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小肥皂的創業初體驗
“我剛上大三的時候就開始嘗試創業了。”回憶起創業的“第一桶金”,鄧洋洋有些自豪。大三時,鄧洋洋發現身邊突然掀起了一股手工皂的熱潮。不少女生迷上了這些形狀各異、花樣繁多的手工皂。
“肥皂的工藝并不復雜,我也可以做啊。”鄧洋洋開始琢磨自己做手工皂。“幸好大學城學校多,其它大學化工專業的同學聽說我要做手工皂,就找上門來了。”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研究好配方,鄧洋洋開始找生產商了。
剛開始,工廠負責人看他還是個大學生,不愿意和他多談。但是,幾年前電商還處于爆發前夕,不少工廠還沒有開展電商業務,當鄧洋洋談到他的電商計劃,大量的出貨量使他得到了關注。
但是,找到了廠家并不等于找到了市場和贏利。他和創業的小伙伴們想方設法為自己的手工皂起名,還設計了一張紙折成的無剪裁包裝盒。“有好的設計才會有產品的溢價。”鄧洋洋說。他們甚至還申請了新型包裝設計的專利,當七款品牌為“御純”的手工皂誕生并開始銷售的時候,一下子就火了。一個月有10多萬元的銷售額。他同時還獲得了第三屆中國(杭州)大學生文化生活創意節“賽馬會”現場創業賽一等獎。
“淘洗洗”:創業的另一個起點
“大三時手工皂賣得挺好,在電商做運營也相當于有了兩年工作經驗,所以大四校園招聘時有公司給我開出了10萬年薪,做中層管理,但我還是選擇了繼續創業。”有著兩年操盤經驗的鄧洋洋并不想就此結束創業生涯,“想再走得遠一點吧。”
“淘洗洗”——致力于以大學生自助洗護為入口,打造成青年人的智能化生活服務平臺,首創針對校園智能自助洗護空間和一鍵上門服務模式。從硬件控制模塊到手機端的軟件應用都由鄧洋洋和他的團隊一起操刀設計。所有衡量的標準只有一項——便捷。
“其實,宿舍樓的洗衣機一直是把雙刃劍。它給學生帶來便利,但由于功能老式,用起來特別不方便,比如需要投入硬幣、沒有消毒設備、缺少提醒功能,這是一種智能化的缺失……”提起大學生活與洗衣機的“愛恨情仇”,鄧洋洋一口氣列舉了很多缺點,“針對自助端的洗護問題總歸要有人去推動這個行業的前進。如今的支付寶、微信支付可以代替傳統的投幣機,同時也避免了商家收到假幣、定期取錢的人力成本。手機端的 App 軟件可以將衣物的洗護情況實時發送給同學,免去了守在一邊的時間成本。加入消毒功能的價格并不昂貴,只是傳統的洗護市場反應相對比較緩慢。”
除了用戶體驗的便捷性,機器自身修理的便捷性也逃不過“淘洗洗”團隊的“火眼金睛 ”——洗衣機墊腳材料對電動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市場上的墊腳因成本原因,常使用硬質的塑料制品,老化后避震性能會大幅度降低。因此,“淘洗洗”團隊給這些洗護設備“穿”上了“橡膠鞋”。
“淘洗洗”解決了用戶的煩惱,同時提升了設備效率,推動了校園洗護行業的智能化升級,目前“淘洗洗”已經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江蘇師范大學、閩南理工學院等高校推廣開來,備受師生歡迎,用戶月增長量過萬,數據表現優秀,同時也得到了機構的投資,目前已經進入下一輪融資。
(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