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外傷性急性硬膜外血腫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外傷性急性硬膜外血腫患者58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術后引流時間、并發癥發生率、血腫清除率和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質護理在外傷性急性硬膜外血腫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 外傷;急性硬膜外血腫;優質護理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外傷性急性硬膜外血腫患者58例,均經過頭顱CT檢查確診為外傷性急性硬膜外血腫。依據患者來院就診的次序進行分組,偶數者分入對照組,29例;奇數者分,觀察組,29例。對照組男19例,女10例;年齡25—71歲,平均(46.5土4.8)歲;外傷時間0.5一12 h,平均(2.5土0.4)h;外傷原因為車禍15例,摔傷或跌落傷8例,其他6例。觀察組男18例,女11例;年齡23—68歲,平均(44.5土5.6)歲;外傷時間1~10 h,平均(3.0土0.3)h;外傷原因為車禍13例,摔傷或跌落傷9例,其他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外傷時間、外傷原因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家屬或其本人對本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知情同意,且已經得到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方法: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密切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以及生命體征變化,因為硬膜外有血腫中間清醒期,應避免觀察不到血腫增大的危險時刻,否則會錯過良好的手術時機。必要時給予對癥治療;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進行顱內血腫清除術。對照組在整個圍手術期給予常規的護理干預,主要護理措施如下[1]。①給患者創造一個清新、潔凈的病房環境;②術前、術后給予患者充分的協助指導,術中給予手術醫師必要的護理配合;③患者術后安返病房后給予密切的病情觀察和護理;④給予患者科學的飲食、睡眠指導。
觀察組在以上護理措施的基礎上給予優質化的護理干預,主要護理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干預:外傷性急性硬膜外血腫患者面對嚴重的頭部外傷,在心理上往往產生不良心理情緒,如焦慮、抑郁、煩躁,甚至驚恐等。這些不良情緒不僅會加重病情、延長病程,還可能直接導致患者產生對治療的消極態度,失去治療信心而不配合治療。因此,護士在患者入院后便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態,發現異常后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如與患者多溝通,向患者講解類似經積極治療后順利康復的病例,以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和對治療疾病的信心[2]。②術前的指導:在術前向患者認真講解術前準備工作,指導患者進行科學的飲食、睡眠及胃腸道準備;同時護士還要積極提醒并協助患者完善肝腎功能、血尿常規、心電圖、血生化等檢查。③術中護理:術前30 min內準備好引流管、常規頭顱手術器械、可吸收線、手術需要的儀器設備等,并做好調試,使各儀器處于工作狀態;巡回護士要做好患者信息的核對工作,主要包括住院號、床號、姓名、年齡、性別及術前用藥等;在手術過程中要遵循“少擠壓、不接觸”的原則,給手術醫師傳遞手術器械時動作須輕柔,以避免人為意外的發生;術中器械護士要熟練掌握手術的操作步驟,同時密切觀察手術進度,及時、準確地將手術器械提供給主刀醫師,或接過主刀醫師手中的器械。④術后監護及病情觀察:在患者術畢安返病房后護士要及時給予24 h心電監護,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脈搏、體溫、血壓,并定期(1次/h)做好病情記錄,如有異常要及時告知管床醫生。⑤加強病房環境管理:對于患者的病房環境要有一個嚴格的病房管理制度,做好病房內的空氣消毒,定時對病房通風換氣,保持病房溫度22~25℃,空氣濕度50%左右;此外,每周還要對病房內的床、桌子、空氣等做1次細菌監測。⑥術后引流管護理:患者術畢安返病房后護士要及時將引流袋固定在合適的位置,理順引流管并定期查看,以免引流管出現受壓、扭曲等情況;同時護士要定期觀察和記錄引流液的色澤、渾濁度、引流量,若有異常情況發生,要及時告知主治醫師進行處理。⑦飲食指導:患者要保證營養充足,宜進食高纖維素、高蛋白、低糖食物,同時還要多吃水果、新鮮蔬菜,且盡量少食多餐和細嚼慢咽,必要時使用靜脈營養支持;尤其是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要更加注意補充適量的微量元素和保證充足的營養。⑧用藥護理:在患者進行藥物治療過程中,及時監督或提醒患者嚴格遵醫囑用藥,并對患者用藥名稱、劑量及服藥后的不適癥狀等方面做好記錄,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告知主治醫師進行處理。
觀察指標:①患者的術后引流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率),血腫清除情況(率);②患者或家屬對治療期間的滿意度;滿意度=c非常滿意+滿意)例數/29例×100%。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6.O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術后引流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率)、血腫清除情況(率)比較:觀察組術后引流時間、并發癥發生率、血腫清除率均分別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
兩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滿意度96.6% (28/29),高于對照組的75.9%(22/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在臨床上外傷性急性硬膜外血腫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外傷性并發癥。這類硬膜外血腫大多位于硬腦膜和顱骨內板之間,患者死亡率約lO%,在顱腦損傷中屬于較為嚴重的繼發性病變[3]。有研究顯示,部分患者在發生硬膜外血腫后還會繼發急性硬膜下出血,此種情況下患者的致殘、致死率成倍增加[4]。因此,對發生外傷性急性硬膜外血腫的患者要及時進行臨床急救治療,并積極完善相關影像學檢查,盡早確診,患者一旦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癥狀,要立即手術治療。
本研究結果提示優質護理干預更易于被患者接受,使患者滿意。
總之,對外傷性急性硬膜外血腫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血腫清除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提高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謝春意.急性硬膜外血腫清除術1例術后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8):112-113.
[2]徐永華,林朝群,馮元,等.急性硬膜外血腫的觀察及護理[J].四川醫學,2004,25(1):122-123.
[3]蒲菊.人性化護理在急性硬膜外血腫中的臨床護理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140-141.
[4]張琳.對行手術治療的急性硬膜外血腫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4,11(1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