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敏
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一篇文章指出:人變老后,大腦、心臟、脊椎、胸腺等器官都會“縮水”,帶來一些健康問題,如何才能防止器官“縮水”,延緩衰老呢?
防止心臟萎縮最好的鍛煉是走路:英國心臟病專家格拉漢姆·杰克遜指出,心臟萎縮導致人老后易患上高血壓,還可能導致貧血等其他嚴重問題。
人在運動時心率會加快,心肌收縮加強,能讓心臟肌肉更強壯。最好的鍛煉心臟的方法是散步、做家務等日常活動,每天步行40分鐘,每周5次就足夠了。
良好的心態、充足的睡眠讓腦血管保持暢通:保護大腦,首先需讓腦血管保持通暢,避免硬化和狹窄。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其次是可多吃點兒酸性食物,或服用阿司匹林,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此外,情緒對大腦的影響比食物更大。為什么一些童心未泯愛玩或從事歌唱等藝術工作的人,即使到了80歲,他們的大腦明顯比同齡人年輕和發達?這與他們可通過歌唱來宣泄出內心不良情緒有關。而平時焦慮、壓抑的人,大腦則會提前衰老。
姿勢正確是延緩椎間盤退化萎縮的關鍵:科學數據表明,40歲后,人的身高每10年減少約1厘米,到了80歲,男性身高一般比年輕時減少5厘米,而女性要減少8厘米左右。這首先是因為脊椎的萎縮造成的。其次,變矮還與人體對椎間盤的長期擠壓有關。
專家指出,除了補充鈣和維生素D外,姿勢正確是延緩椎間盤衰老萎縮的關鍵。最好的站姿是稍息狀態,有助于脊柱肌肉放松。坐在電腦或辦公桌前,要保持大腿和膝蓋90度,大腿和腰90度,頸椎最好呈中立位。開車時頸椎和腰椎后面要墊個小墊子,以保持它們的生理曲度。
保護牙齒延緩面部骨骼萎縮:人們總覺得一張臉從青春飽滿到溝壑叢生、兩頰凹陷,是因為肌肉張力喪失和地球重力垂拉的作用,其實這是因為面部骨骼萎縮的原因。下頜骨是臉上最容易萎縮的部位,從老得掉下第一顆牙齒起,支撐著它的下顎骨就開始萎縮了。女人的面部骨骼一般從40歲出頭就開始老化,男性則從50~55歲才開始變老。
延緩皮膚松弛應從保護好牙齒開始,減少蛀牙和牙齒脫落最關鍵。應在每天飯后5分鐘內刷牙,每次堅持3分鐘左右。
每天做骨盆底肌練習延緩膀胱萎縮:如果年輕時的膀胱平均可以容納兩杯液體,而65歲時的容量只有前者的一半。這就是說膀胱已經“縮水”了,也是老年人夜尿增多的主要原因。
每天可做骨盆底肌練習,提高膀胱的控制能力。盆底肌肉訓練除了常規的收腹、抬腿等訓練外,還可體會骨盆底肌的收縮動作,將收縮的動作專注在肛門、尿道上,持續重復著一縮一放的頻率,并將膀胱內的尿液排空。找到“小便時中斷尿流”的感覺,每次8~10秒,10次為一組,共練習10組即可。
摩擦胸腺增加人體免疫力:胸骨內膜有左右兩葉胸腺。人到50歲左右,這些胸腺大部分被脂肪代替。專家解釋,人體中能產生抗感染細胞的胸腺在不斷萎縮。它的萎縮導致人體免疫能力下降,尤其讓老年人更易患上癌癥。
擦胸是調節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條重要途徑。擦胸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于活躍狀態,可增加胸腺素分泌。用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后再用左手掌從左乳上方,斜推擦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進行,一上一下為1次,共推擦36次。
(摘自《老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