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流
比特幣到底是什么
在2008年前后,全球爆發了金融危機。在這個大背景下,一個日裔美國人中本聰提出了比特幣的構想。在他的構想中,比特幣沒有固定的貨幣發行方,而是由計算機的算力生成。制造比特幣的過程好比是采用大量計算機去解方程組,當計算出結果后,你就擁有了相應的比特幣。
這樣一來,任何接入網絡的計算機都可以用于制造比特幣。換言之,只要擁有計算機和網絡,任何人都能參與制造比特幣。這使比特幣成為不受任何國家政府控制的貨幣,其支持者一廂情愿地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之所以爆發,源于某大國政府不受限制地濫發紙幣,而比特幣則擺脫了政府的控制,不會被濫發,是一種完美的貨幣。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任何人都能參與制造比特幣,比特幣不是也會因參與制造者眾多而導致濫發?
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時做了一個限制,將比特幣的總量控制在2100萬枚,而且其制造速度與制造比特幣的計算機算力成反比。也就是說,參與制造比特幣的人越多,獲得比特幣的速度就變慢。打個比方,制造比特幣有點兒像去淘金,一開始大家可以找到許多金子,然而金礦里的金子隨著時間推移被不斷開采,大家找到的金子會變得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參與的人越多,每個人分到的金子就越少。
中本聰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控制比特幣的制造速度,力圖避免發生通貨膨脹。
從本質上說,比特幣就是消耗電力和計算資源獲取一個數字符號。而且這個數字符號被全球部分人認可具備一般等價物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具備貨幣的功能。
比特幣有那些特點
比特幣具有去中心化、全世界流通、隱匿性等特點。
去中心化指的是比特幣的發行和清算都不依賴于中央銀行。美元、英鎊、人民幣等貨幣由國家發行。而比特幣則不一樣。它是由計算機算力制造出來的,因而其發行與任何一國的中央銀行都沒有關系。
同時,比特幣的清算也沒有一個中心化的支付系統。什么是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呢?以人民幣為例,我們在網上購物時,通過工行網銀向賣家賬戶打款1000元。如果賣家也是工行賬戶,那么,只是工行在你和賣家的賬戶上做數學加減法。如果賣家的賬戶開設在農行,那么,就會在工行和農行之間發生資金轉移,這時候就由中央銀行的清算系統來完成,在工行的賬戶上做減法,在農行的賬戶上做加法。
在整個過程中,中央銀行清算系統就是一個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每一筆資金的流向,各賬戶有多少資金,只要查閱央行及各商業銀行的記錄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相比之下,比特幣是分布式的虛擬貨幣,采用了類似“廣播”的清算模式。當發生一筆交易之后,會自動向臨近網絡節點的用戶廣播,這些用戶在收到信息后又向周圍網絡節點的用戶廣播,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向整個傳播,從而使這筆交易被整個網絡承認。
全世界流通指的是只要能接入互聯網,任何人都可以制造、出售比特幣。而且這種行為不受國家限制。舉例來說,在中國人們使用人民幣,但若要到國外,就必須兌換外匯,使用國外的貨幣。
而比特幣則可以跨越主權國家邊界的限制,只要交易雙方都認可比特幣,它就能跨國流通。而且由于比特幣不受任何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控制,因而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轉移。
隱匿性指的是比特幣允許使用者匿名支付。在傳統銀行的轉賬交易中,轉賬雙方的身份都記錄在銀行的數據庫中。而比特幣交易可以在匿名的情況下完成,第三方很難查實交易雙方的身份。
比特幣的三大風險
比特幣交易之所以被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叫停,主要是它本身存在很大風險和隱患。
首先,比特幣可以繞開政府監管。由于比特幣交易具有高度隱匿的特點,這就使政府很難監控交易過程。舉例來說,在維基解密成為美國政府的眼中釘之后,美國政府迫使維薩、萬事達卡、貝寶等支付公司關閉了維基解密的支付渠道。隨后維基解密使用比特幣進行支付,規避了美國政府的監管。
比特幣的隱匿性還使政府無法通過資金流向去追蹤違法犯罪活動。這使比特幣在很多灰色領域、血色領域大行其道。舉例來說,幾個月前,勒索病毒在全球肆虐,黑客就曾要求受害者用比特幣支付贖金。除此之外,比特幣還被大量用于逃稅、洗錢、走私、販毒、人口販賣、人體器官販賣等非法領域,甚至還有一些勢力使用比特幣資助恐怖組織。
正是因此,俄羅斯總統普京公開聲明:類似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構成嚴重風險,允許人們洗錢、偷稅漏稅,甚至資助恐怖主義活動,制造那些勢必會影響到普通公民的欺詐騙局。
另外,由于比特幣具有全球流通的特性,國內的財團可以將人民幣換成比特幣,然后再與國外的財團達成交易,將比特幣兌換成美元或歐元。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規避政府的外匯監管。一旦此類交易達到一定規模,就有可能對國家金融安全造成負面影響。
其次,比特幣本身毫無價值。進入奴隸制社會以來,人們廣泛使用金銀等貴金屬作為貨幣。在確定金本位后,國家發行的紙幣有相應份量的黃金作為擔保。雖然現在的紙幣已經與黃金脫鉤,但一國發行的紙幣是以該國的國家信用作抵押,該國的財政收入、自然資源、工業農業生產能力、黃金存儲、外匯儲備等都是紙幣的有力保障。
相比之下,比特幣并沒有相對應的黃金做擔保,也沒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為比特幣背書,這種網絡貨幣本身不具備任何價值。比特幣的價格完全是由國際炒家幕后操控的。
最后,比特幣的設計存在瑕疵。我們的賬戶里有多少錢,在銀行的數據庫記錄里可查到,除了銀行,任何人都無法修改賬戶數據。而比特幣本身沒有中心化的支付系統,它是采用讓大多數用戶知曉的背書方式,也就是只要51%的網絡節點用戶認為你的賬戶里有100枚比特幣,整個網絡也就對此表示認可。
那么,一旦某個利益集團甚至國家操縱了51%的計算機算力,就足以隨意操縱交易,修改用戶賬戶中的比特幣余額。誠然,有觀點認為現今整個比特幣網絡的算力已經很強大,很難被顛覆。但要注意,比特幣的算力高度集中化并不是偽命題。目前,全網70%以上的算力就集中在中國。
此外,計算機技術的進步是非常快的。在幾年前,科學家們還在研發10P級的超算,而在去年100P的“神威·太湖之光”就已經問世了,而且科學家們正計劃在2020年研發出1000P的超算。正是這種技術進步速度,使過去看起來擁有較強算力的網絡,在新的技術面前就顯得很一般了,未來的國家級攻擊者完全可以憑借更先進、性能更強大的計算機一舉操控51%以上的算力。
如此看來,比特幣的諸多風險決定了投資比特幣完全就是參與一場風險極高的金融賭局,很有可能會讓普通投資者血本無歸。且非常適合被用于各種非法活動,甚至可能對國家金融安全造成負面影響。所以,中國、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叫停了比特幣交易。
(據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