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鵬
一塊好鋼,不經過歲月的錘煉和爐火的洗禮,不會磨礪成一把削鐵如泥的利刃。在太鋼,熱連軋廠1549軋鋼作業區主管張世方就是這樣一把淬火成鋼的利刃。
1986年,張世方被分配到燒結廠看火工崗位,短短三個月就實現了出徒;翌年,又在燒結廠首屆技術比武中,榮獲看火工狀元。能在十多個剛入職的年輕人中脫穎而出,張世方常常讓人刮目相看。
1549毫米熱軋生產線建成后,因工作需要,張世方來到熱連軋廠,開啟了新的職業生涯。
1549毫米熱軋生產線是一條上千米的“鋼鐵巨龍”。作為軋線“龍頭”,加熱爐運行是否正常,直接關系著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站在加熱爐旁,看著一條條飛馳而過的紅色鋼帶,張世方反復思考著自己的工作思路,沉穩的性格讓他選擇了步步為營,穩扎穩打。
“工作要干,就要千方百計干到最好”,張世方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從2005年到2012年,每一次的加熱爐技術改造,張世方都傾注了大量心血。他把操作經驗融入到程序設計中,根據不同鋼種的軋制特點及用戶需求,對加熱程序進行優化,極大地改善了水梁黑印等加熱缺陷。
收獲的背后是艱辛和付出。繁忙的技改工作,讓張世方在專業上得到快速成長的同時,也放棄了許多陪伴親人的機會。2008年,正在加熱爐改造的關鍵時刻,張世方收到父親去世的消息。為了不耽誤技改工程進度,他強忍悲痛,向同事隱瞞了父親去世的消息,在出殯的前一天才匆匆趕回家。事后,同事們知道了此事,都被張世方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所感動。
張世方在管理上也很有一套,初到熱連軋廠擔任加熱班班長時,一方面通過談心談話,把管理思路向班組成員交底,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自己帶頭執行、嚴格遵守。
小趙是一名調溫工,和張世方有親戚關系。一天夜班,又乏又困的小趙趁張世方點檢不在的空當,點了支煙。沒想到剛抽幾口,就被巡檢回來的張世方撞個正著。當時,操作臺就他倆人,小趙直接把煙掐滅,做了個鬼臉,想著礙于情面,張世方一定會放他一馬。但在周三班組安全會上,張世方不僅當面批評了他,而且還對他進行了200元的處罰。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頓,張世方把班組打造成了一支團結向上、紀律嚴明、戰斗力強的隊伍。
2016年,51歲的張世方被任命為1549軋鋼作業區主管。在熱連軋廠職工隊伍中有不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個年過半百的高中生被委以重任,這在熱連軋廠成為特例。
從加熱到軋鋼,徹底轉行,很多人為張世方捏了把汗,私下勸他,“這個主管不好干”。張世方又何嘗不知。軋鋼主管必須得懂軋制技術,否則就成了外行管內行。為了提高業務技能,張世方每天泡在現場,出鋼臺下的會議室就成了他的辦公室。軋線無論什么時候出現故障,他都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與同事們一起尋找問題癥結和解決辦法。時間久了,通過不斷地總結和積累,對軋鋼過程中出現的常見故障,張世方處理起來也變得得心應手。
擔任軋鋼主管不到三年,他改造了打捆機捆帶的更換裝置,以及粗軋精軋的操作爬梯,降低了操作難度,消除了安全隱患。他參與的多項技術改造成果先后榮獲兩項國家專利、三項太鋼科技進步獎,他本人也獲得多個先進個人榮譽。
時光荏苒,一路走來,張世方說,自己不會因為一時挫折而失去理想,不會因為一時彷徨而放棄信念。他將一直堅守那份沉甸甸的責任,行走在奮斗的追夢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