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高屯村美麗的張老河畔,有一幢時尚別致的徽派樓房,“紅源酒莊”四個大字尤為醒目,酒莊在田野和遠山的映襯下,美如仙境。那就是42歲的呂清哲的家,是他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歷時20余年傾力打造出的一處世外桃源。在他的身上,讓人看到了新時期農民的幸福與悠然。
從17歲開始,他就在村邊的水庫養魚,那時主要為了補充家庭經濟收入。他先是在遠離人煙的水庫邊蓋起了房子,一邊養魚,一邊種菜。因父親當年在生產隊種過葡萄,懂技術。2000年,呂清哲開始嘗試在水庫附近種葡萄、釀酒,搞起了多種經營,算是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呂清哲的種植面積擴大到1萬平方米。年產蜜汁、茉莉香等不同品種的葡萄達20多萬斤。2014年,呂清哲用100萬元建起了地下酒窖。2015年,建筑面積達780平方米的三層樓房落成。當年夏天,呂清哲的紅源酒莊正式營業,年收入在80萬元左右。
有了酒莊的成功經驗,呂清哲對未來充滿著憧憬。有機蔬菜、自釀的葡萄酒,垂釣、采摘,寬闊的湖面,門前流過的松花江支流——美麗的張老河,正可以發展成體驗式休閑旅游,呂清哲又一次捕捉到了商機。2016年2月,紅源酒莊建成“互聯網+休閑農莊”可視基地,建成葡萄、蔬菜可追溯體系,搭上了互聯網發展的快車,成為可視化酒莊的典型。
有別于一般的農家樂,紅源酒莊不但主推“葡萄主題特色餐飲”,在環境設施和游樂項目開發上也技高一籌,并打起了文化牌——“北國文史書畫院烏拉街分院”。垂釣的、采摘的、品酒的、游玩的、學習的、創作的,各路游客絡繹不絕,各得其樂。酒莊因而名氣日盛,被譽為“烏拉街的世外桃源”。
經營進入軌道,呂清哲又開始思考新的問題,就是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優勢,發展體驗式休閑農業。2016年8月,呂清哲被推選為吉林市農廣校現代青年農場主,在培訓班里,通過專業講師的理論教學,他掌握了新的種植技術與經營理念。實地的考察參觀,讓他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在參加培訓后,他交流心得時說:“我是一名普通農民,歷經二十多年的打拼,成長為現在的農場主。很榮幸參加吉林市農廣校農場主培訓班學習,老師孜孜不倦的講解,讓我收獲了非常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并全方位、多角度地認識到,農業不僅僅是種植水稻、玉米,養豬、養雞那么簡單,農業是第一產業,發展是基礎。從事農業生產,要吃好、吃出健康,根本就是盡快實現農業現代化。這也是新型職業農民的特殊使命。”
通過培訓,呂清哲在原有產業的基礎上,又籌建了蔬菜保鮮和腌制加工廠,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生產操作,使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達到無公害、綠色食品的標準。
2016年 11月,紅源家庭農場升級為紅源廣坤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金300萬元。主要從事葡萄、藍莓、蔬菜、谷物等果蔬種植;葡萄、藍莓深加工;農產品銷售及貯藏;配制葡萄酒、藍莓酒、飲料生產、加工及銷售,同時,組織開展各項技能的培訓,主要包括水產養殖,家禽、家畜的養殖。提供集體餐飲住宿、采摘、垂釣、劃船、唱歌、自助燒烤于一體的休閑旅游。慕名前來“取經”、游玩的各地果農和游客絡繹不絕。

通過多年的苦心經營,他生產的冠令品牌茉莉香葡萄酒獲得了吉林市名優特、旅游產品紀念獎;2016年,他經營的公司獲得了吉林市三星級休閑旅游企業。“誠實做人,誠信做事”,是呂清哲的人生信條,更是他做企業的宗旨,他一直說,創業沒有轟轟烈烈,有的只是平常日子里的小波折,需要的是堅持與果敢。在他的模范帶動下,村子周圍三十多名農民從事葡萄產業的生產。
2016年,在吉林市農委、農廣校的大力支持下,呂清哲做起了可視農業,讓葡萄的銷售商和消費者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實時查看果園葡萄樹的培育、生長、采摘等全過程。通過移動互聯技術見證葡萄的品質,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他的產品,增加產品的可信性和可追溯性。目前,呂清哲的葡萄酒在吉林市第一家可視特產店——天佑烏拉農產品基地直供店進行銷售,2017年正式打入長春市場。
呂清哲說,要利用互聯網,把好的產品和資源推廣出去,進一步推進農村農產品事業。通過發展農產品生產,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為吉林地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貢獻力量,他將繼續潛心探索休閑農業,打造一處“萄園”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