個夏天。烙印在記憶深處的不是炎熱,而是一場瓢潑大雨。1996年底,我從云南應征入伍到深圳公安邊防六支隊。1997年7月1日,我和戰友們駐守在緊鄰香港的深圳河邊,親身經歷了香港回歸祖國的偉大時刻。21年過去了,我仍清楚地記得,凌晨時分的大雨淋透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的臉上,除了雨水,還有淚水。入伍前的我還是個懵懂的彝族農家娃,彼時經過部隊半年多的磨礪和教育,已經明白了香港回歸的重大意義。多年后回想那一刻,我深深地體會到,命運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在歷史大潮中,留下屬于我的淡淡的一筆。
我們這批兵,被稱作“回歸兵”。從昆明坐火車到深圳,整整三天。一出車站,眼前繁華、炫目的城市景象讓我當場就震驚了。還沒等心境平定下來,我們便被送到了位于邊防線附近的部隊營房。在做“新兵蛋子”的很多個夜晚,當我沿著盤山路巡邏,或是伏在一人高的蘆葦蕩中執行任務時,總會遙望著深圳河兩岸的萬家燈火,好奇在兩座城市中發生的故事。
香港回歸前后,深港邊界引起全球媒體的關注。我進入機關報道組,經常陪同媒體深入邊防線、深圳河周邊采訪。在這期間,我有幸接觸了許多優秀的記者,他們鼓勵我學習攝影,教我如何采訪,在這段時間里,深圳河邊的故事就已經進入了我的腦海里。后來,許多媒體都發表過我的新聞照片和稿件,我成為了小有名氣的通訊員戰士。
2001年2月的一天,部隊得到線索,當日有偷渡客準備從深圳梧桐山偷渡香港,我和戰友們早早潛伏在他們的必經之道。潛伏點閘門山是梧桐山的一個小支脈,突出的小山頭上草木茂密。潛伏了一整夜,戰士們渾身都被露水打濕,蚊蟲在四周嗡嗡地飛來飛去。我憑經驗找了個最佳拍攝地點,渾身上下被蚊蟲叮咬得奇癢難忍。突然,身旁的戰士柱子用手肘碰了碰我,小聲說:“班長,有情況!”我順著他指的方向一看,四個青年男子從長嶺公路邊露面了。他們左顧右盼,見無人注意,撒腿就往山上竄。5分鐘后,眼看著那四人邁著飛快的步子,走到了鐵絲網邊準備攀爬,忽聽排長一聲命令:“上!”戰士們立即從草叢中沖出,那四人一驚,立刻四散逃竄,但幾個回合就被擒獲了。經訊問,這伙人正是偷渡客。
新聞照片《直擊反偷渡》獲得第十二屆中國新聞獎。情急之下拍攝的畫面不太清晰,但晃動的影像完整再現了當時的緊張瞬間。這段經歷點燃了我的夢想——成為一名攝影記 者。
此后,我持續記錄深圳河邊的那些人和事,留下很多珍貴的畫面。隨著深圳經濟發展以及深港兩地的合作加深,一些當年的邊防巡邏道功能發生了變化。例如,梧桐山盤山公路、蛇口望海路,都是在原巡防路基礎上拓寬修建成的城市要道;大梅沙、深圳灣一帶的巡防路,如今改造成供市民休閑的海濱棧道和綠道。曾經的國境邊防線逐漸變成邊防管理線,后來又成為深圳城市的風景線。
這些變化匯聚成一張張照片。站在改革發展的角度回顧這些照片,我們會發現一次次的點滴變化匯聚成現在的豐碩成果。而攝影記者的任務,就是記錄每一個不經意的變化,經過時間的發酵,你會為這些照片找到歷史坐標。
2001年退伍時,我找到當時《深圳法制報》的攝影部負責人自薦。憑著一份執著,我得到了這份攝影記者的工作。新兵執勤時一直遠觀的城市,終于接納了我。

□ 上圖為2005年8月6日,深圳蛇口東角頭碼頭,落日余暉下,漁民結束一天的勞作,漁船回港。后來,這里被填平,以便建設深圳灣大橋。

□ 中圖為1997年初拍攝的深圳邊防一線巡邏路,緊鄰深圳華僑城世界之窗風景區。2006年后,這里被深圳華僑城建成了以生態濕地保護為主的主題公園——歡樂海岸。

□ 下圖為2000年4月19日,粵港警方集結2000余警力在深圳河羅芳村段進行兩地互動實戰演習。這是兩地警方首次大規模演習。那一時期,深圳河沿線時常發生偷渡和走私活動。
(一)著眼法制報道,記錄轉型百態。《深圳法制報》是政法類報紙,報紙的報道內容多為輿論監督,我的鏡頭更多地記錄了深圳人的故事,講述百態人生。2005年,在深圳一個鬧市街頭,一名男子用菜刀挾持一名男童與隨后趕到的警方對峙,情急之下,男童的母親用自己的身體換歹徒刀下的兒子,在驚心動魄84分鐘的對峙后,勇敢母親又勇奪架在脖子上的菜刀,歹徒被制服。當時我接到報料后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用鏡頭拍下了“刀下換子”的時刻。《勇敢母親刀下換子》的新聞照片獲得2006年人民攝影報“金鏡頭”(2005年度)突發新聞類單幅銀獎。
(二)著眼于經濟、文化報道。2005年,我加入深圳報業集團《深圳商報》攝影部,著眼于經濟、文化方向的報道。2005年5月22日,深圳福田深圳河畔的漁農村響起一聲沉悶的爆炸聲,十多棟高樓在幾秒內朝著既定方向倒下,拉開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大幕。這次爆破計劃爆破16棟高樓,16棟高樓中共有5800個炮眼,炸藥680公斤。總面積5.1萬平方米,在我國爆破史上沒有先例。這一事件被國內外的媒體稱為“中國第一爆”,它不僅包含了深圳在寸土寸金中心區內進行城中村改造的艱難曲折,更重要的是,它的改造和規劃建設為深圳城中村改造模式貢獻了新范 本。
在這次“中國第一爆”現場,我同時架起兩部相機,眼睛沒有離開過現場和鏡頭。據報道,此次爆破從按下電子打火按鈕到高樓全部倒塌,歷時不過30秒——我沒有錯過這30秒。親歷“中國第一爆”,不僅僅讓我見證了歷史時刻,更重要的是此事給了我啟發:深圳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此,我開始用鏡頭關注城中村,關注城中村、城市、人三者之間的發展進程。我開始尋找拍攝深圳大大小小的村落,走進人們的喜怒哀樂。
(三)利用無人機豐富拍攝覆蓋面。2012年12月,中央為前海的發展定下方向。忽如一夜春風來,改革發展的浪潮在前海這片土地上風起云涌。2009年初,前海片區開始清灣、填海,我從那時起就不間斷地進行拍攝,記錄。那時,前海很小,入口處是一個小碼頭,名曰鯉魚門。每天都有漁民進港停船,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市場,晚上有海鮮宵夜。再往里走,是個魚塘,靠海的地方則是養蠔場。這一時期,周邊一帶以填海為主,方圓十公里以內沒有什么制高點,從平面拍攝變化并不大,拍來拍去都是些雷同的畫面。2013年,無人機的普及促使我嘗試用新視角拍前海建 設。

□ 上圖為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拍攝的深圳河兩邊發生的巨大變化(攝于2017年1月)。

□ 中圖為2017年2月26日,深圳灣海濱休閑帶上,一名市民在晨練。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灘涂也是邊防巡邏道,經過十年改造,曾經的邊防線如今變成了市民觀光休閑帶。

□ 下圖為2010年10月4日,深港居民通過羅湖橋往返兩地。羅湖口岸是溝通深港雙城的紐帶。
無人機提供了更廣闊的視野,可以盡可能地記錄前海全景。新視角讓我從更多角度記錄城市的變化。填海,鋪設管道線路,拍賣第一塊土地,第一座寫字樓封頂……立體全方位的拍攝令城市故事更加豐滿生動。可惜, 2017年春節后,前海片區禁飛了。此前的無人機照片,更具價 值。
早年,一些攝影師拍攝的反映深圳產業發展的影像作品——如蛇口打工妹、大芬村畫工、華強北電子市場興衰等,他們用生動的畫面、激烈情感沖突,引起巨大社會反響。近年,深圳的發展進入快速通道,越來越多根植于本土的科技、金融企業從這里走向全國乃至世界,“深圳制造”開始成為創新、創意的代名 詞。
當下科技、金融等現代服務行業企業的創新發展與早年的傳統行業有很大不同,呈現出不少拍攝難題。難題之一:無法接近。許多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非常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或者“實干型”的創業者比較低調,不愿意企業在媒體上過多曝光。難題之二:沒有精彩畫面。沒有生產線,沒有人頭涌動,一家年產值過千億名列世界500強的民營企業,其位于深圳的總部占地可能僅有一層寫字樓,工作人員的日常就是對著電腦屏幕或開會。因此,“拍什么”是個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這就意味著攝影記者需要有更敏銳的觀察力、巧妙的拍攝技巧、以及溝通的綜合能力。這些難題是攝影記者拍攝新時代創業、創新題材時必須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