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陸文 聶振亞
臺灣中正機場。一家臺灣計算機代工廠由一名協理帶隊,在等待從美國來的客戶下飛機,準備把客戶接回臺北與老板見面。
在出關大廳,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親自帶隊,也正在等客戶下飛機。這位協理一方面感慨爭奪客戶的激烈,一方面大概心里想: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啊!
飛機到港,客戶出現。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客人正和郭臺銘有說有笑地一同走出來。
原來,郭臺銘了解到客戶代表中途要在新加坡轉機,于是趕到新加坡,和客戶代表見面,并一同坐飛機返臺。
看來,那個成語要改寫成“螳螂捕蟬,黃雀居中,老鷹在后”了。
1983年,郭臺銘卸任總經理,把工廠交給了弟弟郭臺強經營,而自己單槍匹馬出任鴻海美國辦事處的負責人,全力沖擊美國市場。為了見到康柏電腦的采購人員,他在汽車旅館足足待了三天!不過在這三天,郭臺銘把沖擊美國市場的整體策略想了個遍。他一天只吃三個面包,還自稱“肚子餓的時候頭腦最清醒”!
第四天見到康柏采購員時,對方交給他一張圖紙,讓他回去打樣報價,前后見面的時間不超過五分鐘。
就憑著這普普通通的一線機會,郭臺銘展示出了他絕對超出常人的“經營DNA”。為了讓康柏在最快的時間看到樣品,他就在康柏公司對面的街上租了一間小廠房,客戶只要有設計方案,最遲次日,郭臺銘便可以交出樣品。
這種決心和速度讓當時的全球個人電腦霸主康柏無法忽視郭臺銘的存在。郭臺銘今天的客戶全都是世界一流的:Sony、Intel、HP、 CISCO、Apple 等。
二十多年來,郭臺銘不僅是鴻海富士康的總裁,也是當之無愧的大客戶經理,他以速度制勝的經營悍勁始終未曾稍減!
(摘自《虎步與狐步:郭臺銘的經營故事》 浙江大學出版社 圖/游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