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阿真圓
現在的社會被稱為壓力社會,那么該如何消除壓力?
我想推薦給大家一些消除壓力的方法,最重要的就是笑,用傻笑和大笑來釋放壓力很不錯。然后是每天大聲說上幾次話,從腹部發出渾厚的聲音,會驅散壓力,讓身心更健康。每個人的情況各不相同,要努力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我曾經滯留在新幾內亞,一百個同伴天天牢騷滿腹。為了消除那些壓力,大家輪流沖著大海吶喊。這真的驅散了平日的壓力,讓人切實感受到發出洪亮的聲音是多么有用。兼好法師也在《徒然草》中寫到“積郁不吐則腹脹”,告訴我們哪怕挖個洞,也要把郁悶傾吐出來。
想要變成不為瑣事動怒的人,該怎樣做?
古語云“一怒一老”,即每次發怒都會變老。世上既有人惹人動怒,也有人因為一點小事大吵大鬧,但是為那種無聊的事情生氣會積聚壓力,對自己不好。
奇妙的是,發泄到對方身上的怒氣,不知從哪兒又會回到自己這里。要是有話和對方說,就等怒氣平息后再冷靜地開口。如果念佛,佛祖會把怒氣吸走。“恕”這個字和“怒”很相像,心情豁達的話,“怒”就會變成“恕”。
“怨憎會苦”是佛教教義“四苦八苦”之一,指與互相憎恨的人相見的痛苦。的確,世間不是只有好人,也有人總妨礙自己。但把他們當作可憐人就好,心想“那家伙趾高氣揚的,修行還遠遠不夠”就行。心里總念叨著“那畜生”的話,只會增添憎恨。
有討厭和憎恨的對象是理所當然。啊,就是這么回事。覺得理所當然的話,就什么事都沒有了。認為“四苦八苦”的“怨憎會苦”是真的就足夠了。
“一怒一老”的前一句是“一笑一少”,每笑一次,人都會更年輕。我覺得“笑口常開,好彩自來”是真的。
感覺最近老年人變得焦躁易怒,這是為什么呢?
老年人焦躁的原因之一是身體狀況不佳。“我以前能簡簡單單地就做到這種事,但現在身體不聽話”,這很讓人心煩。這時也應該“放下”。上了年紀體力衰退,身體當然會每況愈下。要接納這些情況,順其自然地活著。
我和年輕時比,耳朵多少有些背了,裝了假牙,腰腿也不如從前,有各種毛病。最近晚上還會醒兩三次。但是想一想“就這么回事,大家都這樣”,就沒什么了。如此一來,就算半夜醒了,去方便之后又能很快入睡。自己還沒有得老年癡呆癥,也沒有臥床不起。啊,太好了,太好了!此時若是能覺得感恩,就絲毫不會焦躁。
為了不讓人嫌礙事,人生正當年要保持健康,這樣即使上了年紀,周圍的人也會親近你、愛戴你、尊敬你。
(摘自《人生啊,要拿得起放得下》新星出版社 圖/廖新生)