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端純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佛山市中心支行(以下簡稱“佛山人行”)打破條塊分割的金融系統黨建組織體系,積極構筑黨建聯盟,全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2018年5月末,佛山市不良貸款率降至1.2%,比2016年末下降了0.95個百分點,大大低于全國和廣東省平均水平;全市金融系統杠桿水平保持健康,實體經濟金融供給顯著增強。
一是搭建共建平臺。佛山人行聯合轄內24家銀行機構于2016年12月簽訂黨建合作共建協議,打造了獨具特色的佛山銀行黨建聯盟。僅在2017年,聯盟就開展了50余次活動,超過21000人參與。
二是明確共建目標。通過合作共建,傳導從嚴治黨壓力,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金融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上來,不斷增強防控金融風險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是確立共建原則。共建各方沒有管理與被管理關系,不干預共建各方的內部黨建工作,通過合作交流、相互支持、資源共享、活動共建,破解黨建重點、難點、熱點問題。
四是拓展平臺深度。深入推進支行之間、黨支部之間、黨小組之間開展共建,通過思想教育聯做、組織生活聯過、主題活動聯辦、行風家風聯建等活動,讓“三會一課”實起來,讓基層“堡壘”強起來。
五是拓展平臺廣度。積極延伸黨建合作共建組織鏈條,把原來的1(人民銀行)+N(銀行機構)體系提升為1(人民銀行)+N(銀行機構)+X(企業客戶、政府部門、小區村居等)更為寬廣的黨建聯合體。
六是創新共建活動。通過基層黨建共建“十個一”(即一平臺、一基地、一機制、一交流、一黨課、一現場、一座談、一促進、一破解、一服務),構建出結對幫帶、多向促進、共同提高的轄區銀行基層大黨建格局。
強機制聚力量,完善風險防控體系
一是優化防范化解風險的組織機制。佛山人行先后牽頭設立了佛山市金融穩定與監管協調聯席會議、佛山市金融系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暨平安金融創建領導小組,進一步提升宏觀和微觀金融風險監測水平,為防控風險提供了有力機制保障。
二是強化金融風險預防機制。利用黨建宣講團、反腐教育課、案防警示片等共建活動,引導銀行機構員工做“講規矩、有紀律”的新時代金融人,筑牢銀行機構風險防范思想防線。多次與佛山工行、佛山中行、南海農行等機構開展黨建共建暨金融政策交流研討活動,解決銀行和企業面臨的政策難題,消除風險隱患。加強金融風險評估,合力開展風險排查與分析,及時發現并發布風險提示,積極采取措施把風險化解在萌芽階段。
三是建立聯防聯治行動機制。部分共建單位利用銀行網點多的優勢,主動聯系派出所開展“銀警聯動、結對共建”活動,打造信息互通、治安管理、打擊犯罪、維護地區安全的銀警聯防聯治平臺。
四是構建金融糾紛調處機制。通過人民銀行“12363”消費者投訴熱線,快速、高效處理投訴金融糾紛200多起。加強投訴情況的分析和運用,總結典型案例,不定期向金融機構發布風險提示,切斷金融風險源頭。
五是形成快速高效風險處置機制。前幾年,佛山遭遇樂從鋼貿信貸風險后,針對地方金融生態惡化等狀況,共建各方采取協同配合、分類處置、暢通信息、穩定輿情等措施,共同扶持“紅名單”優質企業,聯合打擊和淘汰“黑名單”企業,有力推動風險化解和市場出清。樂從鋼貿信貸風險敞口從最高點下降了62.6%,鋼貿不良貸款余額下降了76.5%。針對風險過后的企業“重生”問題,佛山人行聯合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地稅局開展黨建共建,簽署實施了《關于破產審判信用修復和金融債權保護備忘錄》和《關于破產審判稅費征繳和稅收保障備忘錄》,及時解決破產重整企業在信用修復、稅收征收等方面的難題。2017年以來,成功化解金融債權8億多元,盤活企業存量資產近12億元,引進增量資產超過20億元,妥善解決3000多名工人的就業問題。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貨幣信貸政策,支持佛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使用貨幣政策工具、開展信貸政策導向評估、進行小額票據貼現中心試點等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實體經濟服務、壓降同業規模、優化信貸結構,去杠桿、脫虛向實的效果明顯。2017年末,佛山銀行機構同業業務資產、負債增速分別比銀行機構總資產、總負債增速低0.44個百分點和1.80個百分點。2018年一季度末,佛山市高新技術企業貸款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均同比增長22%以上。
二是創新融資對接平臺,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率先搭建中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和融資對接平臺,構建了信用大信息系統,將征信信息和15個政府部門掌握的68類共計2200多萬條政務信息囊括其中。這種“互聯網+信用+融資”模式,緩解了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了銀企對接效率,強化了融資活動中的信用意識。截至2018年6月末,平臺企業注冊數6737家,融資金額超568億元。
三是聚焦金融需求,破解金融難題。將黨建聯盟的組織鏈條延伸至企業、小區,不僅實現黨建引領業務發展,而且實現與客戶的同頻共振。積極開展科技金融創新,推動成立科技支行,建立科技金融專業服務團隊,破解初創期成長期科技企業金融服務難題。發揮核心企業信用優勢,推動銀行機構發展供應鏈融資,聯動拓展的企業超過1300家,供應鏈融資超過200億元,有效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佛山建行聯合市鐵路投資建設集團開展“紅色心橋”黨建共建活動,首創股權投資模式,率先實現地鐵軌道項目資本金融資投放超6億元以及股權投資業務超30億元。
四是落實外匯管理新政,提升金融開放水平。立足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用好境內境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率先復制了10條自貿區試點經驗,推動佛山打造“不是自貿區的自貿區”。落實好全口徑跨境融資政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轄內企業共辦理112筆全口徑跨境融資簽約備案業務,提款金額折合7.79億美元,業務量位居廣東省地市前列。推廣“允許內保外貸資金調回境內”政策,協助美的集團順利開展海外并購;辦理內保外貸業務33筆,金額達37.27億美元。
一是黨建聯盟帶動信用聯盟。信用是金融需求與金融供給的紐帶,信用環境決定金融資源分配效果,也決定金融風險的程度。黨建聯盟共同打造廣東金融安全示范區,全面推動金融綜治暨平安金融創建工作創新發展,建設廣東征信建設示范區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促進信用產業金融深度融合、風險可控,實現守信激勵,失信聯合懲戒。
二是黨建聯盟帶動群防群治。針對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等危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亂象,始終把服務群眾、服務社會,從源頭上提升人民群眾自我識別和防范金融風險能力作為黨建聯盟的一項重點工作,以此筑牢金融風險防控的社會基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金融風險防控和金融治理新格局。共建各方聯合行動,組建“金牌講師”隊伍,在全市17所中小學開展了“南粵金融春風化雨”國民金融素質提升工程。2017年共開課144次,受眾8000多人次,印制金融教育普及讀本5000本。開展“央行支付,為您服務” “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 “金融知識進萬家”等系列活動,圍繞平安金融、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反假反洗錢等主題進行宣傳,提升人民群眾自我識別和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