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老公的好友譚明一家相約去云南昆明玩,他夫人孟梅張羅著訂酒店、制定旅行路線,我們只管坐享其成。
可是,一走進昆明那家酒店,孟梅的臉就氣得通紅,我們也是目瞪口呆,因為那酒店真的太差,房間狹小不說,墻上還布滿污點。孟梅急切地找酒店方理論,我們的興致也一掃而光。
一行人只有譚明不生氣,他帶著好奇的孩子們到處看,還做夸張驚訝狀,逗得他們哈哈笑。然后,他打電話找昆明的朋友幫忙重新訂酒店,又到外面轉了幾分鐘,回來驚喜地告訴我們:“附近風光不錯,我們去看看。”
接著,譚明領著大家到翠湖公園看美麗的紅嘴鷗,然后又帶我們漫步在云南大學的銀杏大道上……我們邊走邊看,邊聊邊吃,一直到燈火通明時才回到酒店,完全忘記了剛才的不愉快。而此時,譚明的朋友已在酒店等我們。很快,我們換了一家舒適的新酒店。
互道晚安時,我看到孟梅挽著譚明的臂彎,斜靠他肩膀上朝我們幸福甜笑,眼神洋溢著滿足。
其實,4年前譚明和孟梅之間還劍拔弩張,夫妻倆常會氣鼓鼓出現在我們家。譚明說孟梅是“工作狂”,不賢惠,還查他行蹤;孟梅臉上氣得長滿紅疙瘩,指責譚明亂發脾氣,大男子主義,害怕她進步。
直到有一天,譚明出事了。那天,就像電視劇橋段一樣,夫妻倆在電話里唇槍舌劍,譚明正開車,一激動開進了河里。聽到消息時,孟梅淚如雨下:“讓他活過來吧,我再也不跟他生氣了!我再也不跟他生氣了!”好在譚明命大,真的活了過來。他在醫院躺了三個月,孟梅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譚明竊喜:“不生氣的愛人原來這么可愛啊。”
可等譚明出了院,孟梅又開始發起了脾氣,但她現在孤掌難鳴,譚明壓根不跟她計較。譚明說:“人生不長,婚姻更短。不生氣,不閑著,好好愛,才不會后悔。”
死而復生,他就明白了這一點。
暑假里,婆婆打電話給譚明,說想兒子和孫子了,要來這住幾天。譚明握著電話乖乖地答應:“好的,我去車站接您和爸。”掛了電話,孟梅嘴噘得老高,大聲質問譚明,為何不經她允許就同意公婆來住,這段時間正是她工作的關鍵時候。
譚明不再像之前那樣硬碰硬地據理力爭,只是笑:“你忙你的,我來接待爸媽。放心,你會是個好兒媳。”說完,譚明喊兒子一起出去散步,回來時,抱著大束玫瑰花遞到孟梅懷里,說:“鮮花獻美人。女王達人,請賞賜一個微笑吧。”孟梅真的就笑了。
第二天中午,孟梅在辦公室收到一份快遞來的豐盛午餐,有炒螺螄、蜜汁叉燒肉、素三鮮,還有一塊香甜的提拉米蘇蛋糕。不一會兒,譚明的電話打來,說:“媽做的午餐好豐盛,非要給你送一份不可。”
晚上回家,餐桌上有孟梅垂涎已久的蚌肉豆腐煲和小龍蝦,還有毛豆炒青腌菜。婆婆拉著孟梅的手,感激地說:“譚明說這青腌菜是你專門為我們做的,我們中午就吃了好多。”
孟梅看看譚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連忙給婆婆盛飯,說:“您中午做的炒螺螄才是真好吃呢,味道又鮮又濃。”婆媳相視而笑,也算是一笑泯恩仇了。
那幾天,一向少曬“朋友圈”的譚明拍了不少以“老媽和老婆”為主題的照片發到微信上。幾天后,送走心滿意足的二老,他興奮地對我們說:“不生氣,不閑著。我的‘好先生口訣初見成效。呵,再接再厲!”
孟梅在汽車企業市場部工作,競爭激烈,30多歲的她怕被后起之秀趕超,經常加班到深夜。
一天清晨,譚明問她:“老婆,你的例假遲到了吧?”孟梅愣住了,譚明遞上早孕試紙,說:“趕緊去驗驗。”可孟梅連驗兩次都是陰性。沒懷孕,意味著“大姨媽”罷工了。很顯然,她的身體出了問題。
去醫院一查,果真,是多囊卵巢綜合征。孟梅嚇傻了,譚明握著她的手與醫生詳談。醫生看看已略顯發福的孟梅,說:“除了吃藥,建議加強運動,還有保持心情愉悅。”
30多歲減肥可不像20多歲那么容易。在健身房揮汗如雨地鍛煉了十多天,孟梅不想堅持了。譚明手一揮:“老婆,咱們去游泳吧,我教你。”孟梅愣住了,問:“你不是旱鴨子嗎?還能教我游泳?”譚明自信滿滿:“我這幾天在單位每天上午就把工作做完,中午和下午泡游泳館。現在,我差不多能參加奧運會的游泳項目了。你放心,當你的教練沒問題。”
孟梅悻悻地跟譚明去了游泳館。她從小怕水,從沒游過泳。這回一下水,她便渾身戰栗,像藤蔓一般纏著譚明的身體。譚明抱緊她,柔聲對她說“不要怕”,可孟梅就是怕,越纏越緊……那天晚上回到家,一向失眠的孟梅在譚明懷里睡得酣甜,白天她是叱咤職場的女強人,此刻只是他譚明的小嬌妻。
第二天,孟梅不去游泳館了。譚明說:“好,留著下次你生氣時去。”他開始帶她跑步,沿著小區周邊探索,不斷發現新風景,漸漸地,跑步成了享受。重要的是,孟梅不再為生氣而睡不著了,因為只要她生氣,譚明就會把游泳服準備好,拖孟梅去游泳館。在那里,他是她的樹,她是藤,開滿鮮花的藤。
有一天,兒子的老師給孟梅打電話,說孩子上課不認真,總在紙上涂鴉。晚上,孟梅訓斥孩子。譚明捏捏她的耳垂,說:“今晚想去游泳嗎?”孟梅瞪他一眼,譚明把她推出兒子房間,說:“孩子交給我,您忙自個兒的去吧。”
也不知譚明做了什么,反正老師又在微信群里表揚兒子了。一個月后的暑假,譚明帶兒子去了北京。他給孟梅發回一段視頻,內容是孩子在一副色彩鮮艷的抽象畫前沉思。那一刻,孟梅突然覺得,自己那晚不該那么兇狠地罵兒子,因為她根本不了解兒子在想什么。
幾天后,父子倆買回很多本畫冊,全是達芬奇、拉斐爾、梵高、莫奈、畢加索等大畫家的作品。譚明又去買了幾本寫生本,周末時全家一起去寫生,畫樹葉,畫花朵,畫山,畫水,畫人。兒子答應爸爸會認真學習,只在允許的時間里盡情畫,而爸爸的陪伴讓他更熱愛美術。
慢慢地,一家人的包里都常年備了寫生本。偶爾,孟梅在工作間隙也忍不住畫上一幅。筆尖輕觸紙面的沙沙聲,讓她的心也漸漸平靜。
兒子考上中央美術學院那天,孟梅也晉升為分公司負責人。那天晚上,譚明去慶功宴酒店接她,夫妻倆聽到角落里有同事議論:“娶了孟梅這樣的女強人,她老公一定過得憋屈。”孟梅拉過譚明的手,十指緊扣,輕聲問:“老公,你生氣嗎?”
譚明一把擁過她,在耳邊輕語:“我這個好先生從不生氣,也不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