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梅玲,周彩玲,王靈華,王麗珍,2,羅群燕
(1.浙江省臺州恩澤醫療集團恩澤醫院新生兒科,浙江 臺州 318000;2.浙江省臺州醫院新生兒科,浙江,臺州 318000)
血小板參數包括血小板計數、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壓積(platelet specific volume,PCT)、平均血小板體積(average platelet volume,MPV),其變化都與多種新生兒疾病關系密切,例如:新生兒肺出血、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多臟器功能衰竭、酸中毒等均可出現血小板計數下降和其他血小板參數的變化[1]。新生兒肺出血(neonatal pulmonary hemorrhage,NPH)是一種危重綜合征,治療比較困難,死亡率比較高,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探討NPH預后的危險因素對降低其死亡率、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4]。本文對NPH預后與血小板參數變化及其他危險因素的關系進行研究,為臨床提供依據。
選擇臺州恩澤醫療集團恩澤醫院及臺州醫院新生兒科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NPH患兒120例作為肺出血組,同期住院的非肺出血新生兒120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和肺出血組的匹配條件:同性別、同出生年齡、同期住院(住院時間相差1個月之內)。將120例肺出血新生兒根據預后分為存活組52例和死亡組68例,存活組為治療好轉出院或臨床治愈新生兒,死亡組為最終死亡新生兒。
收集所有240例新生兒的預后及相關臨床資料。
血小板參數:以入院后第1次抽靜脈血為準,采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SYSMEX-XE2100)得到血小板計數、PDW、PCT和MPV。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單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肺出血組血小板計數低于對照組(P<0.05),PDW高于對照組(P<0.05);肺出血組與對照組的PCT和MPV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組別 例數(n)血小板計數(×109/L)PDW(%)PCT(%)MPV(fL)對照組 120237.58±87.4310.98±1.320.23±0.049.87±1.08肺出血組120176.35±79.4613.24±2.670.22±0.059.79±1.12t21.42516.4251.3520.867P0.0000.0000.1260.402
經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新生兒窒息、循環衰竭、硬腫癥、高鉀血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減少癥、MPV均與NPH的預后有關(均P<0.05),性別、胎齡、胎數、分娩方式、母親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胎膜早破、胎盤早剝、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綜合征、肺炎、低血糖、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礙、低鈣血癥、低鈉血癥、PDW、PCT均與NPH的預后無關(均P>0.05),見表2。
表2新生兒肺出血的預后危險因素單因素分析結果[n(%)]

Table 2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of NPH[n(%)]
(轉下表)
(續上表)

因素存活組(n=52)死亡組(n=68)χ2P硬腫癥 有2(3.8)12(17.6)5.4460.020 無50(96.2)56(82.4)酸中毒 有15(28.8)22(32.4)0.1700.680 無37(71.2)46(67.6)凝血功能障礙 有38(73.1)57(83.8)2.0630.151 無14(26.9)11(16.2)低鈣血癥 有19(36.5)28(41.2)0.2660.606 無33(63.5)40(58.8)高鉀血癥 有5(9.6)16(23.5)3.9510.047 無47(90.4)52(76.5)低鈉血癥 有3(5.8)6(8.8)0.3960.529 無49(94.2)62(91.2)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有8(15.4)35(51.5)16.6880.000 無44(84.6)33(48.5)血小板減少癥 有8(15.4)24(35.3)5.9730.015 無44(84.6)44(64.7)PDW(%) <1431(59.6)42(61.8)0.0570.811 ≥1421(40.4)26(38.2)PCT(%) <0.1129(55.8)41(60.3)0.2480.618 ≥0.1123(44.2)27(39.7)MPV(fL) <1129(55.8)61(89.7)18.1000.000 ≥1123(44.2)7(10.3)
將單因素分析中與NPH預后有關的新生兒窒息、循環衰竭、硬腫癥、高鉀血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減少癥、MPV納入非條件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結果發現:新生兒窒息、硬腫癥、高鉀血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MPV均是NPH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3。
表3新生兒肺出血的預后危險因素Logistic多因素分析

Table 3 Logistics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ognostic risk factors in NPH
血小板在多種新生兒危重疾病的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某些參數發生變化時能預測一些疾病的預后。血小板計數下降是多種疾病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也與疾病的嚴重程度有關。因此檢測血小板計數可以用于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及疾病的預后[5-6]。PDW表示血小板大小離散程度,血小板容積縮小,PDW也縮小,血小板容積增大,PDW也增大。PCT是血小板占全血的體積百分數,與血小板計數呈正相關;MPV可反應血小板的功能狀態和超微結構,反應血小板生成情況和骨髓中巨核細胞的增生代謝情況。血小板減低是早產兒的危險因素。本文對肺出血組與對照組的血小板參數比較分析,結果發現:肺出血組血小板計數降低,與呂媛等[7]的研究結果一致;同時發現PDW升高,但兩組PCT和MPV比較,其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因此可以認為NPH與血小板計數及PDW有關,血小板計數和PDW聯合分析可能對預測NPH具有一定意義。
NPH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比較復雜,治療比較困難,其發病和多種因素有關,是多種高危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嚴重感染、圍產期缺氧、低溫或寒冷損傷等是比較公認的高危因素[8-9]。本文對NPH的預后危險因素進行了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結果發現:新生兒窒息、循環衰竭、硬腫癥、高鉀血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小板減少癥、MPV與NPH的預后有關;經非條件Logistic多元回歸分析結果發現:新生兒窒息、硬腫癥、高鉀血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MPV是NPH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新生兒窒息可出現高碳酸血癥、低氧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甚至出現多臟器損害等情況[10],窒息時,肺神經上皮小體迅速感受到缺氧,引起肺血管強烈收縮,導致血液更容易滲出,同時縮血管物質的釋放也可引起呼吸膜多層結構的破壞,從而引起肺出血的發生;硬腫癥可引起酸中毒及缺氧進一步加重,從而也能引起肺出血的發生;新生兒在敗血癥、缺氧性酸中毒、腎衰竭等病理狀態下,血鉀水平可升高,高鉀血癥嚴重者可引起心律失常、遲緩性癱瘓、甚至死亡[11-12],也支持本研究中高鉀血癥是NPH的獨立危險因素的結論;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為獲得性出血綜合征,其主要病理特征為彌散性微血栓形成,隨著血栓程度的加重,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大量消耗,凝血功能出現障礙[13-14],從而容易導致肺出血的發生;MPV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標,可顯示循環中血小板的年齡,在血小板被消耗或破壞時,MPV增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時,生成血小板減少,MPV則變小,檢測出血前MPV對肺出血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鄭麗玲等[15]研究發現心力衰竭、彌漫性血管內凝血、MPV值低是新生兒肺出血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由此可見,對于新生兒窒息、硬腫癥、高鉀血癥、彌漫性血管內凝血、MPV低的新生兒應警惕NPH的發生,對其進行積極的干預措施,可降低肺出血的發生率,改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