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平市舉辦了全省農作物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減藥控害技術專題培訓,是全面貫徹落實農業綠色發展新理念,扎實做好農藥減量控害工作的具體舉措。在四平市鐵西區永信農民專業合作社實地觀摩,現場示范展示的綠色防控、物聯網病蟲害監測、無人機飛防作業、高效環保生物農藥等新技術、新手段,都具有很強的引領性、創新性,也很有推廣價值和示范作用,并邀請專家授課、企業進行專題交流。通過這次會議,全省上下進一步形成推動農業綠色發展、農藥減量控害的濃厚氛圍。
近年來,全省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截至2017年,全省綠色防控總面積突破5600萬畝,農藥使用量提前3年實現零增長,形成一批以作物為主線的防治效果好、操作簡便、成本適當的技術模式,為促進農業穩定增產、節本增效、綠色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推廣模式、市場運作提升的空間大家還沒有看到,有的地方政府還不夠重視。這也是開展這次培訓班和現場交流會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更好地學習新技術、借鑒好經驗、推廣好模式。因此,深入做好農作物有害生物綠色防控減藥控害工作,要想主要有以下幾點意見。
一要切實提高站位,充分認識綠色防控發展的有利機遇。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是農業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在當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形勢下,農業綠色發展面臨難得的有利機遇,國家重視、社會支持、百姓認可,而以病蟲害綠色防控為代表的綠色植保技術,恰恰是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切實減輕環境和生態壓力,守護綠水青山的重要舉措。各級植保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充分抓住這種發展機遇,進一步增強責任擔當,加快轉變病蟲防控方式,大力推行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逐步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改進產品品質,保護生態環境。要在力量整合、資金使用、輿論引導上,積極向當地黨委和政府爭取支持,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在全省上下形成推動有害生物綠色防控、農藥減量控害的良好社會環境,為促進農業綠色發展作出貢獻。




二要注重總結提升,突出抓好防控技術的集成應用。綠色防控工作是站在整個生態系統的大角度來統防統治有害生物,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一定要注重集成應用,避免單打獨斗。經過多年的應用和推廣,我省的綠色防控工作已經探索出了一些路子,在全國具有一定的地位,也培育出了一些典型,具備了總結提升、模式設計和集成應用的良好條件。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些新技術、新成果,實際上都涉及這個問題。單一應用可能效果都不及傳統的化學防治,但集成應用完全可以事倍功半。比如,“白僵菌封垛壓低蟲源+赤眼蜂寄生滅卵+燈光誘殺成蟲”的玉米螟生物防治技術。再比如,“混合赤眼蜂寄生滅卵+性誘劑誘殺成蟲”的二化螟生物防治等技術模式等,在生產應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要聚焦農作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突出防病、治蟲、除草、滅鼠等各個環節,逐項研究細化,真正探索出一系列既符合吉林省實際,又能夠體現綠色發展的綠色防控標準體系,進而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地方標準,讓基層的技術干部和農民群眾能夠一目了然、心中有數,直接加以推廣應用。
三要強化示范帶動,正確處理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的關系。農民善于創造也善于模仿,用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事例說話,最管用、效果也最好。綠色防控、減藥控害是新的防控理念,各方面基礎條件不同,老百姓接受程度有限,必須走示范帶動的路子。要在中東、西各區域、市(縣)鄉各層次建立示范區,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帶動,培育新型服務主體服務帶動,對“生物防治、性誘劑誘殺、除草劑減量、物聯網測報”等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典型做法,重點示范推廣。在示范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政府主導和市場運作的關系。做好綠色防控,強化政策引導、加大資金投入等是政府必須要做的,但需要什么技術、什么模式,怎么應用、怎么推廣要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鼓勵各級技術機構大膽開展農企合作,運用市場的力量,多方共建示范區、示范基地,技術部門搞好服務,有序推進,探索利益共享機制。要堅持實踐檢驗標準,只要符合規律,能夠給農民帶來好處,給環境帶來益處,就大膽鼓勵、支持保護。
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加快促進農藥減量控害,是全面落實農業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綠色防控的發展空間很大,現在又有這么好的形勢、這么好的政策,如果順勢而為、抓住機遇再推動一下,一定能成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亮點和突破點。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把這項工作抓實抓好抓出成績,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